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偵案件錄:“嚴打”高潮期頂風作案 婚外情是如何演變成碎屍案

刑偵案件錄:“嚴打”高潮期頂風作案 婚外情是如何演變成碎屍案

嚴打, 是在中國大陸地區的一連串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的簡稱,發起者是鄧小平。198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在北戴河向公安部指出:“對於當前的各種嚴重刑事犯罪要嚴厲打擊,判決和執行,要從重,從快;嚴打就是要加強黨的專政力量,這就是專政”

此案發生在全國96“嚴打”高潮期間,犯罪分子頂風作案,手段兇殘……

1996年5月23日下午3時30分左右,許昌市體校一名學生在市區北郊的高橋營鄉附近長跑時,發現路旁有一塊像人體手臂的東西,他嚇得魂飛魄散,大叫一聲,撤腿狂奔回去。

刑偵案件錄:“嚴打”高潮期頂風作案 婚外情是如何演變成碎屍案

下午4時27分,市局刑警大隊偵技人員趕赴現場。

經現場勘查及法醫檢驗,證實報案人發現的是被肢解的人的兩隻手和一隻手臂,現場還發現有死者的部分衣物。無疑,這是一起殺人碎屍案。

此案發生在全國96“嚴打”高潮期間,犯罪分子頂風作案,手段兇殘,簡直是對公安機關的挑釁。

曾成功偵破轟動全國的“6·7”特大持槍搶劫銀行案、享有“犯罪剋星”榮譽的魏都區公安分局派出精兵強將組成專案隊伍,立即行動起來。

然而,就在案件正緊鑼密鼓地展開時,令人恐怖的場面又一次出現。

5月24日晚20時許,4名治安聯防隊員沿許昌市南郊清泥河岸巡邏時,發現一男一女形跡可疑,便尾隨追趕,當追蹤至一處麥田時,目標消失,他們搜尋時,發現一片倒伏麥子,用手電筒一照,卻意外地發現了兩條人腿,不由得驚出了一身冷汗。

刑偵案件錄:“嚴打”高潮期頂風作案 婚外情是如何演變成碎屍案

同日晚一點時間,距許昌市11公里處的劉莊村的麥田,發現了兩塊人體軀幹。經法醫鑑定,3處發現的碎屍塊系同一人體,但仍缺頭顱和右臂。

2

那麼,死者到底是誰呢?

根據現場勘查及屍檢,結果分析,死者具備以下特徵:

女性,20歲左右,身高約1.50米,體態稍胖,留長髮,頭系一紅塑料花髮夾,上穿帶蝴蝶結的粉紅色紗質長袖襯衣,下穿紅色牛仔褲,腳穿22碼白色布鞋,兩腿膝蓋正下方均有核桃大小的白色塊狀疤痕,提取死者胃內容,發現有尚未消化的綠豆芽……

許昌市公安局據此向全省發出了協查通報和認屍啟事。然而,一連幾天,認屍者接連不斷,但均被否定。

刑偵案件錄:“嚴打”高潮期頂風作案 婚外情是如何演變成碎屍案

5月25日上午,魏都公安分局高橋營派出所老民警王文禮下班回家後,他的大女兒看到他拿的“5.23”碎屍案協查通報,猛然想起與她同單位的一個女工幾天前失蹤了,是不是她呢?王文禮當即將這一情況上報指揮部。

經查,這名失蹤的女工名叫蘇豔華,現年21歲,原籍許昌縣蘇橋鎮南村,系許昌建築工程公司加工廠合同制工人,居住在本單位單身宿舍,5月2日6時上早班,7時45分離廠未歸。

該女具備碎屍現場發現的衣物;她的工友王某某反映,她曾在工作中被吊車撞傷兩腿,王某某當時在醫院護理她,部位與碎屍腿部疤痕一致;經到該女住處檢查,發現其未刷的炒菜鍋裡制有綠豆芽。在上述諸多情況吻合的情況下,專案指揮部又組織與蘇豔華熟識的人進行辨認,並提取該女日用品上的指紋與碎屍指紋比對,最終認定碎屍正是蘇豔華本人。

3

根據現場勘查和調查訪問,專案指揮部及時調整了偵查思路和策略。確定專案偵查圍繞這樣幾個方面開展:

(一) 從拋屍現場看,輻射市區三面,北距市中心約3公里,南約5公里,西約11公里,兇犯應定為市內人員;

(二) 從對死者住所偵查的情況分析,死者生前穿著講究,而被害時所穿衣服和鞋子較舊,顯然是在工作期間被人喊走的,再加上她的自行車在宿舍門口未落鎖,據此可定為熟人作案;

(三)從分屍情況看,作案第一現場應是獨家獨院;

(四)兇犯施暴時分割屍塊整齊,下手麻利,應具備屠宰及相關的技術;

(五) 從屍檢情況看,死者是在5月22日早飯後1-2個小時被害,可推斷作案時間為上午8至10時之間,而兇犯選擇在這個時間作案,不屬有預謀有計劃實施犯罪,很可能是因某種情況,突然心生歹念,行兇殺人。

隨後,公安局三路出擊,一路發動群眾,調查發現嫌疑對象;二路對確定的嫌疑對象進行查證,謀求掌握證據;三路對排屍現場反覆細緻勘察,試圖從中發現蛛絲馬跡,為破案提供有價值的物證。

經過2天的排查,兩個重點對象引起了偵查員們的興趣。

刑偵案件錄:“嚴打”高潮期頂風作案 婚外情是如何演變成碎屍案

蘇某某,是蘇能華的同鄉和同學,現在某大城市讀大學。蘇生前在日記中有大量篇幅寫的是與蘇的依戀之情。但這一線索也很快被否定。因為案發前後蘇某某一直在校未回,更沒有與蘇見過面。

另一個重點對象是一個19歲的同單位職工,家住本市,今年春節過後一直追求蘇豔華,二人還經常一起到舞廳跳舞。蘇被害的前兩天,蘇明確告訴他因比他年齡大,只願與其交朋友,而不願同他談戀愛。之後,偵查員又瞭解到,該男失戀後在別人家過量飲酒失態,還念念不忘蘇。這條線索雖經多方查證,但終因該男無作案時間,也被排除。

與此同時,技術組也在對現場情況一絲不苟地甄別著,在發現有死者兩隻手和左臂的現場,除提取有死者的衣物外,還發現有被撕成碎片的包裝紙和一隻用“一洗黑”雜發的手套,細心的技術員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一點點地將碎紙片拼在一起,並用藥水除去染上的血跡,發現上面有一火柴盒大小的“另(“零”故意寫成“另”)件包裝封籤”,經過技術處理,可模糊地從上面辨認出有“化工檢5”印章、“工作者王豔”等字樣。

專案組針對上述重大發現,及時請教有關專家,瞭解到這種包裝紙和封籤只有化工廠、機械廠、發製品廠等單位使用。民警立即出動,分別在許昌市和鄭州市及所屬縣、市、區進行排查,但卻未查到有價值的線索。

功夫不負有心人。5月30日下午5時許,偵查員在一家工廠排查時,一名老職工看到他們的現場造留包裝紙樣品,很有把握地對他們說:“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有這種專用包裝紙。”

二人迅速趕到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在該廠保衛處的全力配合下,很快確認裹屍用的包裝紙出自該廠化工車間無疑。化工車間有幹部職工101人,確有一個叫“王豔”的檢驗員。這樣,偵查範圍進一步縮小了。

案發前3天,該車間為職工發福利,其中15人用這種包裝紙包了白砂。這樣一來,101人又縮小到15人。

刑偵案件錄:“嚴打”高潮期頂風作案 婚外情是如何演變成碎屍案

5月30日,該車間女工寇某某納入了偵查員的視線。她的愛人趙剛,現年31歲,在許昌建築工程公司加工廠開龍門吊車。

他身上的疑點非常突出,一是趙剛與蘇豔華同在一個單位工作,具備熟人作案的條件,二是趙剛是5月22日早晨上班,上午休息,具備作案時間,三是趙剛的妻子寇某某曾往家帶過同“5.23”案件現場一樣的包裝紙。四是趙剛乾過鈑金工,懂得一定的專業技術。專案指揮部認真分析上述情況後,當即將趙剛列為殘殺蘇豔華的頭號嫌疑人。

4

反覆地權衡之後,專案組決定在趙剛上班期間實施抓捕。8月31日凌晨6時10分,趙剛毫無察覺地坐上了他坐慣了的吊車工作臺,就在此時,偵查員將他抓捕歸案。

趙剛落網的當兒,其寇某某也被傳訊。偵查員們依法對其進行了控制,在獲得了與碎屍現場衣物花色品種,新舊程度一致的鬆緊帶,相同的“一洗黑”,質地一樣的衛生紙。

另外,當天偵查員還找到了他家的一所空房。該房原系其父母居住,兩年前搬出。趙剛持有鑰匙,夫婦二人常到此房洗衣服。

經搜查,發現此房有諸多可疑之處,房內雖無血跡、無可疑物、無血腥味,但長期無人居住,按理地面應有灰塵,而展現在偵技人員面前的卻是乾乾淨淨的地面,此疑點之一。

兩個後窗大開,掛鉤卻無一點灰塵,顯然是新近開窗透氣,此疑點之二。

一兩年無人居住的房子,應有黴味,而這裡卻充斥著清涼油味,這應是人為地破壞嗅源,此疑點之三。

曾屢破大案被公安部授予二級英模的趙新副局長根據以上疑點、大膽推斷,這裡就是此案的第一現場,

專案指揮部決定趁熱打鐵,下午3時開始對趙剛突審。

首先,將趙剛押上專案組四樓,對其拍照、取指紋、腳長、驗血型、檢驗傷。發現趙剛臉上有一道血印,左頸有3道劃傷。趙剛解釋為是刮鬍子和撓癢形成的,從傷痕看,純系編造的假話。

“趙剛,交化你的問題!“審訊人員發問。

“交代啥?您叫我說啥我說啥。”趙剛自作聰明。

“你染過頭髮沒有?”

趙剛矢口否認染過發,因為他心裡清楚,他拋屍時,丟在現場的有一隻自己染髮時使用的手套,承認了染髮,就等於承認了殺人碎屍。而他妻子在接受訊問時,早已承認了這一事實。

刑偵案件錄:“嚴打”高潮期頂風作案 婚外情是如何演變成碎屍案

當晚23時,拘留證擺在了趙剛面前。之後,又經過10餘小時的較量,趙剛終於敗下陣來。根據趙剛的交代,偵查員在宋莊村麥地找到了死者的頭顱,在魏都區文化路北段一菜地內找到了死者的右臂。

婚外情使慘劇發生

問:你何時與蘇豔華相識?

答:兩年前她進廠就認識了,我倆同住在一樓。從今年4月份以來,因為工作關係我與她接觸增多,逐漸對她產生了感情,蘇豔華也產生非我不嫁的想法,並提出要我與愛人離婚。5月22日上早班後,我倆一同來到我在公司的另一套住房,在交談中發生爭執,我一怒之下殺死了他。

問:對離婚,你持什麼態度?

答:結婚多年,妻子賢惠、能幹,我們又有一個可愛的兒子,我沒有理由提出離婚。

問:你為什麼要殺害蘇豔華?

答:當時她提出,要麼我離婚與其生活,要麼讓我給她一萬元,讓她遠走高飛。這些條件我都無法答應,以致由爭吵發展到廝打。其間她倔強地說:“除非你殺了我,我不會改變主意!我要把咱倆的事告訴你妻子。”她的話惹惱了我,盛怒之下,我向她舉起了菜刀……

一段不道德的孽緣,最終演變成一出兇殺惡劇,趙剛雖滿臉痛悔,但一切都已無法挽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