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競還是不競

電競,競還是不競

一篇具有濃厚學術意義的《中國電子競技十大問題辨識》文章,卻將著名體育學者易劍東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這是他始料未及的。

直到前幾天,他還陸續收到收到來自網友的詰問甚至苛責:

這位平常看起來不怎麼訓練的教授先森,不知您是否知曉體感遊戲為何物?你是否瞭解,VR運動也有身體運動,電競選手並非坐著不動?

您平常有玩電子競技,瞭解高手的巔峰感受嗎?只有您修成了決定高手,才有資格說這個。

你這麼說,對得起亞運會上那些爭金奪銀的健兒的血和淚嗎?你知道他們為進入這個門檻所付出的巨大勞動嗎?

……

易劍東一直歡迎有真知灼見的碰撞和探討,但這些帶有明顯偏向的論點,他並不打算予以理會。就拿網友所攻擊的他不參加運動為例——為積極備戰前不久的北京馬拉松賽,他進行了半年艱苦卓絕的準備。賽前最後一個月,他甚至在昆明高原上度過,在平常專注賽前訓練,一是閱讀。易劍東指了指自己充滿肌肉感和雕塑感的腹部,之前希望衝擊3分30秒,配速4分58秒,這次北馬,他跑了43.79公里,成績是3分37秒。一年多的馬拉松訓練,讓他的體重降了20斤之多。而在對電子競技認知方面,他有著學者的嚴謹和方法論。在昆明他收集了國外二十本電子競技的書,以及500多篇論文,目前已經閱讀了四分之一。

一切,要從2017年10月國際奧委會頒佈的那則公告開始說起——電子競技運動為正式體育項目。儘管這離正式奧運會比賽項目尚有一段距離,但其中傳遞出的信息還是讓易劍東心生警惕,而由國內投資者極力推動的電子競技熱,更讓他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他這樣做,一方面是身為學者的嚴謹的治學態度(他是北京冬奧申委的智囊之一、國家級領軍人才、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導,曾於2013年開始系統接觸電子競技),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於兒子的深刻變化。

“我兒子原來是游泳,籃球,羽毛球愛好者,每週至少鍛鍊一次,學習成績全年級前5%。初三迷上電競以後,基本放棄體育,學習成績下降到前20%。如今一年過了,他從北大清華降到首都師大。以前肌肉發達,如今大腹便便。”易劍東為我展示他兒子就讀高一時候的照片,悲憤之情溢於言表,“電子競技就是惡魔。長久下去,國將不國!”

在面對電子競技態度曖昧的體育界,易劍東覺得自己應該站起來。於是從去年起,他開始系統蒐集電子競技的素材。而這幾年,但凡涉及到電子競技的場合,他一般都不會參加。而小到學術層面,大到和高層的座談會上,他都會強調電子競技不是體育運動這一觀點。

有人說他有點像現代版的唐吉柯德,有人說他逆潮流而動,但他不為所動。

經過潛心研究和歸納,他總結出了電子競技的“十宗罪”:

(1)手指僵硬甚至扭曲;

(2)肩頸損傷,腰肌勞損;

(3)長期緊張導致心腦血管疾病;

(4)長期靜坐導致慢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

(5)近視高發且高度近視;

(6)暴力和攻擊性性格取向多發;

(7)沉迷虛擬社會,脫離現實生活;

(8)青少年文化浸染,裹挾力強(歐美有研究成果表明,沉迷電競的青少年吸毒概率明顯高於其他孩子);

(9)容易形成排斥增強身體素質相關活動的心理定向;

(10)衝擊長期積極主動鍛鍊的體育價值觀。

對於電子競技選手強度也很大的說辭,他更是嗤之以鼻。在援引上海體育學院新聞與外語學院路雲亭教授的觀點,他如此表述,“上海電競職業戰隊的五個主力隊員和五個替補隊員,配備一位內勤人員,居住和工作都統一在一間賓館裡,一年的飲食活動都不曾離開過這間賓館。早上11點起床,經過一系列的熱身講解之後,開始進行實戰訓練,一直訓練到晚上2點,每天如此。手機沒收,不能和家裡人來往,要永遠保存戰鬥力。每週週末可以和家人有一次來往,但是不能見面。不可以談戀愛,否則就要被逐出隊伍。高強度訓練的結果就是,腰椎、頸椎嚴重受損,近視率非常高。每天對著屏幕鍵盤戰鬥12個小時,以至於看見顯示屏就噁心。隊內還有一位戰術導師,這名導師僅僅21歲,是一名剛剛退役的電競運動員。21歲由電競運動員退役,轉做戰術導師。但他作為戰術導師的退役年齡,也是驚人的25歲。殘酷嗎?不殘酷,這個行業就是這個樣子。”

在他看來,這種長時段、大範圍的青少年沉迷電子遊戲所所引發的健康損害,遠遠大於少數孩子沉迷某一項體育運動而過度習練帶來的身體傷害。無論是受害者數量還是沉迷時間,顯然不在一個當量上。中國,電子競技功利化發展,商業化資本投入和遊戲設計,遊戲推廣和遊戲競技等平臺將追逐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甚至短期的功利作為主要的出發點,是導致電子遊戲的負面因素加大的根本原因。

在易劍東看來,和國外豐富多元的體育活動,體育文化相比,中國電子競技文化缺失存在著如下三個維度:第一就是通過電競去完善社會生活的其他領域,而不是就電競談電競;第二是中國的電競本身應該跟人的健康結合起來,它滿足人的快感,滿足人的沉迷、捲入、心流,確實是一種難得的精神娛樂方式。但是它靜坐為主的方式對人身體的損害不容忽視。第三點就是一定要允許對立面的出現,而不是電競的利益相關者全部說電競有多好,資本要有足夠的寬容度,應該允許其他聲音出現。

當然,對於電子競技,易劍東病不一棍子打死。在否定電子競技就是體育運動的前提下,他認為電競需要規避和摒棄其中不好的東西,比如他甚至建議從事電競企業的有關人員引入激勵模式,在線上經過一段時間的身體鍛鍊才有資格來從事遊戲;比如說鍛鍊一小時,就可以玩兩小時等,比如通過體操的方式讓他們減少對手、肩頸、脊椎、腰背的損害等。

在易劍東看來,各個行業和領域的企業家、資本家、戰略家來利用這批青少年掌握更好的新興電子技術,又快又好地實現社會改革和生活變革,而不是片面理解或者巧取豪奪,中國電子競技一定得到健康有序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