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制度,没执行,怎么办?一个原则,三个条件,三个方法!

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一个不能将制度看作是企业灵魂的企业,根本配不上成为企业。

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章程或行为准则。

如果管理是树林,那么制度就是滋润万物的土壤。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滋润万物生长;同理,只有合理、健全、落地的制度,才能为员工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真正让管理者获得解放。

但是,事实上,很多企业的制度形同虚设,有制度没执行,管理者面对各种各样棘手的管理问题。

归根到底是因为用人治代替了法治,这也是很多管理者忙于琐事的根源。

有制度,没执行,怎么办?

有制度,没执行,怎么办?一个原则,三个条件,三个方法!

在职场中,我们见到的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制度,但是真正将制度落实的企业却很少。于是,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管理问题:

“经理,小赵天天迟到,公司也没什么处罚措施啊,我就迟到一次,你不能罚我钱,我不会交罚款的!”对,就不交,凭什么小赵天天迟到,就因为他是老板的亲戚?你管不了他,凭什么管我?把我当软柿子,看我老实?

“经理,销售制度说好了,项目奖金按照贡献度来分配,这个单子一直是我跟的,我们组其他人没出什么力,为什么要平均分配奖金?你这么分不行”都什么年代了,你还搞大锅饭?

“经理,我临时有个朋友来找我,我不过是在楼下的咖啡馆跟他聊了一个小时,不至于罚钱吧?你这么干也太不给面子了!”面对骨干员工的质问,经理只好说“下不为例啊!”这事就不了了之,大家知道后,碰到罚款的时候,总是先跟经理讨价还价。

老板亲戚、骨干员工、大锅饭分配、下不为例……这些特权和特殊原因让我们的制度等于没有,人人都想钻空子,人人都要特事特办。今天在迟到的问题上他跟你讨价还价,明天他就会在业绩指标上要你降低标准。

你还有什么权威,还怎么管团队?

有制度,没执行,怎么办?一个原则,三个条件,三个方法!

这就不得不提到制度的一个核心原则:公开、公平、公正。

如果不能做到这三点,制度管理就是一句空话。你可能要用大量的时间来处理这些破事。

如何才能让制度发挥它的威力,从而让管理者获得解放呢?

有三个条件:

一、企业内所有成员都应该认同制度,把制度作为大家共同的一种需要。

二、企业的管理者们都应该以身作则,真正把制度当回事。

三、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不画大饼说到做到,没有下不为例。

那么,在执行中又该如何维护制度的权威呢?

有制度,没执行,怎么办?一个原则,三个条件,三个方法!

小王是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为了提高部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他制定了部门的奖罚制度,规定部门绩效排名前三的会有额外奖励,后三的成员会受到惩罚。

但是,当月就出现了让小王感到头疼的问题。

当月绩效后三的成员中,一个老板的亲戚,一个跟自己关系特别好,一个跟自己关系特别不好。

小王有点犯愁了,惩罚老板的亲戚,万一老板知道了认为自己不给他面子或者这个员工打小报告呢?惩罚跟自己关系好的这个人,那以后谁还愿意跟自己亲近,怕是不会有什么嫡系了!只惩罚那个跟自己关系不好的,万一他在公司大肆宣扬自己公报私仇怎么办?

最后,小王谁也没有惩罚。

后来,每次他提及惩罚其他成员时,大家都拿这次的奖罚说事儿,所谓的奖罚制度成了一个笑话。

不能执行的制度,又有什么用呢?到底该如何执行制度呢?

有制度,没执行,怎么办?一个原则,三个条件,三个方法!

很多管理者经常遇到都是制度的执行问题,不然也不会那么忙了。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让制度彻底执行下去?

给你三个执行方法:

一、跳出“人情怪圈”,做到人人平等

老员工违反制度,请求你免于处罚,怎么办?

有背景的员工违反制度,让你给个面子,怎么办?

不讲人情,只讲制度!制度是制度,人情是人情,他们对你有情,就不会站在你的对立面,挑战你的底线。什么,怕得罪人?那你还是去做优秀员工吧,做什么管理!

二、提高大家的制度执行意识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的危害还要大。”所以,管理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大家的执行意识。首先,把制度变成一种理念、观念;其次,把制度变成一种好处,有好处的事大家都愿意做;第三,把好处变成的故事,传播下去。

三、确保制度执行公平公正

如何确保制度执行公平公正?标准。制定合理、公平、公正、透明的标准,你做到什么程度就有什么奖励,你没做好什么事就会受到什么惩罚,大家一目了然,盯着标准执行就够了。

有制度,没执行,怎么办?一个原则,三个条件,三个方法!

最后,做一个总结:

一个原则:公平、公正、公开

三个条件:

一、所有人都认同制度

二、管理者以身作则

三、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三个方法:

一、跳出“人情怪圈”,人人敬畏制度

二、提高执行意识,把制度变成好处

三、确立执行标准,做到公平公正

做到这几点,没有落实不了的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