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紀曉嵐:鬥和珅、愛吃肉、喜歡女人都是假的

一個人出名不可怕,可怕的是出名時間越長,越會流傳一些與自己出名無關的東西。歷史上的紀曉嵐就是這樣的人。野史裡記載紀曉嵐喜歡女人,而且每天要多次找女人;還說紀曉嵐特別愛吃肉,每天要吃好幾斤肉。一些電視劇裡把他與和珅放到一起進行互懟,乾隆皇帝居然在兩個人中間調停,儼然一副"鏘鏘三人行"的樣子,要多離譜有多離譜。這些野史裡和戲說中的紀曉嵐是否真實,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研究一番。

歷史上的紀曉嵐:鬥和珅、愛吃肉、喜歡女人都是假的

把紀曉嵐喜歡女人的問題放到後面,先說說他與和珅的關係。

歷史上的和珅比紀曉嵐小26歲。當和珅初入官場的時候,紀曉嵐已經是官場老手了。和珅於乾隆三十四年踏入仕途,三十八年開始嶄露頭角擔任管庫大臣,管理布庫。而這一年,紀曉嵐已經開始擔任《四庫全書》的總纂官了。就是說當和珅還是一個有前途的官場菜鳥的時候,紀曉嵐就以大清朝官方學術工作領導人的職務名滿天下了。而且,倆人的工作只有到了乾隆四十五年才有交集。

歷史上的紀曉嵐:鬥和珅、愛吃肉、喜歡女人都是假的

這一年,和珅擔任《四庫全書》的總裁官,而紀曉嵐依然是總纂官。也就是說,紀曉嵐主管《四庫全書》的總編撰工作,和珅擔任總裁定的工作。其實和珅的職務就是看文字裡有沒有反對清朝的內容,一旦發現就可能搞"文字獄"。

而且,紀曉嵐一生擔任的官職大多都跟編書有關係,並不是乾隆朝核心的官員,只是一個文人,那就更不會與和珅有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了。所以,電視劇裡紀曉嵐與和珅互懟的橋段都不是真的。但是正史中記載紀曉嵐是一位幽默的人,經常說一些詼諧的話,喜歡開朝臣的玩笑。對了,歷史上的紀曉嵐有點口吃,並不是一個口才犀利的人。

歷史上的紀曉嵐:鬥和珅、愛吃肉、喜歡女人都是假的

現在說說紀曉嵐喜歡女人的問題。

紀曉嵐愛吃肉和喜歡女人是同時流傳出來的,有點吃肉多身體就會很好的意思。這種說法出自兩本書,一個是《嘯亭雜錄》,一個是《蟲鳴漫錄》。《嘯亭雜錄》作者叫昭槤,是乾隆至道光年間的人。 昭槤雖然是滿清貴族,但仕途不得志,喜歡結交大臣文人以及市井伶人,因此他熟知的野史趣聞很多,幾乎都編到自己的《嘯亭雜錄》中。《蟲鳴漫錄》的作者叫採蘅子,裡邊寫的大多是民間俗聞,很多故事都難登大雅之堂。

《嘯亭雜錄》和《蟲鳴漫錄》都記載了紀曉嵐的兩個奇特的事情。一個是特別喜歡吃大肉,幾乎不吃穀物;另一個是紀曉嵐特別喜歡女人,每天要找好幾次女人。上朝前一次,下朝一次,午休一次,傍晚一次,臨睡前一次,而且這種活動到了紀曉嵐八十歲時還樂此不疲。

歷史上的紀曉嵐:鬥和珅、愛吃肉、喜歡女人都是假的

先說說吃肉。按照現在營養學的說法,如果一個人天天吃很多紅肉,那麼他患上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幾率會比較高,而且還會骨質疏鬆。如果天天都吃肉,而且數十年如一日,那人體真的吃不消。再說說喜歡找女人。且不說紀曉嵐的上下朝時間,就算他工作比較清閒,那也不可能幾乎每天都找女人很多次,更何況紀曉嵐還是那個時代文人的楷模,不可能天天啥都不幹光找女人了?至於說到了八十歲還樂此不疲就更是扯淡了。所以,野史的記載著實不靠譜。

歷史上的紀曉嵐:鬥和珅、愛吃肉、喜歡女人都是假的

最後說說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

紀曉嵐之所以讓後世稱讚,源於他終其一生都投身於編書的事業上。他擔任總纂官負責編撰的《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化工程,是對古典文化最系統、最全面的一次總結。《四庫全書》耗時十三年才編撰成功,也耗盡了紀曉嵐半生的心血。除此之外,他還負責編纂了《四庫全書總目綱要》、《熱河志》、《契丹國志》;與別人一起負責編撰《歷代官職表》、《河源記略》;後來還擔任《八旗通志》的總裁官。可以說,紀曉嵐的仕途都與官方編書結下了不解之緣,是乾隆皇帝鐵桿的御用文人。

歷史上的紀曉嵐:鬥和珅、愛吃肉、喜歡女人都是假的

有趣的是,為朝廷編修了一輩子書的紀曉嵐,在晚年的時候寫出了屬於自己一個人的著作---《閱微草堂筆記》。這本書和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很相似,搜編了鬼怪狐仙等離奇的故事,宣揚因果報應、勸善懲惡。可能作為紀曉嵐來說,他不可能直白的抨擊當時的社會,只能借用離奇的故事來折射自己心中對社會腐朽黑暗的看法。

紀曉嵐一生胸懷坦蕩、知文直言,性格詼諧幽默。他不像電視劇中演的智鬥和珅,也不像野史裡記載的特別愛吃肉、特別喜歡女人。他是那個時代文人的代表,有皇權專制時代"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的思想,是乾隆皇帝最鐵桿的御用文人。晚年時所著《閱微草堂筆記》,使他的境界脫離了時代桎梏,完成了人生最後的昇華,也因此成為後世人的楷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