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到底有多殘酷?來自一個抗美援朝老兵的回憶

戰爭到底有多殘酷?來自一個抗美援朝老兵的回憶

戰爭到底有多殘酷?

以下是來自一位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老兵的回答

“最殘酷的五次戰役第三階段,我軍突圍,我們八十一師,一夜衝進敵人內部約10多公里,向後撤時,由37線撤到38線,撤了五個晝夜,敵人的炮彈打了我們五個晝夜,才擺脫了敵人炮火的追擊。

戰爭到底有多殘酷?來自一個抗美援朝老兵的回憶

我們突圍的經過,當時天氣陰沉沉的,白天看不到太陽,夜間看不到星星,我們在山溝裡也不知道那是東西南北,也不知道是向回撤,四周到處都是槍炮聲,只知道前面的人怎麼領,我們後面怎麼走。出了這個山溝,進了那個山溝,翻過這個山坡,上了那個山坡,顧不得渴和餓,餓極了從死人身上尋找點吃的,渴急了咽點口水甚至口水都沒有。嘴唇暴皮了,早晨用大葉樹葉子上的露水擦擦嘴,或是用舌頭舔舔樹葉子上的露水,幾天也沒有大小便。戰士累了休息10分鐘也得挖掩體。我在第二次戰役繳獲的美式小鐵鍬在五次戰役中發揮了作用,鐵鍬長5 0釐米,鍬頭是活的可以折成90度,用螺栓一固定,又當斧頭又當鎬頭,見了樹根一拋兩段,見了石頭一拋一片火星;不捲刃。順著山坡連扒帶刨2-5分鐘可以挖個簡易的掩體。它救了我的命,我想把這把鐵鍬帶回國做留念,可惜51年8月我出院時忘在朝鮮陽德的中國志願軍醫院了。

傍晚兄弟單位一位重傷員一隻胳膊、一條腿都被打斷了,失血過多兩個士兵用擔架抬著,抬擔架的人夜間在山溝裡走路路不平,只顧看腳底下的路面,傷員的胳膊只有一塊皮連在身上,不小心胳膊丟了。一位戰士知道後對排長說,傷員的胳膊丟了,另個戰士說,我剛才看到還沒有丟。排長著急了,對抬擔架的戰士說,回去找!結果派兩個戰士回去找,以後聽說去找的人沒有回來,被敵人俘虜了。我越走越感覺到不對頭,為什麼上級傳達不準丟掉一個傷員。

戰爭到底有多殘酷?來自一個抗美援朝老兵的回憶

情況越來越緊急,左右前後全是槍炮聲。敵人的炮彈加磷彈在我們前後左右到處爆炸;磷彈打在山上,像鍊鋼爐一槽沸騰的鋼水倒在山上,順著山往下流,流到哪裡燃燒到哪裡,只有切斷空氣才能滅火。那時,一面倒 學習蘇聯,我軍士兵穿的衣服 全是學習蘇聯紅軍穿的半開口的套頭衣服,結果衣服燃燒後脫不下了,所以很多戰士被活活的燒死;1952年之後都改成全開口的衣服了

註明:有些磷火暫時被炮彈翻起來的土遮蓋看不到,戰士們到哪裡一動土照樣燃燒,燒傷了很多士兵。

情況越來越緊急,我看到兄弟單位一位瘸腿的傷員在後面喊,連長我負傷走不動了,連長說,你後邊慢慢走吧。看樣子誰都顧不得誰了。敵人用炮彈打我們更厲害了,走了三個晝夜,我估計我們可能快到南朝鮮的鐵源附近,才知到我們是後撤。我們向後退的第四天到了鐵源附近受阻,上級號召步兵,打阻攔我軍後退的敵人坦克,立即宣佈,打壞一輛坦克一等戰功,打壞兩輛坦克特等戰功。有無後座力炮的單位,用無後座力炮打,沒有無後座力炮的單位,用‘莫洛托夫式’手雷打,或者把幾個手留彈綁在一起,偷偷的接近敵人坦克,塞在坦克的旅帶裡,炸斷坦克的旅帶。最後終於打開個突破口,我們想方設法的突出敵人的包圍圈,回到38線以北。經過激烈的戰鬥敵人的彈藥、汽油、物資補給跟不上不追了,我軍又組織力量反擊。

我也遇過險情,我的毛毯被敵機打了32個洞。向後撤的第五天,我的傷口化膿了,腿腫得很粗,實在走不動了。敵人的炮彈不打我們了,敵人的飛機又開始了。上午8點左右,有很多輕傷員,有的用布帶吊著胳膊,有的一瘸一拐,向包紮所方向走去,治療、換藥。我是其中的一個。我走到路邊的兩棵大樹底下,看到有三個傷員坐在那裡休息。我也到那裡卸裝休息。我在二次戰役繳獲的美國大兵薄駝絨毛毯,一疊二,二疊四,四疊八,八疊16折掛在肩上,到了樹底下往那裡一放,我坐在上面休息了。不足5分鐘,兩架敵機在我們上空轉了一圈,在離我30度的角度上飛機對向我,機頭向上一臺,我知道飛機是在減低速度,要向我們射擊。我對他們三個人大聲喊,不好躲開!!!。5-6秒鐘的時間,他們還沒有反映過來,我連滾帶爬出去幾十米,第一架飛機向樹底下打了兩發火箭炮,第二架飛機掃了兩梭子機槍。轉一圈,照個相飛走了。我回去一看,樹底下三個人,兩死一個二次負傷,把我在樹底下坐的那個毛毯,打了一個搶眼。以後我倆一起到了包紮所;包紮好後,又把我們轉到陽德醫院。我到了陽德醫院,看到毛毯上面一顆子彈眼,打開以後,毛毯有30多個眼。我這個戰利品徹底報廢了

這就有由來的,讓我無比心酸和現實與努力的一句話:自由之樹必須隨時用愛國者的獻血來澆灌。 哪來的和平?所有和平的日子都是無數烈士用身體和鮮血換來的。和平絕不能浪費式的享樂,無論是短暫的還是長久的。和平就是在備戰下一場戰爭,準備好為下一次的和平流血犧牲。時刻準備,讓我們栽樹,後人乘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