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全靠手下人自己只會逃跑 被免軍權卻讓所部幾乎全部投敵

在康王趙構建立南宋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被金人追的到處亂竄,全靠著“中興四將”力挽狂瀾,才勉強穩定住偏安半壁的局面。要說這“中興四將”,念出來挺順嘴,聽著也很威武,這四將中有一個略顯名不副實,就是劉光世。


打仗全靠手下人自己只會逃跑 被免軍權卻讓所部幾乎全部投敵


作為將門之後,劉光世靠跟著父親蹭功勞發跡,唯一一次正八經的勝利,是在西北擊敗了西夏人。在“靖康之變”時,他帶著三千兵馬從西北一路趕往開封“勤王”,結果還沒等他到開封,金國軍隊已經帶著俘虜北歸。劉光世帶著自己的三千人繼續東進,碰上了趙構,開始為南宋朝廷效力。


打仗全靠手下人自己只會逃跑 被免軍權卻讓所部幾乎全部投敵


劉光世治軍不嚴,甚至還很“寬容”,這讓很多流寇都樂於向他投降,在其帳下效力。在一系列對抗金國的戰鬥中,劉光世功勞不少,但他本人基本上都是遠遠的躲在後面,經常連敵人的影兒都沒看到就開始逃跑。雖然勝仗跟劉光世沒什麼直接關係,但打勝仗的將領畢竟都是他的手下,論功行賞時自然而然的有他一份兒。


打仗全靠手下人自己只會逃跑 被免軍權卻讓所部幾乎全部投敵


因為無能,朝廷裡很多大臣都對劉光世不滿。當南宋政權稍稍安穩之後,趙構便聽從抗金名相張浚的建議,罷免了劉光世的軍權。按理說,劉光世這麼無能的將領,肯定不得人心,可事實上還真不是這麼回事兒。畢竟是“將門之後”,很多將士都是當初跟著他從西北一路退回江南的,半路上招降的那些流寇們更是覺得自己的這位主帥“厚道”,“感恩戴德”。朝廷剛罷免劉光世,他手下的五萬多人裡,就有四萬多投降了金國附庸“偽齊”。一個只會跑的主帥,卻又這麼大影響力,是不是很讓人費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