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失敗下野後的北洋軍閥,大多喜歡避居天津呢?

還真是如此,民國北洋軍閥時期,諸多北洋軍閥首領兵敗下野以後,大多都前往天津當寓公,過起了有滋有味的小日子。如徐世昌、段祺瑞、孫傳芳都是如此。為什麼這些北洋軍閥首領這麼喜歡往天津跑呢?

為何失敗下野後的北洋軍閥,大多喜歡避居天津呢?


北洋軍閥段祺瑞

第一,天津是民國時期有數的大城市。民國期間,甚至有南上海北天津之說。早在1920年天津就擁有了150多萬的人口,可以說,哪怕在當時全世界,天津都是有數的大城市。因此,天津可以為這些下野的北洋大佬們提供足夠舒適和現代化的生活。

不要小看大城市所提供的現代化便利條件,這其實在民國只有少數城市才能做到。當時,包括北洋大佬們的老家,中國絕大部分地區都仍然處於原始生活狀態,既沒有自來水,也沒有電,更別說豐富多彩的娛樂生活了。這自然不是享受慣了現代便利生活的北洋軍閥們所能忍受的。

為何失敗下野後的北洋軍閥,大多喜歡避居天津呢?


民國天津

第二,天津地區擁有幾乎所有列強的租界。我們都知道,自清末以來,列強就開始在中國各大城市圈定勢力範圍,建立租界。在這些租界之中,列強擁有自己的管理機構、警察、監獄甚至軍隊,完全就是國中之國。

對於這些租界,哪怕是清政府和後來的民國政府都束手無策。而這恰恰是這些下野的北洋軍閥首領們最需要的。因為他們只要進入租界,無論是曾經的敵人還是正在掌權的對手,都只能望洋興嘆、束手無策。因此,天津租界就成為下野大佬們的最好避難場所。

為何失敗下野後的北洋軍閥,大多喜歡避居天津呢?


民國天津

同時,北洋軍閥首領選擇天津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租界的治安往往遠遠好於軍閥混戰中的中國大部分城市。因此,對於已經下野、沒有兵力保護自己,又擁有龐大資產的前北洋軍閥們來說,租界才是最能維護自身生命財產安全的地方。

第三,北洋軍閥自興起以來,勢力範圍一直主要以華北地區為主。而天津又是北洋軍閥的起家之地,因此,北洋軍天津勢力和關係都極為密切。兵敗下野後的北洋軍閥首領們,自然會選取自己更熟悉和關係網更密切的地區,而不是更加繁華卻鞭長莫及的上海灘。

為何失敗下野後的北洋軍閥,大多喜歡避居天津呢?


民國天津

第四,大部分北洋軍閥並不甘心失敗,避居距北京最近的天津,意圖東山再起。北洋軍閥時期,中國的政治中心一直是北京地區。而這些失敗下野的北洋軍閥首領們,大部分人並不甘心失敗,一直尋求機會試圖東山再起。

而距北京咫尺之遙、交通發達、信息便利的天津,顯然是他們最好的選擇。在天津,他們可以隨時獲取最新的消息,抓住可能會出現的機遇。

為何失敗下野後的北洋軍閥,大多喜歡避居天津呢?


民國天津

而且,這麼做的確有成功的例子。例如皖系軍閥首領段祺瑞,在直皖戰爭失敗後一直避居天津,等待時機。而機會也真的讓他等到了,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倒戈將軍發動北京政變,直系倒臺,由於軍閥之間的矛盾,一直避居天津的段祺瑞,則被公推為中華民國總執政。段祺瑞成功的東山再起,再次回到了政治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