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人自擾的“阿拉斯加抗戰”

庸人自擾的“阿拉斯加抗戰”

■ 美國招募阿拉斯加人當“平民特工”

庸人自擾的“阿拉斯加抗戰”

美國政府要求調查一家旅館老闆的函件

自1867年從沙俄買來阿拉斯加後,美國總擔心俄羅斯會再跨白令海峽,重返此地。日前,美國政府解密一批文件,顯示他們曾在阿拉斯加歸屬問題上做過最壞準備。

“洗衣盆計劃”

美國空軍特別調查處(OSI)研究員基德威爾稱,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產生“第三次世界大戰”迫在眉睫的恐慌,懷疑蘇聯將進攻阿拉斯加,在北美開闢“第二戰場”,以牽制參加朝戰的美軍。與此同時,美國情報部門向杜魯門總統報告,蘇聯正在制定進攻阿拉斯加的計劃。時任美國聯邦調查局長鬍佛認為,一場跨越白令海峽的“巨人之戰”幾乎不可避免。

最終,“蘇軍進攻後阿拉斯加地下組織潛伏方案”送到杜魯門手邊,這就是後來的“洗衣盆計劃”。冷戰史專家蓋迪斯在聯邦調查局一份備忘錄中查到,“洗衣盆計劃”認為蘇軍可能用轟炸和空降方式進攻阿拉斯加,具有突然性。為阻止蘇軍,聯邦調查局與美國空軍攜手,招募當地人充當“平民特工”,以便在失守後組建抵抗組織。

“平民特工”的主要任務,是利用事先儲備的食物、防寒裝備和無線電臺等,暗中向美軍通報“蘇聯佔領軍”動向。另外,他們還承擔救援任務,幫助在阿拉斯加上空被擊落的美軍飛行員脫離險境。

吸引“奇人異士”

“洗衣盆計劃”從1951年實施到1959年,培訓出89名潛伏特工(SBA)。他們擁有SCR-578電臺,工作距離達300公里,適合在地廣人稀的阿拉斯加使用。

招募“平民特工”的條件很嚴格。首先,要對美國忠誠,聯邦調查局會對申請人進行竊聽,以確認忠誠度。文件顯示,聯邦調查局曾對一家旅館的老闆進行背景調查,認為他是“可能的蘇聯同情者”而作罷。然後,申請者應是“不起眼卻身懷絕技的奇人異士”,比如文件裡提到一名獨臂攝影師,他精通無線電操作、攝影、野外生存和狩獵,“是理想的‘平民特工’領袖”。

為吸引平民參加,聯邦調查局和空軍以“訓練費”名義向每名合格者提供每年3000美元的薪酬,如果開戰,待遇將增加一倍。

擔心大過事實

蓋迪斯稱,在美國國內招募平民充當特工並準備展開“敵後抗戰”實屬罕見,把平民訓練成間諜也很困難。檔案顯示,一名被招募的“平民特工”在華盛頓接受12天訓練,結果在跳傘訓練中身亡。

美聯社稱,“洗衣盆計劃”直至結束那一天也沒有激活的必要,聯邦調查局和空軍情報部門之所以熱心參與,反映出華盛頓對蘇聯近乎偏執的恐慌。“這是沒有必要的,蘇聯不可能跨越寒冷的西伯利亞和白令海峽攻擊另一處不毛之地。蘇聯解體後,解密檔案顯示蘇聯根本沒有‘阿拉斯加作戰計劃’,而‘洗衣盆計劃’卻一直持續到1959年,純粹是庸人自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