关于重庆市首批社区体育文化公园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为方便市民们选择就近的社区体育文化公园游玩和锻炼,今(19)日下午,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发布了《重庆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地图(首批开放)》。首批开放的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具体位置在哪儿?每个公园有哪些特色?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重庆市首批社区体育文化公园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凤鸣体育文化公园

卢家岗体育文化公园(巴南4号)

地点:公园地处巴南区界石镇,紧邻兰海高速,南部临近包茂高速。原始场地大致呈三角形,建设用地面积为 6597 ㎡。

特色:结合地理位置、现场情况及周边居民需求,设计将公园整体打造为体育文化主题,规划有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等大众运动场地,并结合现状地形,引入“活力多维度运动”的理念,将场地分为三层台地,分别设置为篮球场、足球场地、青年健身区、城市健身跑道、老人器械以及儿童运动区等多功能健身场,全方位满足市民运动健身的需求。

公园内部绿化覆盖率高,植物配置上选用海棠、桂花、蓝花楹等园林观赏树种,结合草坪、灌木、乔木等打造出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多维互动式园林景观。园内建筑,球场,多功能活动场地等多采用透水沥青,仿石砖生态环保材料;提供“24小时图书馆”、“24小时无人贩售机”、“无线WIFI”等设施,打造智能化集成公园,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一个日常休憩、运动、聚会的智慧型多功能活力运动公园。

炒油场体育文化公园(巴南5,8号)

地点:公园地处重庆市巴南区,渝南大道和渝黔路交叉东北地块,临近轨道3号线花溪站。老地名为炒油场,故名为炒油场体育文化公园。场地大致呈三角形,建设用地面积约 14254 ㎡。

特色:结合周边居民需求,规划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大众运动场地,同时注入户外休闲健身氧吧的生态理念,设置了青年跑道、登山步道、老人主题场以及儿童游乐场等多功能健身场。

此外,公园选用水杉、朴树、樱花、垂丝海棠等园林观赏树种,结合微地形、草坪、灌木等打造出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多维互动式园林景观。园内建筑、球场、多功能活动场地等多采用透水沥青、仿石砖生态环保材料,践行节约型园林理念;提供 “24小时无人贩售机”、“无线WIFI“等设施,打造智能化集成公园,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一个日常休憩、运动、聚会的智慧型多功能活力运动公园。


关于重庆市首批社区体育文化公园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

同盛体育文化公园(北碚4,7号)

地点:北碚中庚城E组团南侧

规模:地处北碚区蔡家,周边有中庚城小区,最大高差为15米。场地大致呈L型,建设用地面积为 12796㎡。

特色:公园设计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功能需求,设置主入口区、休闲娱乐区、养生观赏区、运动健身区和次入口区五大功能区。设计利用现状堡坎,设置了滑梯,串联儿童活动场地与休闲平台,增添了场地的趣味与参与感。同时,规划上还配置了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迷你足球场等大众运动场地,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公园内部道路场地多采用透水混凝土与仿石环保材料,经济环保又生态。植物配置上多选用桂花、日本晚樱等色叶变化的植物,营造四季有景、季季不同的多变化植物空间体验。同时公园也融入现代智能科技元素,提供有“24小时无人贩售机”、“无线WIFI“等设施,更加贴近现代人的智能生活方式。

红沙坡体育文化公园(江北2号)

地点:公园地处江北区寸滩虾子蝙街道,场地呈三角形,建设用地面积为1693㎡,内部最大高差达7m。

特色:结合周边居民需求,设计规划了羽毛球场、兵乓球场、儿童活动场、老年健身场等活动场地,将北侧平坦场地布置为多功能运动场,原始高堡坎打造为结合儿童滑梯、攀爬坡、看台、分台绿化等功能的的台地空间,形式多变,功能丰富,体现了重庆的山城地形特色。运动和休闲两种功能的场地相辅相成,形似蝴蝶。

公园植物配置上选用晚樱、红叶李、花石榴、红枫等园林观赏树种,将草坪、灌木等植物打造成为多维互动式园林景观。公园内建筑、球场、多功能活动场地均采用透水混凝土等环保材料。此外,公园还提供“24小时无人贩售机”、直饮水等便民设施,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促进邻里交流、亲子活动、运动健身的社区体育文化公园。


关于重庆市首批社区体育文化公园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

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江北3号)

地点:公园地处江北区,嘉华大桥北侧,近李家坪立交。场地大致呈长方形,建设用地面积为11858 ㎡,最大高差约36m。

特色:结合周边居民需求,公园规划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大众运动场地,根据现场地形引入“山地运动”的理念,设置了登山步道、健身器械区以及儿童运动区等多功能健身场,满足市民运动健身的需求。此外,公园内部绿化覆盖率高,植物配置上选用樱花、蓝花楹等园林观赏树种,同时结合草坪、灌木、乔木等打造出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多维互动式园林景观。

园内建筑、球场、多功能活动场地等多采用透水混凝土,仿石砖生态环保材料,践行节约型园林理念;提供“24小时图书馆”、“24小时无人贩售机”、“无线WIFI“等设施,延续“智慧基因”,打造智能化集成公园,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一个日常休憩、运动、聚会的智慧型多功能活力运动公园。

复兴南体育文化公园(两江2号)

地点:公园地处两江新区复兴镇街道口,由复兴镇街道路划分为南北两个地块,两侧地块内部均存在高差,建设用地面积为10056.9 m²。

特色:复兴镇以贺家拳闻名,有武术文化之乡之称。设计以行云流水为主题,公园规划入口广场、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同时结合武术文化,设置了青年健身区、武术擂台半篮球场、老人健身区以及儿童活动区及专属练武场地。

此外,公园北侧,结合灌木、乔木,设置漫步道。公园选用桂花、晚樱、红枫等观赏性树种,黄葛树、朴树、栾树等点景树,打造丰富的多维互动式园林景观。园内活动场地主要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仿石砖材料,墙体粉刷真石漆,践行节约型园林理念;园内提供无人贩卖机、直饮水等利民设施,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一个促进邻里交流、日常休憩、运动健身、漫步、习武的多功能活力运动公园。

仰天窝体育文化公园(南岸1号)

地点:公园地处南岸区,北侧为辅向路,紧邻珊瑚康德幼儿园。周边人流量大,活动人群以老人,儿童为主,地块500m范围有1所中学、2所小学、4所幼儿园,主要服务的小区有康德国会山、江南阳光、江南香郡。原始场地大致呈三角形,建设用地面积为5200㎡,地块内部西高东低,最大高差32米。

特色:公园设计构思来源于高山“连绵起伏”的韵律感与秋千摆动的弧形轨迹。通过分析周边居民需求,公园设计以儿童娱乐为主题,同时配置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场地,以及老人器械的多功能场地。场地设计上还将传统“打秋”运动与体育场地结合,使居民在荡秋千时可以眺望远山,充分发挥了场地的视线优势。同时,还创新了秋千设计,将不同种类的秋千与运动健身器械结合,将儿童活动与运动健身串联起来,满足了多种人群的使用需求。

公园内部绿化覆盖率高,设计上充分保留了现状大树,强调了自然生态性。公园内建筑、球场、活动场地等多采用透水沥青,仿石砖生态环保材料,践行节约型园林理念;提供“24小时图书馆”、“24小时无人贩卖机”、“无线WIFI”等设施,延续“智慧基因”,打造智能化集成公园,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一个日常休憩、运动、聚会的智慧型多功能活力运动秋千乐园。


关于重庆市首批社区体育文化公园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凤鸣体育文化公园内,市民正在打乒乓球。

丹龙体育文化公园(南岸2号)

地点:公园地处南岸区,北与城市主干道丹龙路接壤,东、南、西向均为工业厂房,东北向与天梭派相连。基地500m范围内主要服务的小区有:天梭派、巨成龙湾、东原檀香山等。场地可达性强,人流多以周边居民为主。建设用地面积为3796㎡。

特色:设计在保留原生树木的基础上设置了运动场,同时结合周边居民需求,将公园整体打造为体育文化主题。设计师在布置运动场时尽量避让现有乔木,在相对开阔的区域布置了半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大众运动场地,青年健身区,老人器械及儿童活动区等多功能健身场,全方位满足市民运动健身的需求。

设计从自然、人、运动和邻里四个维度诠释了“社区、体育、文化、公园”主题词,希望通过运动集合不同人群功能、为运动提供更舒适的环境,促进邻里交往,丰富社区户外生活。

公园内建筑、球场、活动场地等多采用透水沥青,仿石砖生态环保材料,践行节约型园林理念;提供“24小时无人贩卖机” 直饮水等便民设施,打造智能化集成公园,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一个促进邻里交流、日常休憩、运动健身的多功能活力运动公园。

春华体育文化公园(渝北2号)

地点:公园地处春华大道和同茂大道交叉口,南侧是重庆市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产业园;东侧为融创嘉德领馆二期,建设用地面积约 10389 ㎡。

特色:结合周边人群需求,公园规划有五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大众运动场地,同时将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科学健身18法”融入公园场地设计中,将室内运动移至室外,为周边人群提供更好更舒适的户外运动场所,形成“球类器械+休闲轻运动”双体系,满足市民运动健身的需求。

公园内部绿化覆盖率高,植物配置上选用朴树、桂花、小叶榕等园林观赏树种,结合微地形、草坪、灌木等打造出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多维互动式园林景观。园内建筑,球场,多功能活动场地等多采用透水沥青,仿石砖生态环保材料,践行节约型园林理念;提供“24小时图书馆”、“24小时无人贩售机”、“无线WIFI“等设施,延续“智慧基因”,打造智能化集成公园,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一个日常休憩、运动、聚会的智慧型多功能活力运动公园。


关于重庆市首批社区体育文化公园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凤鸣体育文化公园

凤鸣体育文化公园(渝北3号)

地点:公园位于渝北区凤鸣路与双凤桥路交叉口处,临近双凤桥地铁站,重庆轻轨3号线直通场地周边,周边主要活动人群为老人,儿童和青年,地块呈狭长的三角形,建设用地面积5178㎡。

特色:公园设计开敞的入口广场、大树成荫的休息平台以及简洁现代的休闲廊架。为增强公园活力,设计师将公园分为三大功能区域,一是以活力健身墙为主的四季之光区,主要提供成套的健身活动设施和展示多样的自然景观;二是以儿童乐园为主,结合城市休闲活动广场的彩虹之光区,主要为儿童提供游戏场地;三是以满足居民的活力运动需求的运动体验区,设置了半篮球场和羽毛球场。

植被设计上主要以茶条槭结合灌木以及草坡的运用,提升公园绿化覆盖率的同时,亦提供多种的植物空间观赏体验。园内活动场地材质以绿色环保的水洗石、PC砖为主。

重庆晚报慢新闻全国爆料热线:(023)966988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赵映骥 文 钱波 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