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娜章子怡“大型脫粉現場”背後,明星和粉絲從“蜜戀”到“七年之癢”?

文 | 糖炒山楂

“祝大家天天好心情,明年見”,15日晚七點,謝娜在微博上曬出了《快樂大本營》錄製視頻,看似完全沒有受到近日輿論爭議的影響。只是這並不能阻止網友將“謝娜風波後首更博”刷上了熱搜,“失望的粉絲沒等來道歉和虛心接受,說明人家根本不在意,那就作罷好了”。

你若無情我便休,最近的娛樂圈,已然是大型脫粉現場,謝娜、章子怡更是榜上有名。事情緣起於13日謝娜在逛超話時,就張傑的問題與粉絲髮生分歧,後直言粉絲“怨氣重”,隨後“謝娜在自己超話被粉絲懟”迅速登上熱搜,時至今日閱讀量超8億,熱度不容小覷。

謝娜章子怡“大型脫粉現場”背後,明星和粉絲從“蜜戀”到“七年之癢”?


話題開始不受控制是在14日,隨著《妻子的浪漫旅行》中的明星好友相繼下場:張傑千字長文“霸道護妻”,應採兒程莉莎也先後表示“不聊自己老公……要聊誰老公呢”、“就喜歡聽娜姐提傑哥”……這一事態開始演變成一場“明星維權戰”,不過對象是昔日遊走在“控評一線”的粉絲團體。

謝娜章子怡“大型脫粉現場”背後,明星和粉絲從“蜜戀”到“七年之癢”?


章子怡的下場,相比其他人稍晚一些,但是輿論發酵卻尤為嚴重。早在1月9日,章子怡便因為要上《妻子的浪漫旅行2》而引發官方大粉質疑及脫粉,事件最終沒能發酵;而此番她發聲力挺謝娜,還是因為同一檔節目,也讓自家粉絲的“憤怒”達到了“最高點”。

同一天,羅志祥發博宣佈,以自己的新歌為設計靈感,與女友周揚青的服裝品牌發售聯名系列服飾,引發粉絲強烈不滿,最終發酵至羅志祥關閉微博評論。一時間,明星選擇和粉絲話語權的對沖達到極致,究竟是粉絲戲太多、管太寬,還是明星享受粉絲追捧的同時卻不接受“束縛”呢?

《妻秘》成“罪魁禍首”,謝娜章子怡背後粉絲的糾結


2018年搭載著情感綜藝和觀察綜藝的風口,再加上明星夫妻天然的號召力,《妻子的浪漫旅行》迅速火爆並撬動熱搜話題無數,但是要做到“出圈”尚有一定的差距。而節目收官之後許久,卻在這場大型脫粉現場裡,在全民吃瓜的熱潮中迅速被大眾所熟知。

其實謝娜事件的發酵,最初只是粉絲建議“謝娜上綜藝少提點張傑,別老把張傑掛在嘴邊”,並未提及具體節目。但是在之後張傑、應採兒等人的“支持”下,輿論的重點向《妻子的浪漫旅行》偏移,而他們所持的“夫妻類節目提老公很正常”的觀眾也看似無從辯駁,只是這一行為也被網友指出有避重就輕之嫌。

謝娜章子怡“大型脫粉現場”背後,明星和粉絲從“蜜戀”到“七年之癢”?


自公佈戀情到結婚生子,張傑和謝娜的愛情一直在大眾眼睛裡,但也頻頻引發爭議:最初是張傑登上《快樂大本營》的次數,發展到如今是彼此在節目中提及對方,其中固然有本身次數偏多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粉絲群體對明星CP的不同接受程度,也就是俗稱的唯粉還是CP粉。

近年來,隨著當紅明星先後公佈戀情進入婚姻中,粉絲群體對明星CP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即使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個人也會笑著祝福,生日公佈婚訊的趙麗穎和馮紹峰就是其中典型,畢竟只關注作品本身,粉絲可以“忽略”另一人的存在。但是謝娜的職業決定了這一方式的不可行,至少對謝娜而言不行。

和影視明星相比,主持人更多是說話的藝術,是互動的魅力,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無法完全割裂開,同時節目組基於話題流量的“要求”也在作用於他們身上。最後便是明星和粉絲對另一半的定位不同,對於前者另一半是愛人家人,但是對於粉絲,他/她的存在甚至不討喜,這也是矛盾愈發激烈的原因。

謝娜章子怡“大型脫粉現場”背後,明星和粉絲從“蜜戀”到“七年之癢”?


在謝娜粉絲看來,她在各種節目中頻繁提及張傑,甚至“三句話不離傑哥”,本身是一種路人緣的透支,不利於自身的長遠發展;但是之於謝娜,張傑是愛人,多次提及也是一種夫妻之間的提攜,畢竟願意看秀恩愛的觀眾亦不在少數。就像也有人認為,如果有一天謝娜不提張傑了,觀眾滿意了,可那就不是“謝娜”了。

和謝娜粉絲脫粉的原因不太一樣,章子怡的粉絲更多是對自己偶像參加《妻子的浪漫旅行》“自降格調”和“力挺謝娜趟渾水”而不滿。影視圈的鄙視鏈往來已久,而對於章子怡粉絲來講,從國際電影演員到近兩年的《演員的誕生》乃至接下來的新綜藝、新劇,章子怡早已不是當初自己追逐的那個人。

謝娜章子怡“大型脫粉現場”背後,明星和粉絲從“蜜戀”到“七年之癢”?


很顯然,在謝娜和章子怡的脫粉現場,其實是兩種粉絲心理的崩盤,前者是保駕護航卻不被認可帶來的自尊被踐踏,後者是“志同道合”理念的崩塌,這種崩盤不亞於當下粉絲供養起來的偶像卻試圖宣佈戀情帶來的打擊。說到底,章子怡謝娜事件背後,粉絲和明星的博弈,正在成為時代帶來的命題。

走在鋼絲上的平衡:明星和粉絲的“七年之癢”?


“粉明星很多時候是自己有些想法的投射,是冥冥之中有一種磁場在吸引你,是為了讓自己開心,哪怕受到別人的攻擊,也覺得為他戰鬥是幸福的,因為我們磁場匹配、對路”,1月9日章子怡官方打粉脫粉的文章裡如此寫道。而這背後,何嘗不是追星一族的心理寫照。

以楊超越為例,大眾在她身上投注的是為了夢想努力前行、並且能夠成功的美好,是她敢哭敢笑敢拼搏的樂觀,這種精神上的共鳴讓他們可以一路支撐著楊超越走下去,並陪著她變得更好;一如大廠女孩在偶像身上投注的養成、戀愛寄託,都是一種美好。

一旦這種美好被打破,便相當於打破了一種鋼絲上的平衡,引發瘋狂反噬,而這往往發生在明星站穩腳跟之後。發展初期,明星和粉絲的注意力都在事業上,目標一致也是“蜜月期”;上升期更多的是粉絲和經紀人之間的矛盾,給到自己偶像最好的資源成為矛盾聚焦點,明星和粉絲仍能和平相處;但是當明星試圖轉型,便會直接觸發明星和粉絲的矛盾。

戀情、事業轉型都是其中代表。謝娜的危機上源於自身業務能力不過硬、卻又和張傑過度綁定帶來的路人緣透支,但是這一點,顯然並沒有被本人意識到,當然這也和她早期遭遇觀眾質疑、單打獨鬥的經歷有關,對她而言,粉絲更多是錦上添花的存在。

謝娜章子怡“大型脫粉現場”背後,明星和粉絲從“蜜戀”到“七年之癢”?


而章子怡的市場認可度,來源於她的作品。謀女郎出身,影后、國際章的美譽,《臥虎藏龍》《我的父親母親》等佳作頻出更是讓她成為演技派代言人,即使是在綜藝《演員的誕生》中,她對演技的點評也成為一大亮點。換言之,演技傍身足以讓她成為市場的香餑餑,也讓她在演藝道路上更加信賴自己的選擇。

相比謝娜和章子怡事件爆發後的沉默,更早之前當紅小花楊紫和粉絲的撕逼戰,或許可以窺見明星的心路。事情緣起是粉絲建議楊紫不要走流量路線,要愛惜自己的演技,卻被楊紫回懟,“憑自己努力拍戲工作,誰也沒有虧欠”,事後更是被網友調侃是邱瑩瑩本蚯蚓。

“希望你以後愛的明星都是按照你心裡所想的完美形象”,楊紫的那句放在當下仍然適用。不難理解,粉絲和明星立場的不同,直接影響選擇的不同。對於粉絲而言,自家偶像的事業路人緣、好感度是排在第一位的,打榜、應援皆是如此;對於明星而言,對事業發展有自己的想法,同時生活和家人也是生活的重心。

謝娜章子怡“大型脫粉現場”背後,明星和粉絲從“蜜戀”到“七年之癢”?


婚後的章子怡,在微博上明顯更傾向於“洗手作羹湯”的生活,再加上市場頻頻為爆款綜藝和電視劇而震驚,向此轉移的資本不計其數,就連馮小剛等知名大導、周迅等電影演員也先後入局,章子怡並非唯一一個,只是卻仍不被粉絲所理解,甚至在《妻子的浪漫旅行》確定嘉賓時,連帶著當初對她和汪峰情感的不看好一起迸發。其實這何嘗不是一種強求?

對於有家庭、有丈夫子女的謝娜而言,粉絲的“過度干涉”已然從事業向家庭延展,自然是不可觸碰的“逆鱗”。誠如網友分析的,對於謝娜而言,張傑是親人愛人,粉絲是“陌生人”,誰又願意為了陌生人去傷害親人呢?於她主持人是職業,但不是全部,就像昨天即使事情一直在發酵,謝娜仍如期參與錄製《快樂大本營》,喊出“天天好心情”的口號。

粉絲和明星都沒有錯,問題的重心在於“度”。投射了真情實感,粉絲希望偶像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但明星也是人,有七情六慾,有自己的想法,有需要照顧的人,而如何在其中取得一種平衡,仍待探究。只是需要注意,妄圖在這場平衡中成為掌控者的人,都必將成為悲劇,這一點,對明星和粉絲同樣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