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經歷,互聯網大廠升職加薪那些事

真實經歷,互聯網大廠升職加薪那些事

1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三星電子北京通信研究院。11年8月份,也就是研二暑假開始在這裡實習,12年3月底碩士畢業,正式入職,月薪9980元。

公司制度,工作日8小之外、週末工作都算加班,加班費為基本工資1.5倍,這在北京的IT、互聯網行業及不常見。

剛去實習的時候,聽老員工講,08年奧運會前後,加班很多,通常一個月下來,加班費比工資還高,到手兩三萬稀鬆平常。而當時奧林匹克公園(鳥巢)附近的新房,不過8000塊一平米(目前8萬左右)。

後來公司對運行成本進行控制,一個月加班上限時間為36小時。HR和候選人談薪資的時候,也會提到加滿班工資可以達到基本月薪1.3倍。只要申請,領導都會批准。所以很多缺錢的員工,特別是應屆畢業生北漂,他們的工作都會飽和到需要加滿帶薪班才能完成,畢竟北京當時的房價,最近四年時間至少漲了4倍。

我正式入職的時候,滿打滿算加夠班,一個月稅前差不多13000元,稅後10000左右。而我父親在老家辛辛苦苦一年累成狗,掙到20000塊都算燒了高香。苦讀20年,終於可以賺錢了,剛畢業的窮學生,太多太多需要用錢的地方,看在錢的份上,怎麼也應該把這份工作做好。

不管領導安排什麼工作,我都欣然接受。有任務需要週末加班,領導問了一圈,老員工這事那事不空,我可以。有任務需要出差三週,老員工有家有室,各種牽絆猶猶豫豫,我都一口答應。

那個時候真是喜歡出差啊。差補80塊一天,航班出行,打車報銷,中檔酒店,加上京杭君徹徹底底一窮屌絲,上班之前幾乎沒有出去旅遊過。所以某種程度上,而我而言,出差就是一個出去見世面的好機會。在第一家公司,經歷了許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住中檔酒店,第一次去深圳、廣州、香港、杭州、南京、上海……,第一次在外地牽頭和其他公司同行合力完成一個任務,整個12年、13年,幾乎有一半的時間在外面出差。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兩年,14年4月某天,和一位比我資深的同事公出,到移動研究院跟一個項目,回來的路上,同事手機收到了公司HR群發的晉升郵件,他說我晉升了。

每個運營良好的大公司,內部必定都有一套成熟的職級體系。小公司可以扁平化,大公司這麼玩就亂套了。薪資和話語權跟職級高度掛鉤。

在三星電子,開發工程師是E(engineer)系列,行政、財務大類是S(staff)系列,碩士應屆生入職的時候是E3,平均2.5年升E4,E4平均4年升E5,E5升E6理論上最快也要4年,絕大部分人止步於E5。我們90多人的大部門,也就一兩個E6,E6後面是「首席」,實習的時候以為「首席」工程師,是我們這個1000多人研究院技術系列的最高級別,相當於其他公司的CTO。後來發現,「首席」不止一個,而且還有更高級別「首席Ⅱ」……。

回到公司,認真查看郵件,整個公司一大批人晉升,我們12人的小組,有一位E4晉升E5,有位校友W跟我同一年畢業,同時入職,我晉升了,他沒有。

公司每年年底考評,同一級別的人放在一起考核,條條框框,各個維度,分自評和上司考評。自評大家都往好裡評,所以最終的決定權在上司考評,按比例分ABCDE5等。到次年3月份一年一度的晉升窗口期,HR根據一套規則決定誰晉升。

晉升與否,關鍵在於年底考評,考評的關鍵,在於上司,他覺得你行你就行。因為平時的工作內容,基本上大家都能勝任,打個比方,大家的能力值在7-9分之間,做好這份工作只需要6分能力。我能晉升,跟願意加班出差,領導用我辦事順手,有極大關係。

晉升窗口之後是調薪,13年沒有晉升,漲薪5%,14年晉升一級漲薪30%。14年年初開始,公司手機在國內市場銷量下滑,年中組織結構調整,W有了新的上司C,都是校友,W跟C交心,兩個選擇。

1.賣力幹活、加班不是問題,前提是給足考評,下一窗口必須晉升;

2.無慾無求,按部就班,準備找下家。

C默許W,W接下來一年確實賣力,並在下一個窗口期成功晉升,後面當了小組長,直到17年跳槽離開。

大公司,效益好的時候,跟底層員工沒多大關係,效益下滑則有可能丟掉飯碗。組織結構調整的同時,也開始了裁員。合同到期不續簽,公司賠償N+2個月薪資,N是在這裡的工作年限。陸陸續續走了一批老同事。同時,公司開始控制運營成本,加班申請不那麼好批了,薪資收入一下少了一大塊。

於我自己而言,上班兩年,通過跟產業鏈上下游廠家同行的接觸和思考,對行業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4G也改變了不了通信行業的下行趨勢。於是下定決心離開,計劃進入機會更多的互聯網行業,併為此做準備。

15年3月,合同到期,我離開工作了三年的公司,離開的時候,算上加班費,月薪不到1.7萬。

2

離職後才開始面試,各種大大小小的互聯網公司,中間一度壓力很大,3個月後去了獵豹移動,做獵豹瀏覽器上的新聞推薦,月薪2.4萬,平均16薪。

在獵豹經歷了痛苦的轉型期,一度懷疑自己能不能堅持下來。正是在這裡,看到了互聯網用戶產品是怎樣一個演變流程,數據如何驅動運營,如何影響決策…,最終決定產品走向。

具體業務之外,公司福利,加班到晚上10點後打車報銷,用「易到用車」或者「嘀嘀打車」公司企業賬戶,省去了自己報銷的麻煩,非常人性,所以通常大部分住得遠的碼農都是10但多下班。

在獵豹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15年年底的公司年會,公司包下了「歌詩達」遊輪,載著“全球”各地2000多號員工,浩浩湯湯,從天津港出發,途徑釜山、福岡,然後返航,前後七天,這也是我的第一次出國經歷。

在獵豹普通員工沒有職級。不到一年,項目沒有達到預期成績,組織結構調整,我們團隊被解散,原來老闆帶了幾個人去外地一家小公司,其他人被劃到另一個原來處於競爭關係的老闆下面,我也不例外,逐漸邊緣化,於是開始看外面的機會。

3

16年6月份,通過一位百度鳳巢的網友,推薦到百度一個新成立的部門,這個部門負責手機百度信息流推薦,項目剛剛啟動。今日頭條已經證明了信息流的高效變現能力,其快速增長勢頭已經威脅到百度的廣告營收。所以公司層面非常重視這個項目,廠長李彥宏親自過問。

百度的技術職級是T系列,應屆生入職是T3,據我觀察到的小樣本,50%左右的校招新人4年可以升到T6。15年從三星出來,也拿到百度的offer,定級T5,因為不看好當時offer部門的業務,最終沒去。所以這次,預期的級別是T6,T6以下級別,通過兩輪技術面,外加經理和HR面試,可以直接發offer。T6及以上級別,多一輪技術委員會定級面試。

實際上我在技術委員會定級面試之前,又做了一輪技術電話面試,面試官是上海百度的高T。然後才是技術委員會定級面試,這次面試,安排在中午,有3位T7及以上的高T,兩位HR。畢竟我從通信行業轉到互聯網,做信息流推薦不到一年,在科班出身的算法高T面前,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面試表現非常不好。

最終,HR告知定級T5。當時也猶豫要不要接這個offer。

1. 接,定級偏低,無論是今後在百度內部發展,還是以後從百度跳槽出去,定級都會受影響;

2. 不接,崗位方向,百度平臺,項目潛力都非常不錯,況且當時也沒有更好的Offer。

最後一輪溝通HR告知,百度一年有兩次晉升窗口,只要表現好,最快半年就可以晉升,薪資給到T5級別的最高段,還配了一些股票,最終接受了這個offer。

我進去之前,團隊構成如下:

1個經理m1a

1個技術leader T7,碩士畢業09年進百度

一個T6,碩士畢業後在其他公司工作4年後,進入百度,又工作了5年。他是我後來mentor,人非常好,後來我在杭州買房的時候還找他借了10萬。

3個T5,都是13年校招進入百度,兩碩士,一本科

2個T3,1個是剛進來的校招碩士,1個是校招進入百度工作快一年了本科。

我加入的團隊,在接到信息流業務之前,他們做的一個團購類的項目失敗了,閒了一個多季度,後來團隊一分為二,原來的技術leader T8帶了幾個T7,T6去了無人車事業部。剩下的也許是沒有更好的出路選擇留下來,然後接到了信息流項目的部分業務。

進去後,我們團隊跟幾個平行協作的團隊經過幾次業務調整,分工進一步明確和聚焦。我跟T6 mentor做一個小方向。

李彥宏於1999年從硅谷回國,創立百度,以搜索引擎立足,這是一個以技術見長的領域,加之李程序員出身,整個公司工程師氣氛濃厚,在業務涉足的諸多領域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

不同事業部,不同項目,各種資源,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在內部共享。除了做好份內業務,下班時間和週末,都在學習各種自己感興趣的技術和項目。

曾經跟T7技術leader閒聊,他說這是他在百度這麼多年遇到最靠譜的項目,可遇不可求,他幾乎是每天最後一個離開工位,通常在晚上10點,11點以後下班。老大都這麼賣力,整個團隊都是如此,團隊招新人都會明確告知這裡的加班情況。

轉眼到了9月份的晉升窗口期,整個信息流項目的實際效果遠超預期,畢竟,從0分做到60分,70分總是相對容易。符合條件的都晉升了。

1. 技術leader T7升了T8

2. 其中一個T5升了T6

3. 本科生T3升了T4

因為項目進展很快,公司又從戰略上重視信息流業務,所以給了團隊充足的招聘名額,包括內部招聘和外部招聘。

1. 7月份,入職2個應屆碩士研究生T3

2. 8月份,其他團隊轉崗過來2個T6

3. 9月份,社招入職2個T5

4. 年底前,又入職了4個碩士實習生

大概16年10月份,瞭解到公司的晉升細節,T5到T6,必須在T5崗位呆滿一年才有資格提名晉升,我6月份入職,下一個晉升週期17年3月份,還不到一年,最快要17年9月份才有資格,也就是我要碩士畢業5.5年的時候才有資格晉升到T6,而組內有兩個T6是碩士校招進來3年就升到T6,9月份剛晉升T6的女生就是13年校招進來的。

所以按照既定的遊戲規則,我已經落後太多,加上那個時候北京房價漲的厲害,杭州房價也瘋起來了,在百度繼續打怪升級爬職場對我而言,已然沒有太多意義,我必須趕緊到杭州去。

表現在工作上,對晉升無慾無求,只做分內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和百度的資源,對自己技術棧全面、系統查漏補缺,為下一次跳槽鋪路。然後開始看有意識地看杭州這邊的機會,在17年5月份,離開北京來了杭州,在新公司,薪資滿意,職級也追上了同時畢業的同事。

4

1. 校招進來的應屆生本科生,兩年升到T5,非常普遍,當然本科生能進來本身難度極高。

2.社招進來工作4到6年的碩士研究生,沒有互聯網大廠經歷,通常定級到T5,很難到T6,很難很難。

這也是我經常說的,搞互聯網,大部分崗位,本科能進大廠,就不用讀研究生,意義不大,在公司學東西更有針對性,早點進來升級打怪比什麼都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