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部位發抖就要帶寶寶去醫院?別,先看看這篇科普

這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件事,朋友生孩子時我也跟著她家人一起在醫院陪產,當天下午6點手術順利結束,母子平安。晚上8點左右,病房裡就來了一幫探望的人,可能人太多寶寶不適應就一直哭著不停,朋友的爸爸抱著寶寶,看到寶寶哭的顫抖的下巴就慌了,叫值班醫生來看看到底什麼情況,醫生來了檢查一番說:"新生兒哭的時候下巴顫抖很正常,他是餓哭的該給他餵奶了。"朋友才深舒了一口氣。想必很多新媽媽對於孩子出現發抖情況都感到驚慌失措,其實不用過於擔心,看看下面科普的幾個原因,寶媽們就明白了。

1、自帶顫抖下巴

小寶貝誕生前幾天初來乍到,對這個世界有點不適應,會常常哭鬧,而此時下巴就不自主地抖動,這是正常生理現象。因為新生兒的神經系統在慢慢發育,不完善的發育情況導致神經抑制功能比較差。他們通常在哭鬧或者吸奶的時候就會自帶顫抖下巴,有時候在睡覺時還會時不時抖動一下,通常情況下下巴顫抖在滿月之後會消失。幾個月大的寶寶如果還出現下巴抖動的情況,就要考慮是不是因為寒冷季節,身體沒有得到很好的保暖效果引起的,一般情況如果孩子腹部著涼了,也會出現下巴抖動的情況,媽媽要注意給孩子添加衣服。

2、熟睡時腳突然抖動一下

不管白天還是半夜,只要寶寶睡熟了,就會突然驚跳一下,腳蹬一下,這可不是寶寶的惡作劇,家長也不用驚慌,他只是不適應外界的刺激,神經抑制發育不成熟導致的,不會影響智力的發育,等寶貝四個月大時,大腦發育不斷完善,這種情況就會慢慢消失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低鈣也會導致孩子發抖,所以寶媽在孩子一歲之前適當每天給寶寶添加魚肝油或者鈣劑。

3、玩得好好時雙手突然抖動上舉

新生兒在和爸媽玩得好好的時候會出現雙手突然上舉的情況,像平常我們所見的"投降"狀,寶媽注意這不是寶寶中風了,只是3個月之前寶寶出現的擁抱反射現象而已,當寶寶雙手張開的時候,寶媽如果在身邊,要輕輕握著他的手,讓他有安全感,肢體也會得到放鬆。隨著身體不斷髮育,雙手"投降狀"情況也會逐漸消失。

其實,新生兒常出現的嚇壞媽媽的舉動,每個都不用擔心的,例如吐奶、打噴嚏、喉嚨發出呼嚕聲這些都是正常情況,等出月子後就自行好了,寶媽多科普這些常見問題,遇到事情時也不會慌里慌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