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王去世用活人殉葬就罷了,為何要用水銀灌童男童女陪葬?

古時候,君王去世都會用活人殉葬,殷商君王死後就很流行,他們希望死後能把生前享用的一切,包含妻妾都帶到墳墓中去。從考古工作者已經挖掘的古墓中發現,殷墟侯家莊商王大墓中有164具殉葬者的骸骨,曾侯乙墓有21具殉葬者的屍骨,而且她們全都是年輕的女子。

古代君王去世用活人殉葬就罷了,為何要用水銀灌童男童女陪葬?


用活人殉葬是我國古代一項殘忍的制度,秦漢以後這種制度有所收斂,基本上不用活人殉葬了,而採用陶俑或著木俑替代。但是到了遼代這種制度又興盛起來了,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死以後,述律平逼迫一百多名大臣殉葬。後來金,元,明初都有殉葬制度,直到明英宗期間終結了殉葬制度,可是後面清初,殉葬制度又再次重現,到了康熙時再次完畢了封建期間的殉葬制度,殉葬制度雖然被廢棄,但各種自願或者被逼迫的殉葬仍是存在。直至抗日戰爭期間,一些地域還存在買童男童女殉葬的事情。如《赤峰日報》記者就報道了1943年,敖漢旗旗長道卜丹死後,下級為其前後購買了四個幼童預備殉葬最後失敗了。

古代君王去世用活人殉葬就罷了,為何要用水銀灌童男童女陪葬?


秦始皇生前為祈求長生不死,曾派人率數千童男童女出海求仙。同時,還用十來年的時光,動用數十萬人建築範圍巨大的陵墓,即酈山始皇墓。秦始皇死後,秦二世正式頒佈後宮婦女全部殉葬。此次殉葬的宮女和被害工匠人數,居然達到了數萬人。可見他的殘暴。秦末農民戰爭不只是推翻了秦王朝,更是教訓了新王朝的統治者。威名顯赫的漢武帝死後,開始用大量的金銀珠寶陪葬也有放動物的、可是他的後宮美人和宮女們全部保住了性命。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提高和進步,從漢朝到元初逼迫婦女殉葬的制度已經不復存在,一部分少數民族除外。到了明代婦女殉葬的作法,卻一度死灰復燃。朱元璋在世時首開先例,朱元璋本人死後,共有46名妃嬪、宮女陪葬孝陵,此中十幾名侍寢宮女全部生殉。有的為了避免屍身腐朽還會在他們生前灌入少量水銀。多年後仍然栩栩如生,宛如在世時候的模樣,除天子外,諸王也用人殉葬。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正統四年(1439年),周王朱有死後,因周生前曾上奏摺暗示死後務必儉省,以省民力,故明英宗特命“妃夫人以下不用陪本人去死,年歲小的有母親的能夠回家”。沒想到的是詔書傳到,王妃鞏氏和施氏等六夫人已同日自絕殉身。直到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英宗病危時下遺詔暗示“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件自我止,後代勿復為”,才算終極廢棄了宮妃殉葬軌制。

古代君王去世用活人殉葬就罷了,為何要用水銀灌童男童女陪葬?


1987年河南濮陽西水坡發現了一座古墓,墓主人是一個一米八四的男子。和以往差別的是墓室的東、西、北各有一個龕室,內部都有一具小孩的骸骨,專家以為這三個小孩就是殉葬的,考古學家在他們身上還發現更加殘忍的,這些孩子都是在世的時候口服水銀,身上多處被挖洞,滿滿的灌進水銀,身體外表又塗了一層銀粉,就和現在的標本差不多,即使過了數千年皮肉也不會腐朽。但這種方式從來不用在任何墓主人身上,在中國古代人看來童男童女有靈根,對靈氣的感應也比普通人靈敏。古代的墓主若能帶著這樣的靈童陪葬,會讓他們死後羽化的希望完成。但是以現在的人看來這根本就是一個笑話,只是這個笑話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讓人於心不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