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醫院建造都不過關,我們拿什麼救死扶傷?

翻譯:Mr. Qiu

當災難發生時,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救人,想到救人必定想到醫院。但是現實往往不像電影那麼理想化——世界末日迫在眉睫,煤氣水電還能穩定供應。如果地震的震中就在醫院的話,醫院能夠倖免嗎?有時候醫院或許也會受災,醫護人員也可能受傷,這意味著當人們最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並不能提供醫療服務。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20年前就已經預見到這種危險,並且敦促各國在安全區域建造具有抗災能力的醫院。隨著我們人類進入人造災害和自然災害併發的新“災難紀”,這一想法越來越有現實意義。

如果醫院建造都不過關,我們拿什麼救死扶傷?

在過去10多年裡,亞洲發生了兩場大型災難:2004年的亞洲海嘯和2013年的超級颱風海燕,讓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蒙受了極大的損失。據統計,印度尼西亞、印度、菲律賓、泰國、斯里蘭卡、越南和附近海岸的國家死亡人數接近25萬。更令人絕望的是:這巨大的數字背後隱藏著多少醫院缺失、醫護人員受傷導致的救助不及時是我們難以估量的。

讓醫院具備抗災能力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世界衛生組織對此尤為重視,甚至鼓勵成員國推行安全醫院項目,作為國家降災減災和醫療應急與災害風險管理戰略的一部分。

建造這樣一座“安全醫院”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選址,但有些時候醫務工作者和地產商首先考慮的不是選址的安全性,而是土地價格和建造成本。只有當嚴重災難發生時,他們才會追悔莫及。雖然衛生部門對於公立醫院和醫療設施的選址提供了確切的建議,但是在現實中,醫院的選址往往還是出於利益考慮,反其道而行。也許現在我們是時候好好執行現存的指導方針了。

其次要考慮的就是醫院建築設施的質量——是否耐用、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等

。世界衛生組織稱,超過70%的衛生預算都花在了醫院建築和醫療設施的建設上,所以說當建築質量差的醫院被災難摧毀時,這些資金就都打了水漂。因此,與其在醫療設施和醫院建築上偷工減料逞一時之快,還不如加大資金投入與監管力度以絕後患。現有的建築行業的法規標準為醫院建造劃定了最低底線:必須達到抗震和抗風暴的最高標準。這是建築商在施工時必須牢記於心的——他們的手裡很可能攥著當地所有人民的姓名,萬萬不可馬虎對待。

除此之外,政府也應當為醫療工作者和患者提供安全和健康保障,並且確保醫院在發生緊急事件時能夠正常運轉。醫院可以通過提高設施、電源和供水系統的可靠性,並且加大醫療廢物的管控力度,增強自身在災難中的適應能力。

很多人相信,美國等高收入國家擁有更好的基礎設施和制度體系,並且具備了在災難發生時提供醫療服務的能力,因此他們在面對災難時比較遊刃有餘。但即使是美國也存在一些問題。

如果醫院建造都不過關,我們拿什麼救死扶傷?

據約美國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份報告稱:自911以來,儘管美國的醫療保障制度有了顯著的完善,但美國仍未準備好應對一場大規模、毀滅性的災難。同樣值得一提的是,為醫療體系提供支持的社會職能部門,以及負責災後重建工作的社會職能部門,都未做好災難來臨的充分準備。

這些問題值得我們去深入思考和改善,畢竟,如果連醫院的建築質量都得不到保障,災難來臨時,誰來救死扶傷?

排版:大慶

編譯來源:Hospitals need healing first,https://www.scidev.net/asia-pacific/vulnerability/columns/hospitals-need-healing-first.html(本文由Storythings供稿)

如果醫院建造都不過關,我們拿什麼救死扶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