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和格力,中國更需要何種企業?

小米和格力,中國更需要何種企業?

五年前的央視舞臺上,當董明珠說出“1塊錢不要再提,要賭就賭10個億”時,雷軍稱,如果小米營收超過格力,董明珠就要給雷軍一塊錢,但董明珠當場承諾,輸了就給10億元。

2018年是雙方賭局的最後一年,也是小米與格力營收最為接近的一年。從此前,格力電器、小米分別公佈的前三季度的業績來看,格力電器營收達1487億元,同比增長34.11%。小米營收達1305億元,同比增長64.1%。

董明珠以微弱優勢勝出,但她卻說輸贏沒有意義,當前誰輸誰贏,或許真的並不重要。筆者的觀點是,中國需要更多的格力,但不需要更多的小米。

製造業屬於實體企業是中國經濟組成不可缺少的部分。與印度一樣,中國也是一個人口大國,就業乃是經濟穩定之保障,而要製造業是一國就業之根本,如果沒有製造業中國經濟會出現大面積資金外流。

這也是美國在全球範圍不惜以稅收、成本、政策等優惠爭搶製造業巨頭、呼籲製造業迴流美國的重要原因。早在 2016 年全國兩會期間,曹德旺曾遞交提案表示,中國的人工上升,運輸成本、加上較高的工業土地成本、稅負、資源價格等,成本不合理的因素更加凸顯。相反,中國周邊擁有人口紅利等後發優勢的國家正在創造條件吸引投資。

比如在代表國內製造業成就的手機行業,當前手機制造業產業鏈也在逐步外流,但手機零部件的生產製造對整體制造業轉型升級有著重要示範作用,因為國內製造業一直被給人一種廉價、落後產能、低端血汗工廠的印象,長期以來已被汙名化。當下中國的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流入製造行業。

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此前也抱怨過:實體經濟稅費比較高,利潤率很低也很辛苦,很多人不願意幹實體經濟。

在人民日報新媒體《起點》演講時,格力董事長董明珠談到一個觀點筆者頗為認同:“如果我們都去做抖音,我們都去做互聯網,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撐,你能行嗎?我們並不是說互聯網不好,但是我認為,互聯網必須要有實體經濟的支撐,它才能夠實現真正的完美。”

小米與格力之爭被看做是新經濟與舊經濟之爭,小米自手機起家之後,不斷向手環、電視、空調、廚電等家電、家居產業的擴張,通過投資的上百家生態鏈企業進行品類的擴張,小米缺乏自有供應鏈、製造鏈,談不上技術工人的儲備,談不上產業聚集,缺乏技術沉澱,品質工藝也欠缺可靠性。

本質上,它與格力的製造業屬性是不一樣的,小米既不是純粹的製造業,也不是純粹的互聯網。而格力、美的等這種傳統制造業,它們的模式是產品全部納入自己的品牌體系,有一定的技術研發與專利囤積打底,並且在核心產品領域,有自身的核心技術與專利層面的護城河。

而小米的模式是以資本和股權的紐帶的,小米生態鏈產品可以借用小米的品牌、銷售的渠道來形成流量入口,小米及其生態鏈會持續以低價戰略來切入越來越多的製造業領域,它的結果是讓更多的公司都參與到低價策略競爭中來,最終就是製造業產品研發、向高端化方向的升級之路受阻。因此小米更多偏向於一家零售公司,小米與格力之爭,本質是技術與模式之爭。

格力的模式是偏向製造業,是重投入的技術領域,格力雖然也一直在走多元化擴張的路子,但更多是從專業的空調企業,向多元化的高端家電和高端裝備企業轉型。這個路子是符合製造業升級方向的。

但小米雖然在硬件上的基因越來越重,但小米一直強調自己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其實這本質是對製造業與硬件技術缺乏敬畏。

小米的模式是輕技術、偏渠道與粉絲經濟、銷量爆款,產品賣完之後,沒有研發、技術沉澱。小米本質是依賴模式競爭,缺乏在上游技術層面的絕對主導優勢,它無法驅動製造業與實體經濟向更高層次遞進與發展。

本質上,如果從製造業的未來來看,小米的這種模式,可能讓製造業走向輕研發,重爆款的路子,本質也是一種多快好省的路子,它會擠壓其他重研發與技術沉澱的廠商的生存空間,其實從未來來看,對製造業的未來並沒有好處。

相對來說,格力的路走的更穩,在空調業,格力也沉澱了一定的核心科技與專利,格力在國人心中,也多少算一個代表著製造業技術與實力的品牌,但小米佈局了那麼多產業鏈硬件,但是卻沒有技術沉澱。

因此,相對小米而言,格力也更能代表製造業、實體經濟的未來,中國的製造業、實體經濟需要更多的格力來支撐起中國製造業的體量。如果堅持基礎重投入、以產品創新、技術沉澱為先導,長遠規劃,相信下一個五年,相信格力會走的比小米更好。

需要反思的是,中國的製造業與實體經濟在當前環境下的一種反常,它並非是美國那種自然發展到頂端之後順理成章進行全球化擴張之路,而是製造業的工業基礎與科技發展水平尚處於發展階段之時,資本和勞動力與人才卻正在加速遠離製造業,繼而流向房地產與互聯網行業、金融行業等來錢快的領域,對實體經濟與製造業缺乏一種真正的敬畏與重視。

在製造業向工業4.0時代邁進的時間風口,低端製造業外流正在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但目前的問題是,我國的製造業土壤、成本、氛圍和技術水平依然不足以支撐高端製造業的發展。

但從小米與格力的模式來看,前者是將製造業導向更加低端、缺乏核心技術的輕模式,後者是偏重工業打磨的重模式,相對來說,格力更加適應中國製造業升級方向的,小米不是。就拿手機行業來說,能夠帶動智能手機向高端邁進的,是華為這種以講究實打實從自主研發入手去帶動技術主導權的重模式,而不是小米這種輕模式。

因此,從中國製造業的未來去看, 中國需要更多的格力,而不是更多的小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