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我们用奉献去拥抱上苍给了我们生命Love Education

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导演:张艾嘉

每个孕育新生命的母亲,都是从鬼门关走过的生死之间, 一门相隔。

纪录片《生门》是陈为军导演,用700多天的时间,用最贴近真实的方式深入到医院妇产科。没有专业的演员、没有精心编辑的剧本、没有华丽的特效、也没有高超的剪辑。影片中所有的演员,都来自中南大学妇产科的医务人员和患者。拍摄的地方,就在医院的病房和手术室。而影片讲述的,就是在这里发生的一幕幕近乎残酷而又真实的故事。

影片中的每一次落泪、每一位人物的神情,都是那么自然的流露、真实的发生。既没有塑造起死回生的神医,也没有歌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没有为医生鸣冤叫屈,也没有为医生歌功颂德。只是用镜头真实的记录下了产妇在生产中的痛苦与压力,家属在面对金钱、职责、感情之间的取舍抉择,以及当今中国医生和患者的生存现状与承受的苦难...

01

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产妇陈小凤

影片的开头,将镜头拉入了医院的妇产科。拥挤的病房,躺在过道加床上毫无隐私与尊严的产妇。有新生命诞生的喜悦,有产妇独自挣扎的无奈与顽强。一间间病房、一条条走廊,每一个角落,都在上演着世间的人情冷暖。

随着镜头的切入,第一位产妇的故事由此拉开了序幕...

“肚子还疼不疼了“?医生走到34床的产妇面前关切的问道。

这是一对来自湖北麻城的夫妇。产妇叫陈小凤,孕龄30周, 怀了一对双胞胎。这本是一件大喜事,但他们脸上却写满了沉重和忧郁。医生说这将是一场和死神的决战,无论肚子里的宝宝还是躺在病床上产妇,都将是一次生与死的冒险。

原来陈小凤患有中央型前置胎盘,并且有糖尿病,随时都面临大出血的风险。母亲和孩子的命运悬在半空中。而更糟糕的是,他们的住院费已经拖欠很久了,医生的说必须要在手术之前凑够治疗费用才能手术。如何填补这“巨额”的医药费、手术费成了夫妇俩的心病。

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医生给他们算了一笔账:“这两个小孩出生后就要送到儿科去,一个小孩的费用大概一万五,两个小孩三万孕妇前置性胎盘一万五,四万五,最少要准备五万块钱”。

"你作为一家之主,还是要想办法筹钱。这五万块钱是三条人命!如果筹不到钱只要降低你的期望值,考虑是保大人还是两个娃娃”。

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后来,丈夫的亲哥哥闻讯赶来,塞给他们一万块钱。但是这些钱远远不够,于是丈夫的大哥回到老家想尽办法筹资。当地的农村信用社复杂的流程手续,早已赶不上救命的时间,哥哥只好开始挨家挨户地借...

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好的一家能借一两千,有的邻居则借出几百块钱。最后靠朋友把自己儿子娶媳妇的几万块钱拿了出来才勉强凑足了手术费用。皱巴巴的钞票上沾满了人情人心,而哥哥脸上却有种说不出的心酸,这些钱什么时候才能还上啊...

医生曾经问过陈小凤的丈夫:“你生个孩子都快倾家荡产了,后面这双胞胎怎么养活呢”?他顿了一顿,回答道:“我爸妈那时候条件更加艰苦不也把我们兄弟姐妹养活大了吗?走一步看一步吧,养大了就好了”!

故事的结局是圆满的,产妇脱离了生命危险,顺利生产了两名女婴,都很健康。她们转入了当地的县级医院继续接受照顾。

02

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纪录片《生门》剧照,命悬一线的夏锦菊

第二位主人公是准妈妈夏锦菊,是一位被医生诊断胎盘前置的高危产妇。她积极乐观,脸上总洋溢着笑容,大家问她:“你紧不紧张呀”?她说不紧张,又不是第一次生孩子了。

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但是,她的手术并没有那么顺利,就在医生小心地进行剖腹产手术时,夏锦菊却发生了大出血。医生当机立断决定切除子宫,不然她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在迅速与家属交流后,家属也同意签字,谁知道回到手术台后,奄奄一息的夏锦菊哀求医生一定要保住自己的子宫——我才32岁!

面对夏锦菊的哀求,医生只能尊重病人的意见尽力保住她的子宫。但事与愿违,产妇很快出现了更加严重的大出血,出血量已经达到惊人的一万三千毫升,这意味着她体内的血已经换了四轮...

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医院的供血出现了严重不足,更加危险的是,夏锦菊的心跳也已经停跳了两次,医生给夏锦菊做心脏起搏时,每一位医务人员都不约而同的望着心电图显示屏上的变化。最终,医生们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但是她的子宫还是被摘除了。产房里满地都是血迹,纱布更是完全变成了红纱轻轻一拧,就是一小碗鲜血。

夏锦菊是幸运的,天生的乐观与坚韧与医务人员的奋力抢救,让她最终收获了一名健康可爱的男宝宝。

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03

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产妇李双双

产妇李双双和她的丈夫遇到的则是取舍两难的问题。一方面,优生科医生发现李双双肚中的孩子有可能存在先天性缺陷,建议进行引产。另一方面,妇产科医生却认为孩子是个生命,如果在还未确定孩子是否有先天性缺陷的情况下就把孩子引掉,是不负责也是不人道的行为。

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但是,这个家庭却倾向于引产,他们无法承担耗巨资抚养一个先天性缺陷的孩子,也不愿尝试抢救这个孩子,以免人财两空。儿科医生强烈建议他们继续治疗来挽救这个孩子,但是丈夫却不愿面对这样的劝说,陷入沉思。由此,镜头下诞生了荒诞而让人无言以对的一幕,医生一次次近乎哀求的说“你总得给孩子一个机会”。

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仔细观察,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都耐人寻味,产妇悲痛的眼泪、丈夫的面无表情、医生焦急的心情。每一个人的表情都有说不尽的苦楚与无奈。

命运好像已经注定,尽管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还是没能保住孩子。一个生命刚刚降临这个世界,刚刚睁开眼睛,还没来及感受这个世界便匆匆离开,而这样的结局又能说得清谁对谁错呢?

04

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产妇曾宪春

第四位产妇曾宪春真实的诠释了女性沦为生产机器、重男轻女的落后现象。

这是一位已经孕育两个孩子的妈妈,但家里非得要求生第三个,原因很简单,因为前两个孩子都是女孩。

生不出男孩,不论是在家里还是走出去都是受人唾弃被人欺负的。为了给家里人争口气,为了能够在那些闲言碎语中站直身子,曾宪春选择冒险的尝试。

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但对于曾宪春及其家人来说,这样一个决定,有可能面临生死两别。因为曾宪春生产次数太多了,子宫壁变得很薄,躺在病床上的她连翻身都不能太剧烈,一点点地磕碰,都有可能让孩子破宫而出掉在她的腹腔里。

在床上躺了几个月的曾宪春,最终经过医务人员的奋力手术,顺利生产下一个男孩。他的家人、丈夫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不知道多少女性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而被一而再再而三地逼向鬼门关...

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影片中,一个个凶险万分的病情实录,一场场令人窒息的救治过程,一幕幕拷问人性的生死瞬间,让与生死如此之近的产妇、与死神赛跑的医生和与命运抗争的家庭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剧情张力,犀利地剖析着当下的世事百态。

而《生门》中所展现的经济、社会、伦理等方面的问题,无一不是深化改革的剑锋所向。有的已经解决,异地医保结算不再跑断腿,医药分开切断利益输送链条,新农合覆盖范围不断延伸;有的还未根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不时发生,落后的生育观在一些地方短时间难以扭转。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相信中国医疗环境会越来越好!

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栏目介绍

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周日影院|豆瓣8.7分,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医疗电影!

发现最好的医疗电影,分享不一样的解读

与你一起洞察医患人情冷暖

下期预告:《心灵点滴》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讲的是主人公怀着满腔热忱,实践他的情绪治疗法,并开设免费诊所为穷困的人们服务的故事。

那么,下周日,与您不见不散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