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何小鵬:那個不懂車的人要交付新車了

“雙面”何小鵬:那個不懂車的人要交付新車了

7月18日,雷軍到訪小鵬汽車位於廣州的新基地,對小鵬汽車量產版G3進行了試乘試駕,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坐在副駕駛為其講解。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沉悶無趣與出格瘋狂,說的都是同一個何小鵬。

第二次創業之前,雷軍曾經問過何小鵬:還能坐經濟艙嗎?還能住得慣快捷酒店嗎?

和別的創業者不同,何小鵬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14年前,他創辦UC瀏覽器。10年後,阿里以40億美元的價格將UC收購。此後,他又出任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阿里遊戲董事長等職。當很多人以為,他會以一種舒服的姿勢過完後半生,他卻以“跨界造車”的選擇繼續折騰。

梁捷是何小鵬的搭檔兼好友,早年他們一起創辦了UC。他有一個明顯的感受,現在的何小鵬要比以前忙太多了,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

三個月前梁捷去廣州,想約他聊天,但是被何小鵬無奈地告知,只有週六早上一起跑步才能有時間聊聊。那個時候,小鵬汽車的研發總部還在廣州東部較為偏遠的黃埔區,何小鵬嫌上班路上浪費時間,就在公司旁邊找了一個房子住了下來。

先後為雷軍和何小鵬都工作過的李波覺得兩個人在氣質上很多相似之處,沉悶、內斂,沉得住氣,說話時都愛笑,常年留著一頭古板的髮型。只不過,何小鵬個頭較小。

11月16日,在廣州車展上,有媒體對小鵬汽車未來的盈利問題提出質疑,何小鵬說,未來幾年會把大量收入投入到研發、生態建設上。他希望用10年的時間,將小鵬汽車“燜”成一家千億美元市值的企業。

風口上的創業者,很少有人會去“燜”企業。很多時候,爆炒都嫌慢。

不像馬斯克、馬雲、雷軍,何小鵬並沒有鮮明的人格特點。走在大街上,很難被人認出是一個有著很大野心的持續創業者。正是這樣一個本性低調的人,卻不得已以一種“高調”的姿態,成為新造車勢力的一個非典型代表。

“雙面”何小鵬:那個不懂車的人要交付新車了

何小鵬,小鵬汽車董事長,UC優視聯合創始人

看好行業,卻不看好自己

這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行業,不靠譜、圈錢、PPT造車,關於互聯網造車的質疑一直不斷。今年5月,北京車展期間,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更是直言:“互聯網造車就是一天到晚在瞎忽悠老百姓。”

本可繼續在享受互聯網行業紅利的何小鵬闖進去的就是這樣一個行業。

小鵬汽車的前身是橙行智動,2014年,由何小鵬、YY創始人李學凌等數十位互聯網大佬,以及多家風投機構投資創辦。當時,UC剛被阿里收購,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說,當自己親手打造的產品被收購時,總是會有一種“賣兒賣女”之痛。

37歲,實現財富自由,很容易讓一個人進入懈怠期。為保持飢渴、活力,以及對前沿技術的熱情,當時的何小鵬嘗試向投資人轉型,橙行智動就是其中一個。

那個時候,特斯拉對外開放所有的專利,鼓勵其他汽車開發電動汽車。在馬斯克訪問阿里的一次活動上,何小鵬問馬斯克專利使用的問題,馬斯克告訴他,你們可以拿去用,關於怎麼用,就跟我們沒有關係了。那一次,讓何小鵬開始認真思考智能汽車的未來。

2014年—2017年,是小鵬汽車起步的階段,身在阿里擔任高管的何小鵬,在小鵬汽車主要扮演創業導師的角色,但沒少通過朋友圈去“忽悠”別人。

小鵬汽車早期員工王小嫻幾年前認識何小鵬,就是被他忽悠過來,現在在公司負責行政事務。2014年時,她恰好想要換一份新的工作,何小鵬告訴她,他投資了一家公司在造車,都是一群優秀的、有意思的人,可以嘗試。

“當時他也很實在,在給我分析的時候,描繪了一個很美好的未來,但是也明確地說公司有90%的可能是做不成功的;但如果做成了,就會是一家偉大的企業。”王小嫻向筆者回憶。她覺得何小鵬比較靠譜,就自降工資加了進來。

那個時候的小鵬汽車還在位於大學城的一間民房裡工作,幾個員工從早到晚在屋子裡搞研發、開會,總裁夏珩當時是一個佈道者的角色,經常要給新入職者講述智能汽車的理念和未來,有時聲音大了,還會被鄰居投訴說是在搞傳銷。

李金宇也是小鵬汽車早期的員工,他清楚地記得,2015年8月,當他按照招聘啟事找到那個辦公地點時,第一個感覺就覺得不靠譜,最起碼一點也不像是一家造汽車的公司。

和很多新入職者的經歷一樣,李金宇很快就被夏珩帶到車間去參觀,就是為了證明他們是一家汽車公司。那個時候的橙行智動已經開始做自動駕駛研發。當李金宇看到車間裡擺放著很多被拆解的車和一些試驗車時,才認定他們不是騙子公司。

何小鵬真正加入小鵬汽車是在2017年的8月29日,當時他剛從阿里離職7天,沒有休息,便火速上崗。這一直讓他耿耿於懷。一年多之後,在接受筆者採訪時,他略帶後悔地說,應該多休息幾天,陪陪家人。因為自那之後,他幾乎沒有了自己的時間。

“從頭到尾我都沒有想過要加入,我有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喜歡美食的人往往不想開餐館。我雖然覺得未來的中國會有一家超過特斯拉的汽車公司,但是互聯網人去造車,太難了。”何小鵬向筆者直言,剛開始時,他雖然看好行業,但是並不看好自己。

“雙面”何小鵬:那個不懂車的人要交付新車了

何小鵬帶雷軍參觀小鵬汽車位於廣州天河的研發總部

不斷學習的跨界者

何小鵬並不是一個很樂於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創業者,他經常會把自己的很多想法給隱藏起來,不與外界分享,任憑自己的思想天馬行空。

“他總是會有一些很‘出格’的想法,想一些不靠譜的事情,然後留下那些有價值的東西。”在梁捷看來,何小鵬的長相很沉悶,但思維卻很活躍。早年在亞信,同事們都在埋頭寫程序,他卻抽出時間看書、寫書,更讓他們感到“不滿”的是,“其貌不揚”的何小鵬竟然有時間談戀愛。

在加入小鵬汽車之前,何小鵬的腦海裡有三個不靠譜的理想想去實現,綜合比較了一下,覺得造車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就選擇在這方面實現自己的想法。

另外兩個想法是什麼?外界很少有人知道。蕭晴是何小鵬的助理,根據她與何小鵬的接觸,她猜測其中一個想法是在海洋上建智能城市。但是,在回答筆者的採訪時,何小鵬卻靦腆地笑了下,回了一句:“我不能說。”

梁捷覺得讓他選擇離開阿里,加入小鵬汽車的一個主要原因跟他兒子的出生有關,那是他第二個孩子。

何小鵬曾經對外界說,在前一個10年,他把UC做起來,那是他向女兒炫耀的資本,他不想在下一個10年,等兒子長大了問他,爸爸你是做什麼的,自己卻只能無奈地說,爸爸已經退休了。他希望10年之後,小鵬汽車能夠滿大街跑,然後他指著那些車給孩子們說,那都是爸爸做的。

何小鵬造車樸實無華,小鵬汽車也沒有想著要推出一款絢麗多姿的概念車,他希望他的車實用、安全、智能,在他心目中,小鵬汽車能夠做成智能汽車裡的凱美瑞,凱美瑞是豐田用35年時間檢驗的品質車輛。

他的朋友知道他的這些想法,有時就會告誡他:小鵬,你要注意,如果你的朋友圈都喜歡這款車,就說明你的車定位可能太高了。這些告誡讓何小鵬時刻注意糾正自己。

何小鵬的加入,給小鵬汽車打了一針強心劑。入職三年多,李金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何小鵬進來之後做的內部演講,在演講中,他說他會在未來10年all in,全身心投入。

蔚來的李斌、威馬的沈暉以及何小鵬被視為新造車勢力的三駕馬車,李斌被打造成“出行教父”、沈暉曾在傳統汽車廠工作多年,只有何小鵬絲毫沒有造車經驗,是一個純粹的“跨界者”。何小鵬喜歡各種新鮮的東西,包括車。但他直言在加入小鵬汽車前,其實並不懂造車。

加入小鵬汽車之前,他曾專門買了幾本汽車製造的書籍。但是他沒有翻幾頁,便看不下去了。那些寫汽車部件、零件的書籍,讓他覺得就像是大學裡的立體幾何、物理、數學。在他的辦公室裡,也很少看到有此類書籍來裝點門面。他的汽車方面的知識大都來自和別人不厭其煩的交流。

“他之前沒有做車的經歷,對車的品質和交付會非常焦慮。”蕭晴告訴筆者,在何小鵬焦慮的時候,就會把業務線的人抓過來聊,問項目進度,問細節,還會下到工廠裡去問。

把自己給搭進去

雖然何小鵬在2017年8月份才正式加入小鵬汽車,但實際上早在2016年初的時候,就已經被拖下了水,那個時候,橙行智動第一次將產品的名字確定為“小鵬汽車”,從那之後“小鵬汽車”取代了橙行智動,被外界廣泛接受。

王小嫻向筆者回憶,當時公司要向外推品牌,但橙行智動只是公司名字,而是一個品牌名字。團隊選了四個名字做備選,小鵬汽車排在第三,前兩個是橙子汽車、小馬汽車,但是不巧的是,那兩個名字已被人註冊。

當時有人提出,“小鵬”這個名字也很親切,並且容易被記住,就拿著這個名字讓何小鵬做選擇。無意間,將何小鵬與小鵬汽車緊緊地綁在一起。

“他們把這個名字給我說的時候,我其實有點猶豫。但是後來想到雷總(指雷軍)在投UC時候的一句話,投資人就應該‘幫忙不添亂’。我是投資人,他們提出了建議,我如果不是特別反對,就應該同意,不給公司添亂。”何小鵬向筆者回憶。

在那之前,何小鵬一直都比較低調,外界也很少人知道橙行智動與何小鵬的關係。

在當時,橙行智動還是一個比較小的公司,互聯網出身的何小鵬剛開始覺得產品名字並不能代表什麼,就像一個網站名字一樣,所以也沒有太在意。

但這令一些傳統車廠看得不爽,認為何小鵬有一些狂妄、自大,在中國所有的汽車廠商中,沒有哪家企業敢用創始人的名字名字,除了小鵬汽車。在世界範圍內,用創始人命名的廠商,也只有那些享譽全球的知名品牌——本田、奔馳、福特、勞斯萊斯。

但是,與這些品牌相提並論,這家名不見經傳的造車新勢力,配嗎?

加入小鵬汽車後,何小鵬需要頻繁地出席各種論壇、會議,去宣傳智能汽車,宣傳小鵬汽車。他甚至給助理蕭晴開玩笑地說,希望可以研發出一款空間穿梭機,哪裡有會開,穿梭機能把他直接帶到會場,就好了。

有的時候,還需要把自己置身於輿論當中,對一些質疑去做回應,他希望外界能夠給新造車勢力更多的時間和寬容。

李書福在懟互聯網造車時,何小鵬在朋友圈裡隔空做了回應:“今天造車新勢力有很多問題,過度營銷,忽悠政府和用戶的行為也很明顯,我身處其中也覺得忽悠一大堆。但是借用華為的一句話,小勝靠智,大勝靠德,最後勝出的一定是優勝劣汰出來的。”

但事實上,何小鵬從骨子裡是一個低調,沉浸在自己理想當中,不願意拋頭露面的人。

“我在UC的時候,完全不出來,基本上不接受採訪。現在也是無奈之舉,有點被迫的。”何小鵬表情平靜,能看得出有些無奈,但他不想把自己的無奈展示給外界。

梁捷能夠體會他的這種感受,他向筆者分析,小鵬汽車是一款To C的產品,某種程度上CEO就要犧牲自己隱私為公司建立品牌,CEO就是在為公司打工,尤其是在公司做宣傳,做品牌的時候。

堅持跑,就可能成功

“互聯網造車”是兩個概念:互聯網、造車。這也註定在這家跨界公司裡會有兩撥人,傳統車廠的人和互聯網行業的人。

在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的小鵬汽車智能產業園裡,辦公樓的二樓和三樓分別工作著兩撥人,二樓以互聯網行業為主,三樓以汽車廠商為主。王小嫻負責公司的行政事務,她有一個明顯的感覺,雖然兩層樓都是大男孩,但三樓明顯要比二樓穩重,二樓要比三樓有活力。

此前,兩層樓的的員工做了一次聯誼,不過讓王小嫻意外的是,性格迥異的兩撥人竟然能夠開心地玩在一起,三樓覺得二樓有趣,二樓覺得三樓成熟。

王小嫻記得,在小鵬汽車早期的時候,何小鵬一直給同事強調公司文化的重要性。有一次她問何小鵬,公司文化是什麼?何小鵬說,就是每一個人身上要散發相同的味道。而他自己身上所散發的味道就是親民、簡單、正直、較真、嚴謹,這是典型的產品經理味道。

現如今,他的這個味道正逐漸蔓延在整個公司中,同事們以“同學”互稱,沒有強烈的上下級意識,對於老闆也是直呼其名,叫他“小鵬”。凡是叫他“何總”,或者“小鵬總”的,不是新員工,就是前來參觀者。

11月19日中午,何小鵬和幾個同事一起用餐,其中一個男同事體型較胖,兩個人打起了賭,只要後者能三個月瘦30斤,何小鵬就輸給他30萬。這撩起了周邊同事們的興趣,幾個女同事也加入了這場“賭局”,對她們來說,這是一場雙贏並且沒有成本的賭局。

其實,在很多同事的眼中,何小鵬有兩個極端的性格,一個是平易近人,可以平等地對話;一個是咄咄逼人,總是會抓住對方的邏輯漏洞,甚至經常“懟”人。

梁捷告訴筆者,在工作中,當何小鵬去挑戰一個人的觀點時,就會有攻擊性,他會用自己的一套邏輯是說服對方。當然如果對方能夠用自己的邏輯說服他,對他來說也是一件更開心的事情,“懟”人最終的目的是要達到共識。

理科生出身的何小鵬,對數字非常敏感。李金宇記得,有一次同事給何小鵬彙報工作,在談到下個季度的工作計劃時,用了一些形容詞,描述了一個願景。何小鵬直接給打住,要求他用具體的數字來描述,他覺得數字更準確、真實。

何小鵬是一個自我邏輯很強的人,以至於在有的時候,他的邏輯難以被人理解,甚至被人誤解。今年8月份,何小鵬在公司戰略發佈會上講到,傳統汽車經過了若干年的發展,在生產工藝上已經日臻成熟,但在科技和智能應用上的進步依然極其緩慢,而智能汽車的核心在運營,不在製造。

這個演講被外界所詬病,何小鵬也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不尊重製造”、“蔑視同行”、“狂妄”的質疑紛至沓來。

這其實是典型的何小鵬式演講,簡單、直接、不留餘地。這樣的風格在這個圓滑的社會里有一些格格不入,甚至會被看做是“情商低”的表現。

不過,他的很多好友卻能理解他的這個行為。梁捷就向筆者感嘆:“這個時代就是這麼奇怪,情商高低有時並不重要。堅持跑,就可能成功。”他認為,一時可能有些人不理解何小鵬,但是最後肯定相信他。

“雙面”何小鵬:那個不懂車的人要交付新車了

在外界看來,何小鵬有點“狂”

細節控

其實,在公司食堂,很多員工並不願意與何小鵬一起用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曾經指出一頓飯的成本是多少,並告誡同事,不要剩飯。

11月6日,一個極其普通的星期二,何小鵬給全體員工發了一封名為“創業中的自我修煉和提高,從細節做起”的內部信,他列了10個要注意的細節,其中一個就是,同事們在食堂吃飯,總是會吃剩一半,然後倒掉。

“問了下原因:食堂阿姨打太多了。這是理由嗎?我們自己不能提前說明嗎?”何小鵬在信中反問。

熟悉何小鵬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細節控”,尤其是那些能夠反映體系問題的細節,何小鵬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在他看來,食堂剩飯,有兩個原因,一是員工浪費,二是飯菜不好,這是可以反映一些體系問題。小鵬汽車是一家備受資本推崇的創業公司,但他們卻運行著一套穩健的財務風格,不浪費,不奢侈,何小鵬希望員工們也有這個風格。

在他所列的10個細節中,還包括下班後不關電腦屏幕、停車場充電時不關整車電源、開會遲到等。

“贏在格局,輸在細節”是他時常說起的話。對於細節的追求,在汽車的性能、智能性上體現得更為明顯。如果一些細節不滿意,他寧肯推遲新車的發行。

造車不同於互聯網產品,互聯網產品出現了問題可以迭代、升級,而造車則只有一次機會。他告訴筆者,新造車公司最多隻有兩發子彈,第一發子彈打出去,效果好,就能活下去。如果效果不好,就需要打出第二發子彈,但這個時候,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

另一方面,有些細節何小鵬又很不注重。在小鵬汽車智能產業園的四樓,只要聽到拖鞋的聲音,就可以判斷是何小鵬在走路。如果不會見重要來賓,何小鵬經常會穿一雙拖鞋在辦公室裡。

在生活上,他奉行的是一套極簡主義,吃飯、穿衣,合適、舒服就行。他有一條寬大的藍色牛仔褲,穿了很多年,如果不是家人和同事的強烈要求,可能還會再穿幾年。之所以鍾情於牛仔褲,是因為他覺得那是互聯網人士的標配。

喬布斯、雷軍、張小龍,在一些公司場合,都會穿著一條藍色的牛仔褲。

11月16日,在廣州車展上,何小鵬站在演講臺上,面對著眾多鏡頭髮表那篇著名的演講——“慢就是快”。當他沉浸在自己的邏輯當中時,臺下的人卻注意到了一個細節,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裡,何小鵬的穿著似乎並不搭配。那天,他穿了一雙黑色皮鞋,一條灰色西褲和一件灰色襯衣。

這在當時讓負責他個人形象的工作人員很抓狂,前一個晚上,工作人員特別強調他要穿一件淺顏色的襯衣,這樣可以更好地搭配西裝,顯得喜慶、自信。但是他還是給忘記了。

“雙面”何小鵬:那個不懂車的人要交付新車了

廣州車展上,何小鵬發表演講。

早起者的急剎車

從2017年9月份開始,小鵬汽車進入了一個快節奏,員工從700多人飆升到3000多人,總部也搬到了一塊現代化的智能產業園。

今年3月22日,小鵬汽車1.0量產車型順利通過廣州市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的審查,正式取得小鵬汽車第一張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這也是造車新勢力量產車落地後的第一張專用號牌,標誌著互聯網造車不再只是忽悠式的“PPT造車”。

兩次創業,何小鵬都趕了一個大早,然後加速前進。

梁捷回憶,2004年做UC瀏覽器的時候,就被很多人質疑“太早了”。那個時候,還沒有智能手機,通信網絡也以2G為主,移動端的瀏覽器使用場景並不多。但起了個大早的UC,沒有辜負外界的期待,最終成為了那個領域的霸主。

在今天來看,智能汽車也是一個“太早了”的行業,充電樁、電池、智能化等,都不是特別成熟。有人說,智能汽車是5G時代的產品,而今天依然用的是4G。

所以,在智能汽車這個領域,更是要求“一快遮百醜”。那些體系建得快、融資速度快、項目推得快的企業,就更容易跑贏市場,讓質疑聲閉嘴。小鵬汽車便是如此。在剛加入小鵬汽車時,何小鵬在公開演講中提出自己要做的四件事,第二件就是追求效率。

但是,蹊蹺的是,就當人們以為何小鵬會帶著他的小鵬汽車快速前進時,他卻選擇了放慢腳步,甚至不惜承受外界的質疑。

早些時候,蔚來汽車宣佈將在9月底前實現交付1萬臺車。7月31日,何小鵬發了一條朋友圈,喊話李斌,年底之前,新造車勢力中,沒有人可以交付一萬臺車。此後,兩個人玩笑般打起了賭,誰輸了,就賠誰一臺小鵬汽車或者蔚來ES8。

在那個時候,何小鵬已經開始認真思考互聯網造車“速度”的問題了,他意識到,對於智能汽車來說,交付是一個非常大的命題,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命題。

11月,他在“慢就是快”的演講中說,從產品、體系、可持續能力、財務四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在發表那篇演講之前,小鵬汽車的工作人員其實有過擔憂,他們擔心被外界質疑是為無法按時交付找藉口。

那個時候,小鵬汽車的G3其實已經達到了交付標準,一些高管建議按時交付,但是何小鵬還是給壓了下來,他希望將產品做到完美無瑕。

14年前,何小鵬用了10年的時間,將UC打造成了一款40億美元的產品;14年後,他的野心更大,他希望用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將小鵬汽車“燜”成一家千億美元市值的企業。從創業者到企業家,何小鵬或許已經找到了自己方向。

12月12日,小鵬G3將正式交付到用戶的手中。多年以後,何小鵬站在小鵬汽車穿梭過往的十字街頭,準會想起那個第一輛小鵬G3交付的時刻。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李波、李金宇、蕭晴、王小嫻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