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峰峰這個地方竟然也有抗日時期的地道!一起去看看吧

在抗日時期我們的軍隊為了與日本軍隊對抗發明了很多武器和戰略戰術,如:石頭地雷、木炮、土槍、馬刀,地道戰就是這些發明之一它是一種戰術它是在地底挖地道而且地道四通八達,地道里面有指揮部、兵器庫、藏兵洞還有很多非常不顯眼的射擊孔,地道還有很多出口和入口比如說:水井裡、灶臺下、床下、衣櫃裡、箱子裡、柴火垛子裡、磨盤底下,還有很多這樣的出口和入口。

在峰峰這個地方竟然也有抗日時期的地道!一起去看看吧

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遺址風景區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義井鎮山底村,是目前我國保存完整、規模很大、原汁原味的抗戰時期地道遺址。地下現有抗戰時期的地道13666米,洞洞相連、戶戶相通,大小洞室、陷井、防水防毒通道、射擊孔、雙層地道以及與地面相連的各類隱藏洞口,神秘莫測,奧妙無窮,猶如一座地下迷宮。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遺址風景區榮獲了“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北省少兒工委實驗教育基地”和“河北省風景名勝區”等榮譽稱號。

在峰峰這個地方竟然也有抗日時期的地道!一起去看看吧

2016年,山底景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解放軍河北省軍區命名為 “河北省國防教育基地”,同時也成為了中央電視臺大型紀實紀錄電影《根據地》的拍攝基地。山底景區與山東煙臺紅色收藏家合作,加入了500餘件珍貴的革命文物、實物和紅色藏品,有的文物甚至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為愛國主義教育展廳增添了新的紅色文化資源和亮點。

在峰峰這個地方竟然也有抗日時期的地道!一起去看看吧

峰峰礦區山底抗日地道遺址是在南宋時期修建的古地道的基礎上另外擴建的,1942年抗日戰爭進入了最激烈的階段為了有效的打擊敵人,山底村的村民修建了四通八達的地道,現存地道主巷1626米(9條大巷),復巷304米,支巷13666米,大洞室2個,小藏身洞關口6個,陷阱4個,直通枯井的地道2條,通向西山的地道1條,還有輻射王看、宿風等地的地道。

在峰峰這個地方竟然也有抗日時期的地道!一起去看看吧

2005年夏天,山底村的老百姓有了整修開發抗日地道遺址的想法,並得到原籍山底村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徐懷中的大力支持。徐懷中少將先後捐款2萬元,八路軍服裝10套,並親自題寫了“山底村抗日地道戰遺址”牌匾,而且在抗日戰爭時期山底村的村民有很多人都參加了抗日戰爭,英勇的山底人民依託地道,運用地道戰、地雷戰的巧妙結合,成功地粉碎了日寇的數十次襲擊和圍剿,殲滅敵人近千人。

在峰峰這個地方竟然也有抗日時期的地道!一起去看看吧

也正因此,山底這個小村莊被載入抗日戰爭史冊。曾多次被《新華日報》太行版和《人民日報》宣傳報道。並在1938年到1945年間,該村先後被太行地區行署,太行軍區授予“抗日模範村”、“支前模範村”等榮譽稱號。而且就連上世紀50年代八一電影製片廠在拍攝《地道戰》時還在山底村進行實地考察採訪參觀地道遺址,《地道戰》裡的許多情節取材於山底抗戰時期的真人真事和真實戰鬥事蹟,並錄製了很多鏡頭。

在峰峰這個地方竟然也有抗日時期的地道!一起去看看吧

而現在峰峰礦區山底抗日地道遺址進過修繕成了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北省少先隊實踐教育基地、是邯鄲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邯鄲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邯鄲市峰峰礦區國防教育基地,山底村和周圍村莊的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充分利用人民創造的地道這個法寶,給了日本侵略者致命的打擊。參觀抗日地道遺址,使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革命前輩們的英雄事蹟,應該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通過中央一級媒體宣傳,紅色教育基地將發揮更大作用!

在峰峰這個地方竟然也有抗日時期的地道!一起去看看吧

2017年,峰峰礦區投入巨資打造“山底精品旅遊村”。 還原炮樓一所,新建了進村標誌,山底大牌樓,八千平方米停車場及遊客接待中心,紅色文化廣場和目前唯一一處中國抗戰地道體驗館(其中有踏板地道口,衣箱地道口,驢槽地道口,草垛地道口,碾盤地道口,水井地道口,鍋臺地道口,土炕地道口,立櫃地道口共九種),景區已有的景點景色全線升級,給遊客帶來全方位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