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你為什麼不肯過江東!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身為婉約派掌門人,擅長情詞,略有花痴相。

看多了同朝共呼吸的男兒,她常常覺得偌大的宋朝,青山豪邁,萬里疆土,卻唯獨不見英雄。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你為什麼不肯過江東!

圖1 李清照對英雄有花痴情結

那麼,說英雄道英雄,誰才是她心目中的大丈夫真豪傑?西楚霸王,項羽是也。

公元前206年年底,凜冬已至,決定秦朝命運的關鍵之戰——鉅鹿之戰打響,年僅25歲的項羽率領五萬楚軍破釜沉舟,每人只帶三天糧食,餘糧全部一把火燒掉。再無退路的楚兵一個個如下山猛虎,以一當十,九戰九勝,大破秦軍五十萬之眾,秦軍統帥王離被俘,大將蘇角戰死,大將涉間拒降自焚而死,另一員大將章邯率部二十萬人沒有投入戰鬥,而是與項羽達成秘密協議後,直接點了投降。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你為什麼不肯過江東!

圖2 力拔山兮氣蓋世,英雄項羽

看著疆場上的楚軍將士,項羽看到的全是自己的影子,灑下的熱血彷佛是一曲曲楚歌,拋斷的頭顱更似一株株鄉柳,大不了二十年後再成為一位好漢,為將軍,為兄弟,再搏命一回。

此役過後,其它各路諸侯無不膽寒,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對這樣一支戰無不勝的神軍,只能仰視。然而各路諸侯卻忘記了,厲害的或許不是楚軍,而是領頭的那個人。

君不見,就在一年前,秦少府章邯率領秦軍在山東定陶大敗項羽的叔父項梁統帥的楚軍主力,項梁更是陣亡。然後章邯率兵又大破趙軍,包圍趙國鉅鹿,這才有了鉅鹿之戰。

同樣的軍隊,為何差別如此之大,這正是項羽的性格魅力所在——殺敵衝陣之際,他會高呼“兄弟們,跟我上!”,身先士卒。而項梁之輩,則是高呼“兄弟們,給我衝!”,龜縮陣後。

兩者相比,毫無疑問前者能夠激發將士們的潛力,項羽他對自己的弟兄可謂是赤膽忠心,真誠以待。然而,對待敵人,他從來都是冷酷的,公元前207年,項羽楚軍行至新安,擔心秦朝降軍生變,在新安城南(今河南義馬市內)坑殺降軍二十萬人。此戰幾乎徹底摧毀了秦二世王朝的信心。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你為什麼不肯過江東!

圖3 對付趙高類的流氓,項羽如同捏死螻蟻

不知易安居士李清照女士看到坑殺降卒這一段,會怎麼評價她心中的這位大英雄。在戰場上如同上跳上虎背,你必須為了征服老虎採取一切必要的手段,起兵三年,縱橫輾轉數千裡,終於滅秦,稱霸於各諸侯,年僅二十五歲的西楚霸王看著他治下的黃河及梁楚九郡,內心可謂萬丈豪邁,可是誰料敗亡就在眼前而不自知,

在這場項羽成名戰後,他成為天底下最閃耀的將星,自稱西楚霸王,所向披靡。然而在達到巔峰之後,項羽開始迅速墜向谷底。

這是他性格的原罪,項羽人格偏執,頗為自負,韓生勸他留在關中建立不朽霸業,他卻嫌棄秦宮被焚燒狼藉,好吧,阿旁宮難道不就是你放火燒的?

不留關中,項羽去哪裡,他決定回故鄉去,回故鄉做什麼呢——“富貴不歸鄉,猶如錦衣夜行”,回鄉炫耀去了,就像今天在城裡打工賺了錢,就要在故鄉村落裡起高樓,蓋新房,哪怕自己不住,哪怕這筆錢有更好的地方可用。

項羽這樣的人物,不會被挫折困難嚇倒,反而會被勝利摧毀。韓生因此嘲笑他說沐猴而冠,項羽大怒,把他烹殺了。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你為什麼不肯過江東!

圖4 火燒阿房宮,大火持續三個月不滅

項羽此人軍事能力高強,但是政治能力卻像個白痴。項羽進入咸陽後,尊羋心為帝,卻把他分封到了千里之外的郴縣(今湖南郴州),第二年又派出殺手把羋心刺殺。他設下鴻門宴,卻又放跑劉邦,他肆意屠虐,顯示武力,至少有六次大規模的殺降和屠城,火燒阿房宮,宰殺贏三世子嬰,一系列舉措,讓關中人民對他大為失望。

鉅鹿之戰後僅僅四五年時光,項羽終於迎來真正的對手——劉邦。

然而劉邦對項羽,卻屢戰屢敗,幾次差點落入項羽之手,直到此時,項羽的楚軍依然是百戰百勝,然而,他可憐的腦容量根本想不到,劉邦所做的一切,全都是為了吸引項羽主力,劉邦採納袁公的建議,派出將領不斷侵襲楚軍後方和側翼,實行疲楚之計,慢慢完成了對項羽的戰略包圍。

項羽楚軍人越打越少,糧食也跟不上補給,形勢越來越惡劣。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你為什麼不肯過江東!

圖5 戰略上項羽完全不是劉邦的對手,贏了戰術,輸了戰略

終於在公元前202年,三路漢軍共計60萬,與糧草嚴重匱乏的不足10萬兵力的楚軍,在垓下展開最終回決戰。

韓信命令漢軍士兵高唱楚歌,楚軍將士誤以為漢軍已經渡江把楚國老家滅掉,頓時毫無戰意,軍心渙散。項羽此時英雄末路,與虞姬高歌一曲《垓下歌》,英雄悲歌,末路斜陽,此情此景,悽美悲壯。

唱罷《垓下歌》,虞姬自殺,項羽率領最後的精銳八百人突圍,渡過淮水以後,八百騎只剩百餘人,然而此時他們在陰陵迷路了,遇到當地農夫問路,結果被農夫欺騙,誤入大沼澤當中,幾經生死掙扎,項羽從來沒有這樣狼狽過,強烈的自尊心到此刻已經蕩然無存。

次日項羽到達東城,身後漢軍仍然在窮追猛打,面對追蹤而至的漢軍騎兵,項羽對僅剩的二十九人說道:“戰敗乃是天意,非我之錯”,然後帶隊衝鋒,殺傷漢軍近百人,二十九人僅陣亡兩人,項羽縱聲狂笑,漢軍戰力還是不過如此,我西楚霸王才是天下最強的戰力!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你為什麼不肯過江東!

圖6 垓下之戰,一曲英雄末路悲歌

最後,項羽帶領這些兄弟們來到了長江北岸的烏江渡,烏江亭長給他預備了船隻,請他渡江南迴,再起山河。

項羽一身浴血,戰甲在燦陽餘暉照耀下,閃耀冰冷光芒,他對烏江亭長,也對剩下的二十多個兄弟說了最後推心置腹的話語,此時此刻,他彷彿不再是嗜殺成性的魔王,而是有情有義,壯膽豪情的鄰家大哥:“昔日渡江北上,八千江東子弟跟隨,如今竟無一人生還,我有何顏面去見江東父老。”

是的,子弟已死,楚歌已歇,鄉柳難望,項羽也徹底倦了,過去的榮耀和王冠,在此時卻成為生命中不可承受的重量,既沒有回頭路,也沒有前路了,只有一條絕路可走。

他好想閉上眼睛休息休息,哪怕這次休息再也無法睜開雙眼,輸給劉邦小兒,真是好不甘心啊。但是二十年後,那八千子弟會跟著他,再度風捲殘雲,重新殺來,那時候,他們會在他的帶領下,再用頭顱和熱血,披戰甲,跨奔馬,執長槍,爭一爭天下英雄到底誰屬!

漢軍如同蝗蟲一般圍擁上來,在他們眼裡,項羽的人頭就是千兩金,是萬戶侯,縱使飛蛾撲火,也前赴後繼殺奔上來。

項羽把座下烏騅馬贈給烏江亭長,剩下的部卒也跟著楚王下馬作戰,最終全部戰死,僅剩項羽一人獨撐,項羽砍殺數百人,身上也受十餘處創傷,這時他看到了圍兵裡的故將呂馬童,彷彿看到了那八千子弟栩栩如生的面孔,項羽知道,時候到了。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你為什麼不肯過江東!

圖7 八千子弟已死,我絕不生還

項羽對呂馬童說道:“聽說劉邦用千兩金,萬戶侯作為封賞要我的人頭,你我是故交,我就做個人情給你吧”,遂在烏江江水畔橫刀自刎。

一代英雄,就此把血性男兒的英雄魂魄,寫入中華史冊,任大江奔流,歲月如梭,鑽石星辰,永恆閃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