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信的孩子,都是这样“夸”出来的,爱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方法

爱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方法。

不自信的孩子,都是这样“夸”出来的,爱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方法

一、你小小的认可,或许就是孩子的全世界

父母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乐于帮孩子找问题,指出孩子哪里做得不好、有什么缺点——

这道题居然做错了,太粗心了吧每天起床这么晚,拖拖拉拉,以后怎么办要主动跟阿姨打招呼,你怎么这么没礼貌

很多家长很困惑,我也经常说:“孩子你真棒!”但是孩子没有变得很棒,细细想来,这些“你真棒”大多数时候是不走心的。而那些“你太粗心了”、“我都讲这么多遍了,还听不懂吗?”既具体又戳心,像一根根刺一样,直奔孩子的心房。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美国一所乡村小学18个班孩子进行过一场实验。他们先是煞有其事地对孩子们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但并没有真的计算分数和结果。而是随机挑选了一些学生,告诉校方这些孩子更有发展潜力,并叮嘱他们保密。

不自信的孩子,都是这样“夸”出来的,爱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方法

8个月后,经过测试发现,之前被随机判断为有潜力的学生,表现得性格更外向、更自信,求知欲也更强。这个后来被罗森塔尔命名为“权威性谎言”,他对校方来说是权威,而校方对学生来说是权威。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个权威。父母的认可,将深刻地影响孩子的人生。

在心理学上,因为每个孩子潜意识里都是爱父母的,他们会把父母的评价,内化为对自己的评价。

在童年时期,因为对自身和外界的认识、理解都非常有限,所以我们不知道怎么去评价自己,只能求助于父母。如果父母肯定了我们,我们就能肯定自己,逐渐生长出自信;如果父母否定了我们,我们就会重头再来,改造自己;如果一直没有得到肯定,我们就会开始怀疑自己。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在《一生的战役》里曾经写过:“我一生最大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请您欣赏我。”这个您,就是她的父亲。

不自信的孩子,都是这样“夸”出来的,爱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方法

作家三毛

后来她的父亲看到了这篇文章,写道:“很感动,为身边有这样的小草而骄傲。”

三毛泪流满面,回到:“等你这句话,我等了一生一世,直到今天你亲口说出来,才抹去了我在这个家庭永远抹不掉的自卑和心虚。”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孩子跟三毛一样,因为小时候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内心坍缩成一个洞,终身都在渴求着。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像三毛那样坚强,他们可能会迷茫、彷徨,最终被打上没自信、没出息的标签,实在是可惜。所以,千万不要低估认可的力量。

你一次正式地、认真地、具体地认可孩子,是什么时候?

不自信的孩子,都是这样“夸”出来的,爱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方法

二、 这个世界的坏,他们早就感受到了

仔细回忆一下,在孩子刚学会走路、刚学会说话的时候,你是怎么样的状态?你的眼里肯定溢满了慈爱,反复地鼓励他、夸赞他、安抚他。

于是,孩子会不断努力尝试,因为他知道无论自己做得怎么样,妈妈都不会责怪他。

不自信的孩子,都是这样“夸”出来的,爱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方法

在我们的文化语境里,谦虚、谨小慎微在几千年里备受推崇,但这是过时的。当孩子稍微长大一点,爸爸妈妈们突然就开始害怕了,怕孩子骄傲大意,就把自己的认可藏了起来;怕孩子不懂人世险恶,于是主动地扮演险恶——给孩子压力,不断地告诫孩子竞争残酷、生活不易。

其实,孩子都不傻。学校不是天堂,老师不是天使,公交车司机也不会每天面带微笑。这个世界的坏,他们早就能感受到了。

有人曾经把每个孩子比喻成一个鸡蛋:把鸡蛋打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把鸡蛋破开;另一种是从内部给鸡蛋温暖,等小鸡出生,鸡蛋就打开了。从外面打开是食物,从里面打开才是生命。孩子也一样,他们更需要鼓励、接纳和认可,而不是太多的压力。

不自信的孩子,都是这样“夸”出来的,爱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方法

正确认可孩子,是个技术活。

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对纽约20所学校的400名学生,进行了为期10年的实验,结果令人深思。

首先,她让孩子们进行非常简单的拼图游戏。然后对A组孩子给予“你很聪明”的表扬,而对B组的孩子给予“你刚才一定很努力”的鼓励。

不自信的孩子,都是这样“夸”出来的,爱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方法

随着难度增大,A组跟B组的孩子开始有了截然不同的表现——

A组 被夸聪明的孩子

更容易形成“固定型思维”:“你很聪明”背后传达的意思是——因为聪明,所以你成功了。为了保持聪明的评价,孩子会更倾向于保守行事,遇到困难时,更容易感到沮丧、怀疑自己。

B组 被夸努力的孩子

更容易形成“发展型思维”:“你很努力”背后传达的意思是——因为努力,所以你成功了。没有不必要的压力, 孩子更有自信,更愿意尝试,不会轻易放弃。

“对孩子来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正确认可孩子,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走入正向的循环,获得持续向上的动力。

不自信的孩子,都是这样“夸”出来的,爱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方法

三、激励式教育是家庭教育观的核心。

激励式教育必然是充满爱的教育,好的家庭教育不光能帮孩子分清对错,也能帮孩子分清善恶,同时给孩子爱的能力。当一个人有了爱的能力,她就拥有了发现美的能力,她会拥有好人缘,无论何时身边都不缺支持她的人。一个人长大后,最可怕的不是贫穷和困难,而是孤独。

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孩子也一样。认可孩子,孩子就愿意跟你沟通;让孩子喜欢你,孩子就能理解你,就愿意听你的话;让孩子跟你说心里话,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不自信的孩子,都是这样“夸”出来的,爱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方法

四、成为“知心父母”激发孩子的内动力

爱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方法。”其实很多孩子的问题只要好好聊聊就能解决。家长有没有发自内心地认可孩子、家长有没有好好地跟孩子沟通、家长有没有处理好跟孩子的关系……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的态度、观念和沟通技巧将极大地影响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父母的境界就是孩子的天花板。

精彩导读:

打开手机淘宝,搜索"敏芷学堂B发红包",领限时红包福利,领到的小伙伴记得使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