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見經傳的張仲景是如何成為“醫聖”的?

東漢末年有一位名醫叫華佗,他給曹操治過頭疼病,在歷史上很出名。但是在東漢末年,除了華佗之外還有一位名醫,這個人比較低調,但是醫術超群。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將多年行醫積累下來的經驗加以總結,寫了一本叫《傷寒雜病論》的醫書,開創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而這個原則成為了後世中醫的靈魂。

但是奇怪的是,這個人卻沒有被當時的正史所記載,只是到了後來的西晉時期才慢慢的被人發現。這個人就是被後世尊為"醫聖"的張仲景。可以說,沒有“醫聖”張仲景,就沒有現在的中醫理論。

名不見經傳的張仲景是如何成為“醫聖”的?

按理來說,對後世影響這麼大的人物,正史中應該有記載。但是很可惜,作為記載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正史著作《後漢書》和《三國志》裡並沒有找到張仲景的絲毫紀錄。這不禁讓人產生疑惑,張仲景是不是東漢末年及三國時期的人?或者歷史上壓根就沒有張仲景這個人。

張仲景的名字第一次出現是在西晉太醫令王叔和的《脈經》裡。《脈經》記載:"仲景明審,亦候形證"。與王叔和同時代的醫學家皇甫謐也在自己的《針灸甲乙經》裡說:"漢有華佗、張仲景"。因此到了唐朝房玄齡帶人編修《晉書》的時候,在《皇甫謐傳》中記載了:"華佗存精於獨識,仲景垂妙於定方",這才從官方角度對張仲景的貢獻予以承認。

名不見經傳的張仲景是如何成為“醫聖”的?

為什麼《後漢書》裡有《華佗傳》而沒有"張仲景傳"?後人分析,可能是因為張仲景在東漢末年時期的地位、名聲和影響力遠遠不及華佗,不然《後漢書》的作者范曄不可能不給張仲景做傳。但是張仲景對於醫學發展的貢獻在歷史上是數一數二的,所以清朝的名醫陸以湉在自己的書中批評范曄,說你還好意思號稱有良心的史官,為什麼沒有給張仲景做傳?

那麼為什麼張仲景在東漢末年一直默默無聞,而到了西晉之後才被人所知曉呢?這就要從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說起。

名不見經傳的張仲景是如何成為“醫聖”的?

在張仲景之前的歷史上,中國的醫學分為兩個大類別。第一類是《黃帝內經》裡說的基礎理論,它講究陰陽五行及人和自然的關係,講人的生理,講生病的病理,也講致病的因素。比如說病人頭疼了,按照《黃帝內經》分析,是不是頭部有外傷?或者睡眠不好,每天睡的時間少?或者是不是精神緊張導致的?那麼怎麼治療呢?對不起,《黃帝內經》只能給你理論分析,開藥不擅長,怕給你開錯了。

第二類就是依靠醫生的經驗給病人開方子,也叫經方,就是經驗用方。依靠的是醫生行醫的經驗,憑感覺給你開方子。比如病人感冒發燒了,醫生憑經驗開個方子,但是過幾天病人來說沒有效果。這個時候醫生把原來的方子扔掉,換另外一種方子再試。就這樣長時間下來,醫生那裡會積攢很多方子,也就是靠經驗留下來的方子。

名不見經傳的張仲景是如何成為“醫聖”的?

但是問題來了。大家都知道感冒分為風熱感冒風寒感冒,但有時兩者的症狀是一樣的。這個時候不管是《黃帝內經》的理論,還是醫生的經驗用方都有可能存在誤診。怎麼辦呢?這個時候張仲景出來了,他說只有將這兩大類結合起來才能更準確的診斷病症。也就是說張仲景為後世的貢獻就是將病理研究和經驗用方很好的結合在了一起,演變成現在就是靠"望、聞、問、切"把病症診斷清楚,再按照行醫經驗對症下藥。用中醫的行話說就是"辨證論治"

可能有人說,中醫本來就是這樣的啊。但是不好意思,在張仲景之前,人們真的沒有這麼做過。

名不見經傳的張仲景是如何成為“醫聖”的?

後來張仲景把自己的這一些想法和許多經驗用方總結起來,編寫了一本書,叫《傷寒雜病論》。可惜的是,這本書並沒有完整流傳下來。

到了西晉的時候,太醫令王叔和搜尋古代醫書的時候發現了《傷寒雜病論》的殘卷,裡邊只有傷寒部分。於是,他把這些殘卷整理成一本書,叫《傷寒論》。也就是從這個時候,世人才開始認識了張仲景。

到了宋代的時候,目錄學家王洙和醫學家林億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發現了記錄有《傷寒雜病論》的殘簡,上面只記載了關於雜病的部分。於是他們把這些竹簡整理成一本書,叫《金匱要略》

名不見經傳的張仲景是如何成為“醫聖”的?

隨著《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陸續出現,引發了歷朝歷代研究這兩部書的熱潮,張仲景也因此被後世人所尊崇。南宋的醫學家許叔微甚至把他和孔子相提並論,說:"論傷寒而不讀仲景書,猶為儒而不知有孔子六經也",可見當時醫生對張仲景的推崇之高。

到了明朝萬曆年間,研究張仲景的人越來越多,他們覺得能寫下如此鉅著的張仲景應該在歷史上佔據很高的地位。但是歷史上類似於扁鵲、華佗等人都被稱為了"神醫",而張仲景的貢獻在他們之上,於是,他們為張仲景取了一個比神醫更崇高的稱號---"醫聖"。

張仲景的低調導致他在那個時代的史書中沒有佔據一席之地,但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在被後人逐漸挖掘的過程中卻閃爍出耀世的光芒,尤其是他創建的"辨證論治"原則,更是為後世中醫的發展指明瞭方向。因此,張仲景被後世尊稱為"醫聖"當之無愧。也可以說,沒有“醫聖”張仲景,就沒有現在的中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