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趁早,也要讲究科学,不能“揠苗助长”

教育孩子要趁早,也要讲究科学,不能“揠苗助长”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一个人会成长为怎样的人、取得多大的成就,在他三五岁时就可以看出来。这不是毫无道理的,大脑生理学家们通过大量研究也发现,儿童从出生到3岁这个时期,他的智力与性格的形成已经完成了60%,这个时期他们的大脑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到了6岁,脑细胞组织发育已经完成了80%,在这一时期如果能以游戏化的方式来教导孩子学习,也可以有明显的进步;在6-8岁这个时期,脑部的发育完成了90%,孩子聪明与否,大致就已经决定了。

教育孩子要趁早,也要讲究科学,不能“揠苗助长”

儿童的潜能培养有一个奇特的规律——天赋递减规律,即儿童的天赋随着年龄增大而递减,教育得越晚,儿童与生俱来的潜能就发挥得越少。在孩子出生后的几年内,受到外界的视、听、触觉等感官刺激越多,各种功能发展得也越快。

可见,对儿童大脑的开发教育,越做越好。

教育孩子要趁早,也要讲究科学,不能“揠苗助长”

1800年7月1日,在德国萨勒河畔的一个小村子里,诞生了一个男婴。他的父母还没有来得及高兴,竟发现这个新生婴儿反应迟钝,显得极为痴呆。为此,他的父亲悲伤地叹息:“我究竟有何罪孽,上帝给了我这样一个傻孩子?!”母亲也很泄气:“这个孩子不管怎么教育他也不会有什么出息的。”邻居们也纷纷劝慰他们“想开点”。

教育孩子要趁早,也要讲究科学,不能“揠苗助长”

然而,男婴的父亲并没有绝望,他相信,只要从婴儿开始教育,自己的儿子也能成为不平凡的人。他制定了周密的教育方案,并且严格地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实行。结果,这个被人嫌弃的傻孩子很快就变得让人刮目相看——8、9岁就能自如地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3岁出版了《三角术》一书;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就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这个天生反应迟钝叫卡尔·威特,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

卡尔·威特的例子告诉我们,只要实施了得当的早期教育,天赋一般的孩子也能成长为天才。

教育孩子要趁早,也要讲究科学,不能“揠苗助长”

在人的一生中,从出生到5岁是接受各种能力教育的最佳期,父母只要好好把握这五年,更容易培养出聪明的孩子。而在这五年中,又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2岁前,是感知和动作发展的最佳时期,可以给孩子多听、多看、训练动作。

2-4岁,是发展语言的最佳期,可教孩子讲话、发音、学儿歌、弹琴。

4岁,是图形辨认最佳期,可教孩子绘画,认简单的字形。

5岁,是数字运算最佳期,可教孩子掌握数的概念和简单的加减运算,还可以用游戏方式学习珠算,使其迅速掌握数的运算。

这五年的早教内容,一个是身体运动的能力,一个是动手的能力,一个是语言的能力,一个是交往的能力,还有就是要养成基本的生活习惯。

教育孩子要趁早,也要讲究科学,不能“揠苗助长”

虽说早期教育非常关键,但是并不意味着超前教育,作为父母,不要“揠苗助长”,对孩子施加过多压力,往往收不到预想的效果。

晓明的母亲非常注重早期教育,在晓明没有上学之前,她每天都给儿子布置很多学习任务,不是练习写字,就是算加减法。几乎没有给晓明安排玩游戏的时间,也不让他去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慢慢地,晓明变得呆呆的。结果,上学以后,晓明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也很少小朋友喜欢和他交朋友。晓明的母亲觉得很茫然:我的孩子在幼儿期就认识七八百字,会10以上的加减法,怎么上学后反而不如别的孩子呢?

教育孩子要趁早,也要讲究科学,不能“揠苗助长”

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它自己的规律,像晓明母亲那样只凭美好的主观愿望,过于急功近利,要求孩子在2岁时达到3岁的水平,3岁时达到4岁的水平,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孩子要趁早,也要讲究科学,不能“揠苗助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