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曹操的“曹魏五謀臣”是哪五個?

曹魏五謀臣,指的是五個對曹魏勢力的成立有著巨大貢獻的五個人,分別是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等無人,像朱敬則在《隋高祖論》說的:曹魏五謀臣,謂天下之精英。帷幄之至妙,中權合變,因敗為功,爰自秦漢,訖於周隋。

三國時,曹操的“曹魏五謀臣”是哪五個?

荀彧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荀彧早年被稱為“王佐之才”,初舉孝廉,任守宮令。後棄官歸鄉,又率宗族避難冀州,被袁紹待為上賓。其後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因其任尚書令,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處理軍國事務,被人敬稱為“荀令君”。後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為其所忌,調離中樞,在壽春憂鬱成病而亡(一說服毒自盡),年五十。獲諡敬侯,後追贈太尉。

三國時,曹操的“曹魏五謀臣”是哪五個?

荀攸

荀攸(157年-214年),字公達,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是荀彧的侄子。在曹操迎天子入許都之後,荀攸成為曹操的軍師。 曹操征伐呂布時荀攸勸阻了曹操退兵,並獻奇計水淹下邳城,活捉呂布。官渡之戰荀攸獻計聲東擊西,斬殺顏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燒袁紹糧草,同時力主曹操接納許攸,畫策烏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間,荀攸力排眾議,主張曹操消滅袁紹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為陵樹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調,計謀百出,深受曹操稱讚。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吳途中去世。

三國時,曹操的“曹魏五謀臣”是哪五個?

賈詡

賈詡(xǔ,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人。賈詡原為董卓部將,董卓死後,獻計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李傕等人失敗後,輾轉成為張繡的謀士。在官渡之戰前,又勸張繡歸降了曹操。在後來曹操繼承人的問題上,以袁紹、劉表為例,暗示曹操不可廢長立幼,從而暗助了曹丕成為世子。曹丕稱帝后,拜賈詡為太尉,封魏壽鄉侯。黃初四年(223年),賈詡去世,享年七十七歲,諡曰肅侯。

三國時,曹操的“曹魏五謀臣”是哪五個?

程昱

程昱(yù)(141年—220年),本名程立,字仲德,後來因為在夢中夢見泰山捧日,所以更名程昱,兗州東郡東阿(今山東東阿)人。在初平三年(192年)的時候,被曹操徵辟為壽張令,從此為其出謀獻策、征戰四方。直至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之後,拜程昱為衛尉,進封安鄉侯。同年逝世,享年八十歲。

三國時,曹操的“曹魏五謀臣”是哪五個?

郭嘉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郭嘉原為袁紹的部下,後來轉而投降了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不少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可惜的是,郭嘉英年早逝,在曹操征伐烏丸之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死後被封為貞侯。且史書上對於郭嘉有著極高的讚譽,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就連曹操自己也說,郭嘉是自己的“奇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