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國,道教之源:巴郡道教的建立和發展

天師道,這叫做正一教,五斗米道,被公認的是最早的道教,五斗米道最開始發源於巴郡一帶,這裡自然也是道教的發源地了。

道教發源地——巴郡

巴郡在漢中以南,巴郡和漢中都是古代的行政單位。漢代的三巴包括了今天的重慶市、四川、陝西的一大片地區。漢中之南,應該主要指的是四川的達州和重慶市的許多相近區域。(秦地圖,湊合定位吧)

天府之國,道教之源:巴郡道教的建立和發展

秦地圖


五斗米教的創建和發展

五斗米教的真正創始人叫做張修,這人祖籍不詳,活躍於巴郡一帶,“時巫人張修療病,愈者僱以五斗米,號為五斗米師”。五斗米道一開始就帶著濃厚的政治色彩,當時還有非常著名的道派,叫做“太平道”,也就是張角的黃巾軍。張角起義後,張修也是同年七月在巴郡起義,這場戰爭開啟了三國的戰火。

熹平(漢靈帝第二個年號)中,妖賊大起,三輔有駱矅。光和中,東方有張角,漢中有張修。駱矅教民緬匿法,角為太平道,修為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一度被作為政治工具和手段,張修被稱為賊子、妖巫等等。張角張修都是尊黃老術,秉承老子的思想和觀念。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相似處很多,在教義上主要採用叩拜儀式、符籙等形式,以達到治病除惡的目的,但是五斗米道更高深的地方是真正的使用並普及道家學說,也就是“老子五千言”(《道德經》)。通過歷史記載我們可以看的出,巴郡這個地方是很崇尚“巫”的,彼時巫師、法師等在民間極有影響力,張修的偉大之處就是將這種民間宗教信仰與真正的道家思想理論相結合,讓道教在雛形時期堅定了理論基礎和方向。

東漢末年的這場戰爭,披上了濃厚的宗教色彩,張修本人在當時應該也算是大巫。有時我在想,掩蓋在黃巾軍起義的紛戰之下的真相不會是巫神的最後掙扎吧?

五斗米道在巴郡一帶一時無兩,給當時的東漢統治者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和打擊。可惜的是,張角的黃巾軍失敗了,張修的起義同樣被鎮壓。被政府軍處處打壓的張修,在益州牧劉焉的多次招安中終於投奔名下,劉焉作為三國群雄之一,割據一方,勢力並不弱。在劉焉的要求下,與張陵的孫子——張魯攻打漢中太守蘇固。

張魯奪權五斗米道並偷樑換柱

這個張魯是五斗米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被後人稱為君師、天師,他的爺爺張陵,又或者稱為張道陵則是被認為道教第一人,道教的名譽創始人。其實通過上文的歷史脈路我們也看得出,在張魯和張修合作之前,五斗米道和這爺孫兩人扯不上什麼關係,五斗米道的創建人和領袖自始至終都是張修一人。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五斗米道改門換姓了呢?(沒換姓,都姓張)這就要從張魯說起了。

天府之國,道教之源:巴郡道教的建立和發展


張魯祖籍江蘇,爺爺張陵(張道陵),父親張衡(非地動儀的那個張衡)。張陵精通道家學說,也曾出任過巴郡江州令,後來隱居洛陽,潛心研究學問,父親張衡沒有什麼大事蹟,一直到了張魯這一代事情發生了逆天改變。張魯有一位很有手段的母親,“有少容”“兼挾鬼道”,意思就是說長的好看,並且可以通鬼神,其實看到這裡也大概知道張魯的母親有點類似於“巫”。張魯母親和益州牧劉焉有些交情,張魯憑藉著母親的關係做了劉焉的手下,我算是另一種子憑母貴吧。

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得出,張魯本身並不具備什麼勢力和社會地位,最起碼與張修比起來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後來,張修張魯合力殺了漢中太守蘇固,張魯又藉機殺了張修,奪得五斗米教的實權。關於張修之死,以及張魯又是如何奪權,歷史沒有明確記載,不過從蛛絲馬跡我們也看得出這張魯絕對不是一般二般的人。張魯是半路殺出來的奪權者,新的精神領袖,“服眾”絕對是首要任務。滿打滿算,距離張魯最近的也就是他的爺爺張陵還有些名氣,再往上追出七八帶才有一個“張良”祖先,這杆子就太遠了,於是張魯就從爺爺張陵開始下手,塑造自己的家世傳說。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過張陵的一些事蹟傳說,大多都是成神成仙的機遇,在真正的歷史記載中,關於這位道教第一人不是很多啊。其實這就很明顯了,張魯之前對五斗米道並無建樹貢獻,相對於當下高一些大動作,遠比一個摸不著看不見還可以編造豐富的出身來的難,於是張魯選擇了後者。張陵搖身一變成了道教第一人,父親張衡成了第二代天師,自己順理成章的坐上五斗米道的天師之位。至於張修,作為對手,自然讓他消失在傳說中。從此之後,五斗米道徹底變了內心,只可憐了張修……

宗教是講信仰的,要讓教眾信仰自己並聽從命令,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張魯做到了,並且受到了巴郡一帶巫眾教派的支持!想也知道,張魯不僅僅善於攻城打仗,在攻心一方面也很有辦法,他只是缺少了一個舞臺,劉焉恰好提供了這個機會。

曹操和五斗米道的遷移

世事變幻無常。

正在張魯風頭正盛之時,他的貴人劉焉病逝,劉焉的兒子劉璋繼承父位。劉璋看不上張魯,並且藉機誅了張魯滿門。張魯徹底與劉璋反目,自己握著五斗米教,堅守漢中,直到曹丞相想起了這裡……

曹操一開始操持朝廷,沒時間管漢中地區的打鬧。後來曹丞相帶著十萬大軍西征,即將進軍漢中。張魯內部發生分歧,後來幾經波折,張魯帶步眾北遷至巴中,名義上是以躲其銳,其實就是讓道示好。

天府之國,道教之源:巴郡道教的建立和發展

曹操


張魯這麼有誠意,曹丞相自然也大方,直接封了張魯鎮南大將軍,鎮守漢中,並且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張魯——張魯不是道士,要麼就是道士可以娶妻,很驚訝啊——其實道教一開始真的沒有那麼多要求,畢竟這時候還不成熟。

一南一北的遷移中,推動了五斗米道的傳播和發展,與此同時,也使得巴郡一帶一時教眾無首,由此也發展了許多其他道教門派,比如上清派等等。

張魯在漢中鎮守二十多年,除了繼承了張修的主要思想之外,他還不斷吸納教眾,完善教派,五斗米道慢慢發展壯大起來,成為東漢末年一股不小的勢力。

兜兜轉轉大四川

無論是張魯,還是張修,又或者是張道陵,其實不難看出,兜兜轉轉都是在四川成都一帶。

四川果然是個好地方,景好,人美,還有大熊貓,有大佛,關鍵是還有火鍋……之前分享過幾篇關於“三星堆”的文章,不也是在大四川嗎?五斗米道的起源又同樣追溯到大四川,這還真是個神奇的地方。關於中國多元文明起源的說法越來越得到證實,我看這其中定然少不得大四川的位置。

天府之國,道教之源:巴郡道教的建立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