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登基後的日常興趣愛好

我在這裡說武則天的日常興趣愛好是她喜歡改名字,可能她壓抑的太久,67歲才登基,她的小宇宙爆發了,成為一位大齡中二病女患者。她喜歡造字、幫仇人改名改姓,大至改地名,小至改官府官職名字,改中二病十足的年號更是她拿手好戲。

武則天登基後的日常興趣愛好

1.則天造字

先說武則天造字,大家都知道倉頡造字,其實是他專門整理過古代的文字,而非一人獨創。此後中華幾千裡,也有數人造字。對於數千年一遇的女皇帝來說,這種好事怎麼沒有她。據說武則天當皇帝時,曾造過19個字(史書記載)但是現在發現的有26個。武則天以皇太后身份臨朝稱制期間,改名為“曌”。“曌”這個字就誕生了,這個字暗含她猶如日月當空,無微弗明,無遠弗照(武則天名照)。

除了作自己名字的“曌”字以外,武則天還生造了一系列“會意”的文字,這其實是把原來已有字的字形加以改變,並沒有新鮮的內容,實在是多此一舉。但在武則天看來則是誇耀她的高明、偉大、博學、睿智,表達她皇統萬年、長治久安心願的一種手段。公元705年,隨著武周政權的結束,武則天創造的新字除“瞾”以外,全部被廢,不再使用了。

武則天登基後的日常興趣愛好

2.改尊號

對於怎麼起一個好聽的尊號,武則天更像一個遊戲稱號策劃,大家都知道,高宗活著時就稱天后,她稱帝后更是創造了一個新體例:尊號。她在位期間,先後給自己加了“聖母神皇帝”、“聖神皇帝”、“金輪聖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天冊金輪大聖皇帝”等等稱號,這就是所謂“尊號”。(一種中二爆表的氣息撲面而來,這種尊號不是諡號,也比諡號牛X多了,還好當時沒有玄幻小說,要不會出現以下的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元虛圓應開化伏魔忠孝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

武則天登基後的日常興趣愛好

3.幫仇人改名改姓

武則天是一個喜歡將仇人改名改姓,用作羞辱之用的人。把世間最惡毒的字賜給仇人,她的扭曲的心靈瞬間有一絲快意。如武則天當上皇后以後,殺死了自己的入宮死敵王皇后與蕭淑妃。改王姓為蟒姓,蕭姓為梟姓。以前武則天有幾個堂哥對她很不好,她把幾個堂哥殺了,並且將那一支武姓改為蝮姓,武則天登基前一年越王李貞舉兵造反,李姓一族被改為虺姓。還好武則天死後,她兒子李顯即位。神龍元年(705年)他下令:"梟氏、蟒氏皆復舊姓。“

對亂黨,當反叛消息傳來後,武媚聖喻的第一句話也是把他們改名。契丹李盡忠、孫萬榮,就變成了李盡滅、孫萬斬;突厥骨咄祿、默啜,變成了不卒祿、斬啜……

武則天登基後的日常興趣愛好

4.改年號

武則天掌朝二十一年(其中稱帝十六年),前後竟然總共換了十七個年號(再加上神龍,共十八個)。公元695年、公元701年更是一年變了三次年號。在這十八個年號之中,正常一點有剛開始的如意、長壽、延載、永昌、天授等等,從這些年號可以看出武則天對自己的身體好壞,命運的光環是否罩著自己非常在意。此後每年一個,越起越俗如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功之類中二爆表的年號。有它們陪襯,北魏太武帝的太平真君,宋太宗的太平興國,都算是非常內斂的了。這些年號一看就知道是那些想拍馬屁的人想出來的。從這些年號也可以看出,武則天的自我意識越來越突出,個人崇拜之風也越來越濃。

武則天最後的四個年號分別為聖歷、久視、大足和長安。在這其中以“聖歷”用得最為長久,足足用了三年之久,對於武則天來說,這可是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這應該是出於其追求“證成聖果”之心。起這個年號的時候,武則天已經七十四歲的高齡了,自知時日無多。最後一個年號是“長安”,“長安”不僅僅是京城,也是“長治久安”的意思。可誰曾想,這竟然是自己最後一個年號,沒過多久,她就被逼退位,交出了自己掌控了二十多年之久的皇權。

5.改地名、改政府機構名、改官名

武則天將東都洛陽改為神都,明堂改為萬象神宮。又因為她是女性以鳳為尊,中書省改為鳳閣,門下省改為鸞臺,而且恢復周朝官制將尚書省六部改為天地春夏秋冬,侍中改為納言(這個後來被日本沿用)於是就有了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狄仁傑(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秋官侍郎(刑部侍郎)/天官尚書(吏部尚書)張柬之這樣的稱呼。

武則天登基後的日常興趣愛好

洛陽明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