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科夫操盤法:怎麼知道主力機構開始接盤了

威科夫操盤法:怎麼知道主力機構開始接盤了

第二章 怎麼知道主力機構開始接盤

本章將著重討論趨勢底部的市場行為以及吸籌過程。無論你是長線或者短線交易者,這裡討論的吸籌過程都適用。不過作為一個投資人,我更傾向於捕捉大趨勢,以追求長期利潤。我們也會討論如何識別牛市中的再吸籌過程。我們的宗旨是讓大家不要盲目抄底,根據吸籌的理論,在風險最小的階段介入市場。

我們將討論如下內容:

●決定熊市結束的市場行為是什麼?

●什麼是吸籌? 吸籌的過程分幾個階段? 決定吸籌結束的市場行為是什麼?

●市場有幾種做底模式?

●哪些行為會引起公眾恐慌?

●識別熊市反轉中的供求關係的細節是什麼?

●CM在底部採用什麼辦法迫使公眾割肉的?有哪些行為細節可以識別出這些方法?

●我們應該在吸籌的哪個階段進場?

我們將分階段討論價格從熊市結束到牛市開始的過程。

第一節 哪些市場行為可以判斷熊市終止?

熊市中,無論價格跌的多深,首先要把急於抄底的想法放棄在公眾中流行這樣的說法,就是跌的越深,越應該抄底。這種基於情緒的判斷屬於賭博,那麼哪些市場行為表明熊市終止了?熊市的終止過程從理論是需求擴大後供應逐漸耗盡。從價量行為上講,如圖2-1所示,要經歷4個市場行為。他們分別是:初次支撐、恐慌拋售、自動反彈、二次測試。

觸底的最初市場行為是初次支撐,它表明市場需求開始擴大,一部分主力看到價格進入價值區後,開始建倉。他們的行為會對其他主力產生影響。

恐慌拋售是指公眾因恐懼造成的拋售行為。多數情況下是受市場的悲觀情緒和消息影響,拋掉日漸虧損的股票,讓自己的痛苦得以解脫。恐慌拋售產生真正持久的牛市市場,沒有恐慌拋售產生的牛市不會持統太久。

自動反彈是繼恐慌拋售之後的一個正常市場行為,我們不必太在意這裡要提醒大家,不要在這裡抄底。因為這個反彈經常是空頭回補,上漲不會持續太久。

從理論上講,二次測試是CM想知道市場上是否還有清倉行為,或者說市場上的供應是否恢復力量,使熊市繼續。如果市場已經沒有大型清倉行為,證明熊市終止。從價量關係上看,測試過程應該是大幅減小的蠟燭和成交量,這種行為使熊市終止的理論根據成立。

如圖2-1所示,自動反彈後的走勢是小碎步式下跌,伴隨成交量遞減。這種行為表明熊市終止,因為像恐慌拋售那樣的賣盤力度已經不存在,市場接下來會進入震盪區,CM會在震盪區暗自吸籌。

威科夫操盤法:怎麼知道主力機構開始接盤了

圖2-1

一、初次支撐

在熊市中,有CM提前介入阻止價格下跌並提供了暫時的支撐。如果他們的目的是在反彈中逢高出貨,那麼這種阻止行為只是一個臨時支撐;如果他們的目的是吸籌,他們不會逢高出貨,反而會隨著價格下跌繼續收購。他們這種行為產生了熊市終止的第一個步驟:初次支撐。初次支撐是來自CM的需求進場,並阻止了價格下跌勢頭。雖然是暫時的,但是它有可能把市場帶入吸籌階段。初次支撐在圖上有時不容易辨認,有時和恐慌拋售發生在起。在實際操作中,理想狀態不是很多,但是我們需要掌握的不是形態,而是原則。這種原則是本質,形態是表象。我們觀察市場時,首先要從理論根據的角度觀察走勢,而不是盲目地依賴圖形和指標。

能夠抑制價格下跌的關鍵因素是需求擴大。在熊市中,如果沒有有看到需求進入,任何系統、消息以及技術指標產生的抄底信號,都屬高風險於指標。供過於求的背景必須轉變為供求平衡和供不應求,熊市才能終止。而達到這一轉變的最終力量是需求擴大。

在熊市當中,公眾處於恐慌當中。因為他們在頂部(派發階段)已經滿倉,所以他們沒有能力再買入而抑制價格的下跌。真正有能力接盤的只有CM,他們進場帶來的需求才能使下跌停止。使市場從供過於求狀態轉為供求平衡,然後才有可能進入供不應求狀態(牛市形成)。初次支撐在價量關係上的體現是:市場出現擴大成交量使下跌停止,初次支撐之前的熊市應該是持續而且無反抗(大的上漲)的下跌過程。

初次支撐之後,市場進入恐慌拋售,然後是自動反彈和二次測試。如果這四種行為全部清晰地出現在圖上,我們判定熊市終止。

初次支撐有很多著名的例子。比如巴菲特的兩次交易。第一次是2008金融危機那年9月,他斥資50億美元以123美元/股買入高盛的股票,當年高盛的股票從220美元/股一路跌下來。他的行為在股票市場中叫作初次支撐。巴菲特進場之後,高盛股票沒有立刻起飛,反而繼續大跌到50美元/股以下,這屬於恐慌拋售,我們後面會詳細解釋。當時巴菲特進場之後,市場一片譁然,認為巴菲特犯了極大的錯誤。然而事實證明,巴菲特正是按照市場行為操作的。第二年高盛漲到了193美元/股。

最近的一次初次支撐的例子還是巴菲特的,他在2016年1月買入飛利浦66的股票(石油股),此時國際石油市場正處於熊市。他1月買入之後,市場出現了初次支撐,在2月市場進入恐慌拋售階段後,價格立刻起飛,到2016年3月,他已經有了每股10美元的利潤(他擁有將近70400萬股飛利浦66)。

二、恐慌拋售和自動反彈

初次支撐之後的再次大跌是恐慌拋售。簡單點說,就是價格跌到公眾心理無法承受的情況下,無奈拋掉虧錢的籌碼。其他原因還包括CM通過媒體不斷製造悲觀情緒,以及利用價格變化(長陰或者緩慢下跌)製造還會繼續下跌的行情。恐慌拋售過程中,市場的供應來自公眾的拋售,需求來自CM的接盤。市場上由CM主導的行為總是最有優勢,所以這裡的需求擴大對市場的影響要比供應大。市場上的股票從這裡開始慢慢轉移到CM手中。

公眾對以下兩種行情會感到恐慌:一是市場出現恐慌拋售現象;二是震倉。因為這兩種現象都包含價格迅速大幅下跌,很多脆弱的公眾心理上無法承受這種打擊,導致慌亂地拋掉籌碼。

無論是恐慌拋售還是超賣行情之後,價格都有個自動反彈行為。我們不必在意這個反彈,因為它不會持續很久。我們不能在這種來自於熊市的第一次反彈進場,因為我們還沒有看到二次測試。只有二次測試,我們才能知道熊市是否停止。另

外,恐慌拋售之後,走勢也可能出現窄幅橫盤行為,這種行為會導致熊市繼續。

恐慌拋售之後,CM不會迅速讓熊市轉為牛市,更不會好心到讓價格立刻回升,去幫助鎖在頂部的公眾解圍。他們會人為地製造一種極其蕭條的市場背景,而且這種蕭條會延續很長時間。CM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公眾逐步因為恐慌和絕望而拋掉籌碼,這樣CM就可以買入更多的低價股票。這個過程就是吸籌(築底過程)。

恐慌拋售的行為特點是超長陰線,伴隨超高成交量。這種情況有時是一天,有時是持續幾天。如果你沒有看到這種價量行為,說明恐慌拋售還沒出現。熊市不是一次需求的努力就能停止,而是需要幾次努力才能停止。

三、二次測試

自動反彈結束後,價格開始進人二次測試過程。二次測試是決定熊市是否終止的關鍵一步。對二次測試的觀察重點是供應是否出現。如果二次測試過程中價格波動和成交量與恐慌拋售相比都非常小,說明市場上的供應在減弱,這會導致熊市的停止,這種是成功的二次測試。

否則,如果成交量在測試過程中繼續擴大,說明市場上浮動供應還在,那樣會導致價格突破支撐,然後熊市恢復。

如果二次測試中成交量依然大,但是低於恐慌拋售的成交量,這種也屬於二次測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等待進一步的二次測試,直到發現供應已經耗盡。這時候我們才能說熊市已經終止。成功的二次測試可以告訴我們前面恐慌拋售所形成的支撐是安全的,一旦在後面的吸籌過程中出現急速跌破這個支撐,說明吸籌已經接近結束,因為那個急跌屬於終極震倉,目的是掃清市場上最後一批浮動供應。

從另個角度考慮,成功的二次測試是對恐慌拋售的確認,因為恐慌拋售首次出現後,我們不知道後面是否還有同樣的情況出現,要得到答案,我們必須等待二次測試才能確認恐慌拋售或者清倉高潮是否結束。成功的二次測試是熊市停止的信號。

在看盤的時候,人們經常太注重眼前直觀的走勢圖形或者某根蠟燭,這種做法又回到了表象交易。比如恐慌拋售之後,市場的背景是市場出現了大量需求。接下來我們要關注的是:需求必須保持優勢,供應逐漸稀少。從量價上能夠得出上述理論根據成立的結論,我們就可以抄底了。

四、第一階段案例

看下面的圖2-2,價格到蠟燭2為止,市場是個持續的熊市。我們怎麼知道它什麼時候停止?

威科夫操盤法:怎麼知道主力機構開始接盤了

圖2-2

蠟燭1:它有兩個特點值得關注:第一是收盤,下影線說明價格遇到買盤。第二是成交量擴大,結合下影線,此蠟燭說明買盤大幅增加。這種

停止行為是初次支撐,說明有大資金開始試探市場,並暫時阻止了價格下跌。這種行為的形式和恐慌拋售相似,都是停止行為。

蠟燭2:初次支撐之後,價格出現大幅放量急跌現象,這是恐慌拋售。蠟燭2的超長陰線放量告訴我們,在公眾恐慌拋售的同時,CM開始接盤。也可以說,來自CM的需求開始吸收來自公眾的供應,我們暫時認為市場可能進入牛市。如果你想抄底,你的分析應該從這裡開始,但是還沒有到進場的時機,應該耐心等待二次測試給出的信息(確認熊市是否終止)。在熊市中,只要有恐慌拋售現象的出現,就意味著主力需求的進入。但我們不能指望每次恐慌拋售後,市場能夠一定轉為橫盤或者上升趨勢。有時恐慌拋售發生後,市場仍然繼續下跌段時間,然後反彈。我們更應該注重它發生的含義,而不是以一個固定的形態去看待它。

蠟燭3:恐慌拋售之後,價格出現自然回調。這裡不能抄底,因力不代表熊市結束或者牛市開始。

蠟燭4:這是二測試。成功的二次測試是蠟燭和成交量都必須小,樣才表示熊市暫時中止。但是蠟燭4不是這種情況,它的成交量非常大說明測試過程中市面上的股票供應還很多,證明熊市沒有終止。

蠟燭5:這是再次測試市場上浮動供應是否耗盡。我們發現這次測試成交量已經開始減少,說明股票供應開始減少,這是熊市接近停止的信號。

蠟燭6:這是震倉。CM這樣做的目的是掃清底部的股票供應(那些還在死扛的公眾),準備允許市場進入牛市。震倉是第二種能夠使公眾產生恐慌的現象。產生震倉的原因是二次測試之後反彈無力,這種現象會導致震倉或者熊市繼續。

威科夫操盤法:怎麼知道主力機構開始接盤了

更多章節回顧:

前言

第一章 聰明錢解讀市場的工具是什麼? 第一節 聰明錢的看盤順序

第一章 聰明錢解讀市場的工具是什麼? 第二節 CM 觀察走勢遵循的原則

第一章 聰明錢解讀市場的工具是什麼? 第三節 供求關係

第一章 聰明錢解讀市場的工具是什麼? 第四節 公眾對支撐和阻力的誤解

第一章 聰明錢解讀市場的工具是什麼?第五節 如何識別供應和需求擴大

第一章 聰明錢解讀市場的工具是什麼?第六--九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