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親不過五服”,“五服”是什麼意思?都是哪“五服”?

我們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漢語一直被外國人評價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種。作為一箇中國人,在研讀華麗精準的古詩詞的時候,也必須得知道自古以來就被傳承下來的名言警句,還有很多看似樸實無華卻依然意義深遠的俗語,雖然我們對有些東西並不是很理解。想必大家都聽過“親不過五服”這句俗話,也肯定有很多人並不明白這句話在講些什麼,尤其是對於其中的“五服”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俗語:“親不過五服”,“五服”是什麼意思?都是哪“五服”?

翻閱了無數歷史文化典籍之後,小編髮現在歷史上,就已經有了五服這樣的說法,只不過但是五服是一個意義豐富的詞彙,它的起源特別久遠,要想知道它真正的含義,還得從遙遠的古代說起。不過究其根本,小編髮現它是有三種比較明確的意思的,想要說明白五服的含義並不是太難。

俗語:“親不過五服”,“五服”是什麼意思?都是哪“五服”?

第一個意思是跟我國古代的行政劃分區域有關,我們都知道,我國古代最開始是採用等級制度劃分一切的,也就是我們課本上經常提到的等級分封制度。所謂的等級分封制度就是以皇權為中心對皇帝的親屬及臣子進行分割封地,距離京城及皇帝越近,則表明他的位分越高。無獨有偶,我們都知道古代帝王以及王公大臣們一直都在遵循著嫡長子繼承製的繼位原則,與此同時,他們對於庶出的孩子都是根據其母親的地位進行分封。這樣一來,每個人都能在自己所得到的封地上各司其職了,哪一環出了問題也能很快找出誰是主要負責人。

俗語:“親不過五服”,“五服”是什麼意思?都是哪“五服”?

五服的第二個意思是說五服就是五種孝服,我們中國自古以來都在強調著百善孝為先,說的就是做人必須得孝敬長輩,我們在評價別人的時候總會加上他是不是孝順這樣的詞彙。看一個人是否孝順不光是看他在長輩活著的時候對長輩如何,更重要的是要看喪禮。在古代,喪事喪禮的舉辦都是根據等級制度進行的,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喪禮上面穿的喪服了。孝子們的喪服根據親疏關係的遠近共分為五種,喪服的材質也是粗細不一的,每一種材質都對應著孝子與死者的親近關係。

俗語:“親不過五服”,“五服”是什麼意思?都是哪“五服”?

五服的最後一個意思則是由五種孝服的說法逐漸演變而來的,在這層含義上,五服指代的是五輩親人。要說哪五輩人,小編還一時跟你說不清楚呢。簡單點來說,就是以我們自己作為中心,往上下左右各數五個輩分。上至曾太爺,下至玄孫,左右包括兄弟姐妹及堂兄妹等,這就是現在所說的五服的具體指代意義。其實在現代,五世同堂這樣的大家庭真的是越來越少見,相信很多人跟小編一樣,對自己所處的大家庭裡的有些人並不熟悉有的可能都不認識了。所以,這也就印證了“親不過五服”這句話其實就是一個自古傳來的真理。

俗語:“親不過五服”,“五服”是什麼意思?都是哪“五服”?

好了,小編今天的這篇俗語:“親不過五服”,“五服”是什麼意思?都是哪“五服”?到這裡就結束了。看完小編的總結,你是不是也對“親不過五服”這句話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其實不光是這句話,生活中有很多老人們的口頭禪,還有那些張嘴就來的俗話說,拿來細細品味一番都是很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