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石碑為誰而立?龍田西坑村道邊石碑牽出清代名將墓……

百年石碑为谁而立?龙田西坑村道边石碑牵出清代名将墓……

百年石碑为谁而立?龙田西坑村道边石碑牵出清代名将墓……

福清龍田西坑村,一座近3米高、刻有篆文“皇清”等字樣的石碑悄悄地立在村道旁。看著這塊石碑,村裡的人們從孩童慢慢變成老人,歲月流逝,石碑依舊……

這塊石碑為誰而立?

它的背後埋藏一段什麼樣的故事?

福清文物普查人員曾在一名老石匠的指領下,發現了它,隨後工作人員在石碑後方發現兩座古墓,一座清代、一座明代。工作人員幾經考證,推斷清代古墓可能與清代康雍年間的陝西西安副總兵薛起受有關,但是現在還沒得到薛氏後裔的證實。那麼另一座保存十分完整的明代古墓裡,躺著的又是誰呢?

百年石碑为谁而立?龙田西坑村道边石碑牵出清代名将墓……

之後,記者在福清博物館文物普查負責人毛胤雲的帶領下,來到西坑村村道邊的石碑前。石碑由覆鬥式碑座及長方形圓首碑身兩部分構成,碑刻通高約2.95米,寬0.8米,厚0.2米,石碑頂部豎刻有篆書“皇清”二字,其下豎刻“皇清欽賜蟒袍授驍騎將軍陝西西安副總兵鳳山薛公墓道”等兩行22字。石碑底下長滿雜草,雖然歲月滄桑,石碑已顯斑駁,但是上面的字跡仍清晰可見。這座建於清雍正年間、佔地100平方米的墳墓,坐東朝西,三合土構建,平面呈“風”字形,龜背形墓頂,前設有祭臺,上豎有方形石制墓碑一通,上面依稀可見“清雍正”以及“鳳山薛公”等字樣。

百年石碑为谁而立?龙田西坑村道边石碑牵出清代名将墓……

“隨後我就回到辦公室查史料,最後我在《福清縣誌》武科志裡查到,福清清代武官中,只有薛起受一人在陝西西安擔任過副總兵。”薛起受,宇允孟,福清人。順治年間任把總,康熙癸亥年(1683年)被清廷調剿澎湖等島,後攻佔雞籠(今臺灣基隆),破竹平,因戰功卓著,加副將銜,授千總,升守備,後又升海壇總兵。1683年之役,正是迫使臺灣鄭克壤降清之戰。毛胤雲說,由於年代久遠,墓碑通往墓主體的墓道已經不復存在,他在墓道碑後方查找的清代古墓前,發現上面刻有“鳳山薛公”等字樣,並且其墓碑上的建造時間也與薛起受逝世時間相吻合。

毛胤雲根據《福清縣誌》記載分析說,薛起受曾參加過收復臺灣的戰爭,先後剿澎湖島,攻虎井嶼、桶盤嶼等,立下了赫赫戰功。康熙皇帝還專門接見了他,讓他表演騎射,因命中率高,康熙帝十分高興,特授他為陝西西安副總兵。後報升海壇總兵,但朝廷還沒批覆下來,他就死在任上,終年66歲。

附>>>

百年石碑为谁而立?龙田西坑村道边石碑牵出清代名将墓……

“薛起受字允孟,三十三年以把總從遊擊丁世芳領兵剿澎湖,攻取虎井、桶盤等嶼,進抵雞籠嶼,賊潰散。加副將銜。授羅源千總,遷直隸馬蘭守備,除陝西西安副將,終海壇總兵。”

——《福建通志列傳選卷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