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海拉鲁大陆中的绳文文化 是源自1万5千年前的浪漫

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发售不到两年的Nintendo Switch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千万级的主机销量加上四千多万的软件销量,在这个并不景气的主机市场里算是站稳了脚跟,这样的成绩想必也没有多少人再去质疑它是否能够“独当一面”。

隐藏在海拉鲁大陆中的绳文文化 是源自1万5千年前的浪漫

不过说实话,NS在刚刚发售的那段时间的游戏阵容的确不算丰富,它几乎仅凭《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这一款游戏打出了口碑,这在整个电子游戏史中也是少有的案例。由此可见,这样一款超神级别的作品的确有着极强的号召力,而在游戏中,它所阐述的那种特有的文化和氛围也让所有体验过《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玩家流连忘返。游戏中,一种名为“绳文”的文化符号也随处可见。

隐藏在海拉鲁大陆中的绳文文化 是源自1万5千年前的浪漫

隐藏在海拉鲁大陆中的绳文文化 是源自1万5千年前的浪漫

游戏中的绳文

无论是神庙、高塔、系统UI界面,还是海拉鲁城堡和整片大陆中与“古代”相关的各种场景和敌方角色,游戏中处处都有绳文符号的艺术化表现。这种符号就像绳子一样盘踞在游戏中的不同角落,它所象征的含义和渊源其实要追溯到一万四千年前的日本旧石器时代。除了《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之外,系列游戏的前几作(比如《黄昏公主》)也有绳文印记的登场。

隐藏在海拉鲁大陆中的绳文文化 是源自1万5千年前的浪漫

《塞尔达传说:黄昏公主》

除此之外我们其实也能在日本其他的一些游戏中找到它的身影,而在动画作品当中,广为人知的《你的名字》中所讲述的“系与牵绊”其实也是在映射上古时期有关绳文的故事。

隐藏在海拉鲁大陆中的绳文文化 是源自1万5千年前的浪漫

日本的动画和游戏中经常出现绳文元素,其原因还是在于它是本土被外来民族征服前,日本所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文化印记。正因如此,类似的文化作品才会频繁出现它的身影,这其实就像2008年奥运会前任击“缶”一样,是一种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传递。

隐藏在海拉鲁大陆中的绳文文化 是源自1万5千年前的浪漫

在日本出土的绳纹时代相关器皿中,名为“火焰土器”的器皿就布满了绳文记录的文字,而它也正是《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神庙的原型。

隐藏在海拉鲁大陆中的绳文文化 是源自1万5千年前的浪漫

既然如此,绳文又是怎样的一种文化,它在世界各地又有着哪些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的故事。

绳文是什么

说到底,绳文就是一种文字的载体,它是人类有迹可循的一种最早的文字形式。众所周知,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就,也标志着人类思维与认识能力的决定性提高。它的出现代表了“前人”所得出的一些经验和思想可以用实物的形式传递给“后人”,这对任何文明都是一种飞跃性的进步。

这个道理浅显而又复杂,这篇文章为例,屏幕上下滑动中,其中这些符号与弯曲的标记都承载着巨大的信息量,这在古人的眼中是完全不可思议的。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古时的人们逐渐能够发明文字用以记录思想,这本身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一种成就。

当然了,在现代意义的文字被发明之前,上古时期的人们还没有想出更高明的记事方法。据《易系辞下》的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的就是上古时代的人们用“绳子打结”的方式记事,而后的“圣人”们才发明了书籍和文字取代了结绳。举个例子,上古时期云南地区的傈僳族村民向人借苞谷时就会在绳子上系一个结,还了债主苞谷就自己解开一结。

隐藏在海拉鲁大陆中的绳文文化 是源自1万5千年前的浪漫

美洲印加人的结绳记事

或许是冥冥中人类的发展都遵循着相似的轨迹,地球另一端的美洲印加人也通过结绳记事,当时的人们会用棉绳打结,而且一环接着一环、横向纵向交织并层层累积。它们看起来有些像小女孩们作为装饰的手绳,不过想要把它们系在手上的话还是略微大了一些。这些绳结会记录更加复杂的信息,想必当时美洲人们所思考和记载的内容也要更加的复杂。

隐藏在海拉鲁大陆中的绳文文化 是源自1万5千年前的浪漫

日本的绳文图案陶器

而在我们的邻国日本,一万四千年前的气候变暖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变得更加稳定。处于石器时代的人们有了固定的居所,频繁的贸易行为和早期宗教的产生也促使着文字的发展,当绳文出现后,这种文化符号也被应用在了冶炼的陶器等物品上。直到公元前200年前后,也就是中国秦朝帝国建立、徐福一行人迁徙至日本之后(两件事未必一定有关联),绳文时代的历史才算告一段落。

隐藏在海拉鲁大陆中的绳文文化 是源自1万5千年前的浪漫

能够将1万年前的失落文化融入到游戏中,这无疑可以为作品带来更多的文化内涵,当然了,神秘的绳文符号也恰恰也是游戏制作者对上古时代文化的一种传递。它虽然对游戏的“好玩程度”没有直接的提升,却为之增添了更多神秘而又古老的的气氛,想必各位玩家也深有体会。

那么说到古代的文化,明年上半年中美合拍的西游记即将正式开机,文体两开花……弘扬中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