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奪冠後引發的思考:電競不能淪為沉迷遊戲的藉口|電競世界

近幾天,在電競圈最讓人振奮的莫過於IG奪冠的消息了。IG戰隊帶著LPL的希望出征,用實力碾壓了對手贏得了S賽的冠軍。這是LPL時隔四年再次登上S賽的舞臺,也是在S賽的第一個獎盃。

IG奪冠後引發的思考:電競不能淪為沉迷遊戲的藉口|電競世界

今年無疑是中國電競的爆發年。除了剛剛在S8全球總決賽上奪冠的IG,中國電競在其他項目取得的成績也是令人欣喜。其中就包括:《英雄聯盟》項目MSI季中賽冠軍,亞運會表演賽的金牌;藍洞舉辦的首屆《絕地求生》官方國際賽事中第一人稱視角的冠軍;《守望先鋒》和《dota2》的亞軍;《王者榮耀》亞運會表演賽的冠軍;《皇室戰爭》亞運會表演賽的亞軍;首次進入《CS:GO》的major正賽等多個大豐收。

IG奪冠背後的意義:推動電競產業發展

為什麼朋友圈那麼人刷屏,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這款遊戲貫穿了他們的青春,他們等這一個冠軍等了很久了。

這個冠軍對電競產業而言,有著什麼意義,我們採訪了量子體育CEO應書嶺,應書嶺認為:對於中國電競產業來說,此次IG獲得S8冠軍對電競產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推動,儘管這次IG獲得S8冠軍是讓人出乎預料的,不過此次是誰奪冠,都對電競產業的發展有巨大幫助,幫助電競行業提高了影響力。

IG奪冠,讓廣告主看到了更多價值。電競觀眾已經變成社會的主流人群,他們有自己的想法與選擇,這些觀眾是2億到5億這樣一個龐大的數量級,所以贊助商勢必要迎合這些觀眾。

“量子體育VSPN對未來的廣告更有信心。今天我們看到像KPL這樣的賽事的全年頂贊已經是接近1個億的價格。另外我們也能看到傳統體育頂部賽事是一到四億美金的贊助額度,電子競技賽事的贊助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有幾十倍的發展空間。”

同時,政府相關部門也看到了電競用戶群體這樣一個2-5億的龐大數量級,也讓大家對電競未來的發展變得更加有信心。

電競被認可需要時間

S8創下了觀看電競比賽的人數的新高,近幾年的一些數據也說明關注電競的人數越來越多。中國電競現在的處境比十幾年前的好了太多,那這十幾年間發生了哪些改變?

應書嶺認為,首先是政策支持,國家近幾年不僅開放政策,還加入了高校課程,電競從被誤解到接受,逐漸成為主流運動。二是資本加持,有了資本的助推才會誕生更好的行業。三是職業化系統化,十幾年前整個行業不成規則,更像是在瞎玩,現在一切井然有序,穩步發展。最後要感謝科技的力量,其實中國電競騰飛很大程度是藉助了直播的興起,對各地區各階層的人群都有很強的滲透,這在十幾年前是想象不到的。

很多老一輩的人不明白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喜歡玩遊戲,看一些電競比賽。對於老一輩人的不理解,應書嶺發表了他的看法:因為每個時代都有一個固定的時代記憶,在老一輩人眼中學習是首要的事情,知識改變命運,但現在電競也能改變命運,我們經歷的不一樣,所以認知也不一樣,不能說他們錯了,只能說他們還沒完全接受現在和摒棄過去,電競的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都會改變的。

電競絕非網遊,職業選手讓人尊敬

隨著IG奪冠的消息在電競圈和朋友圈傳播開來,電競人為此傲嬌,遊戲迷們為此狂歡,而家長們卻在為此擔憂:打遊戲也能拿冠軍了,那以後自家的小孩玩遊戲時是不是更加肆無忌憚?

站在家長的角度來看,這個擔憂也不無道理。我國是互聯網和手機普及率比較高的國家,也是一個十分依賴網絡的國家。因此在人們辦公學習之餘,網絡遊戲就成了主要的消遣。尤其是近幾年來手機遊戲的火爆,讓許多端遊玩家和新人玩家紛紛入了手遊的坑。相信大家過年的時候有看到親戚家的小朋友一手戳著手機屏幕,嘴裡還喊著什麼“我打個buff“,“過來舔包”之類的。家長們對此要麼就是不管,要麼就是管不了。而且從以往的事例來看,青少年沉迷網遊,鬧出的悲劇也不少。我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家長們對著鏡頭哭訴遊戲皆禍害,甚至要求封殺這些遊戲。

IG奪冠後引發的思考:電競不能淪為沉迷遊戲的藉口|電競世界

電子遊戲是中國家長從十幾年前就一直頭疼的問題。十幾年前他們視遊戲為洪水猛獸,到了今天他們也依然視打遊戲為不務正業。也正是家長們的這種偏見讓電子競技被汙名化,中國的“楊永信們”得以大行其道。但似乎長久以來,大家都搞混了遊戲和電競的概念。

電子競技以遊戲為載體,但又不僅僅是隻打遊戲。在近幾年的發展中電子競技逐漸脫胎遊戲,有了自己其他方面的發展。二者在本質上,有著一定的區別。舉個例子,玩網遊的時候需要通過充錢升級裝備讓自己變得更強,拼的是裝備和少部分運氣。電子競技則是在裝備和遊戲因素相對平等的情況下,拼的是選手的個人實力以及團隊的配合能力。

IG奪冠後引發的思考:電競不能淪為沉迷遊戲的藉口|電競世界

在採訪中問到電競和網遊最大的區別,應書嶺回答到:電競是有系統的,未來中國電競產業的走勢一定是越來越體育化、職業化、商業化,是互聯網的體育形式,而網遊是消遣的一種形式,在裡面更注重的是個人體驗,而不是競技層面。

電競職業選手就和任何一個體育行業的職業選手是一樣的,靠著自己的努力去爭取勝利,都讓人尊敬。

再者,凡事講究一個度。人民日報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網遊並非天生就是洪水猛獸,其危害在於沉迷。”應書嶺給沉迷在網遊中的人的建議是:“自制力是最根本的問題。如果沒有自制力,那麼一切的建議都是空談。但如何強化自己的管控能力,需要家庭和學校的多方教育,以及自己的意志力,需要他們分清虛擬和現實。”

總結:

在LPL奪冠的這波熱度過後,電競選手們會重新回到俱樂部為下一次的比賽開始長達一天十幾個小時的訓練,遊戲玩家們也會回到正常的學習和工作當中。IG奪冠為所有喜歡電競的人帶來了一份榮耀,但這份榮耀並不能成為沉迷網遊的藉口。電競是電競,網遊是網遊,兩者都需要正確的認知和正確的態度去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