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拥有毒气弹最多的德国人,为什么在战斗中一次也不用呢?

魏思江


德国人拥有毒气弹最多??真当美国人不存在么?虽然德国人在神经毒剂技术方面稍有优势,但是真当美国化工生产能力是吃素的?尤其是美国人的化学战投送能力远超德国,想一想如果大家放开了玩化学战,一架B-17就可以在德国本土投下成吨的芥子气,而美国对德轰炸动辄出动几百乃至上千架B-17和B-24,要知道用炸弹摧毁特定目标非常麻烦,但是要用化学战剂覆盖目标就简单的多,德国有能力应付美国大规模化学战报复吗?显然没有,德国有能力给盟军造成比盟军化学战报复更严重的损失吗?显然也没有。都没有你谈哪门子化学战?

英军曾经计划一旦德军实施海狮行动就动用化学武器

事实上德军不是没有探讨过使用化学武器(实际上在东线也曾经小规模使用过,例如在塞瓦斯托波尔和刻赤——都是曼施坦因干的喔),但是由于担心不能应付盟军的报复(不仅仅担心盟军战略轰炸,而且德军本身因为无法提供有效的马用防毒面具,马匹戴上防毒面具后就完全无力拉车,即使盟军只进行战术性化学战报复,非常依赖马匹补给和机动的德军步兵师也会被彻底钉死既不能机动也无法获取补给),而且德军认为盟军储备的化学武器多于自己(英国1942年储备的毒气炸弹确实足以供轰炸机司令部对德国本土采取大规模报复行动,诺曼底登陆之前盟军也做好了一旦德军使用毒气就进行大规模报复性化学战的准备和计划),并且拥有更强大的投放手段,基于对盟军化学战报复的畏惧,德军始终不敢在西线实施化学战,也不敢在东线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

德军只在东线克里米亚/刻赤战役中小规模使用过化学武器

美制M47A1型100磅芥子气炸弹,该炸弹内装60-70磅芥子气,可由B-17轰炸机投放,芥子气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是作为液滴型长效糜烂性毒剂,非常适合用于战略轰炸



一旦英美盟军彻底撕破脸用化学武器进行报复性战略轰炸将是德国完全无法承受的


DDG的老船坞


二战中,德国最少生产了1万吨化学武器,却为何从不大规模使用?

1942年6月,为了能够在精神上彻底击溃苏联人的抵抗意志,被苏联领袖斯大林树立成苏联精神之都的斯大林格勒,成为了希特勒必须拿下的城市。

6月28日德将保卢斯,曼施坦因率领数百万大军,风风火火的杀向了斯大林格勒。而苏联这边为了守住自己的“意志”,将整个斯大林格勒城市变成了“杀戮地狱”。

每一栋房子都是架起机枪、堆满了炸弹,让德军每打下一座房子,前进一小步,都必须付出悲痛的伤亡,从历史结果来看,苏联凭借寸土不让的意志力,在斯大林格勒成功“拖死”了德军。

面对苏联的“拖”战术,军迷们回看这段历史时不经感叹,当时的德国人为何不用化学武器,苏军躲在闭塞的房子里,只需轻轻的丢进化学武器,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之完全扼杀。

而从已公开的资料可知,德军从来没有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规模化的使用化学武器,且就算是在被苏联援军团团包围之时,也没有用,依旧是使用手中的“绕火棍”拼死战斗。

至于为什么德军不规模化使用化学武器?难道是因为德国人造不出?1936年12月23日曾在一战中获得战功十字勋章以及骑士一级和二级战功十字勋章的德国化学家奥托·阿曼洛斯就规模化生产了一种叫“塔崩”的化学武器。

“塔崩”是一种无色的水果味液体,在诞生之初被友善的设计成了“农药”,但很快在实践使用中,人类就发现“塔崩”的毒性可以作用于人类,它能够瞬间切断人神经系统的传递,让人在1至10分钟内死亡。

也正是因为如此杀伤力,联合国在1993年颁布第687决议,将塔崩分类为大杀伤力武器。而二战时期的德国人,在执行武器规划之时,也确实将其作为了重点发展点。

1942年初,在今天波兰的Brzeg Dolny地界,德国人曾特意修建了一座秘密工厂,专心生产塔崩武器,以备德国士兵的不时之需。且截至1943年中期,已经生产了1.25万吨塔崩。所以从数量和杀伤力来说,德国的化学武器存量,完全可以支撑起德军规模化使用化学。

根据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卡尼修斯学院,著名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授弗兰克迪南的观点,德军不在二战中规模化使用化学武器,总结起来就是2个字“平衡”,跟我们如今的“核平衡”是一个道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各国均使用毒气作战,造成大规模的伤亡,且由于化学武器随即性太强,一旦放出去几乎就不受释放方的控制,一战中因风向突变,攻击友军的事经常发生,以及气体无孔不入,几乎无法完全防御的特性。

为此战争结束后,各国特意签署了一个《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和其它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这个《议定书》虽然要求缔约国在打仗时别用化学武器,但并没有完全禁止,几乎所有缔约国都保留了受到化学武器攻击,即可用化学武器报复的权力。

因而对于二战中各国来说,化学武器等同于同归于尽的武器,所以若德国有一次敢向苏联大规模放,苏联那个工业生产能力,真的可以做到次次放。

如此一来以化学武器随空气传播的特性,世界上还有没有俄罗斯人和西欧人都是个大问号。


袁载誉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为首的轴心国集团投降而告终,制造了很多令世人震惊的惨案的德国,为何在战争后期一溃千里的失败中使用毒气弹来扭转战局,挽救败局呢?


毒气弹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已经使用了,德国最先使用毒气弹,之后参战国纷纷研究毒气弹配方,并投入战争中,毒气弹的使用不仅伤害了士兵,同时也使很多平民深受其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毒气弹对人类和自然产生严重的危害性,于1925年在日内瓦有美、英、法、德丶日在内的37国签署,《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该条约禁止各国使用有毒武器和细菌武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希特勒就已经安排了专门的人才,一个叫做阿曼洛斯的德国化学家研究新的生化武器。阿曼洛斯通过长期的研究,终于发明了一种叫做“塔崩”的毒气弹,这种武器可以通过肺部、皮肤进入人体,哪怕只有一毫升,也足以使健康的士兵毙命,毒性惊人。

那么为何毒气弹却迟迟不用呢?,朋友们都看过电影、电视剧中德军士兵的装备,除了枪支弹药以外,每个士兵都背带着一个小铁罐,那个罐中存放的就是防毒面具。因为德国人知道在战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虽然德国在二战开始没有使用和遇到毒气弹的攻击,但鉴于一次大战的教训,在战争爆发之前,就给每位士兵做好了防护毒气弹的准备。

其中没有使用毒气弹的重要因素;纳粹德国很清楚,各个国家都已经研制并装备了毒气弹,而且也已经做好了对付毒气弹的准备、另外在战争中任何一个国家首先使用毒气弹,那会招致更多的毒气弹的打击。而且在战争后期,德军已经是回天无力,军队损失殆尽,士气低落,全国上下弥漫着失败的气息,即使使用毒气弹也挽救不了最终失败的命运。

虽然毒气弹在战场上命运使用,却被纳粹德国在关押的战俘,犹太人的集中营里使用,导致成千上万的失去生命,为世界所不耻。

【[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欢迎您在评论中发表不同看法,谢谢您的阅读】


风雨兼程170983658


毒气最早使用是在19世纪末的布尔战争,随后的八国联军战争也使用了毒气。而最大规模使用则是在一战。

但是,毒气这种东西,一方面非常残忍,对人的杀伤比子弹炮弹更痛苦;另一方面,技术并不复杂,可以说大的工业国家都能造。这就使得,如果一方对另一方使用毒气,很可能遭到对方同样的反报复。比如一战,就打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互相发射毒气,最后双方都损失惨重,共有百万人受害,死者不下十万,希特勒的眼睛也被英国毒气熏得暂时失明了。后来各国都达成默契,大家都别用毒气弹,不然大家受害。

因此,到了二战时候,德国虽然有大量毒气弹,却也不怎么敢用。因为你要用毒气弹,苏联、美国、英国也能用,最后你还是占不到便宜。

但是,当对手是比较落后的国家,有些法西斯国家却就肆无忌惮了。比如意大利在攻打埃塞俄比亚的时候就放了毒气,而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更是大放毒气。这是因为他们欺负对手装备落后,不能用毒气弹反报复他们,故而单方面做出这等恶行。


巴山夜雨涮锅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史上最大战争,这场战争以美丶英、苏、中为一方,德、意.日为另一方,双方投入大量武器兵力,损失极大,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也是史上罕见的。但是德国战场上却不见毒气的使用,这是为什么呢?

希特勒虽然残暴但他很聪明,他发起战争是为了扩张领土,.并没有想着要残害很多无辜的百姓。希特勒并不想自己侵略的土地是寸草不生的蛮荒之地。

因为欧洲阵地的战场由原来阵地战变为运动战,德|国纳粹实行的闪电战,毒气释放给敌人,他们自己也得冲过去。这使得伤害自己的人很容易。

1925年,美、英、法、德丶日在内的37国签署日内瓦协定。该条约禁止各国使用有毒武器和细菌武器。

毒气的使用不仅没有人性,还对德国人自己造成一定的伤害。毒气弹使用起来不可控因素很多,比如突然风向攻变,自己这边可能遭受致命打击。

二战时新型武器坦克的使用,使得战争打开突破口很容易,没有必要使用毒气。

怕同盟国报负,二战时德国对英国伦敦空袭开始后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宣称不会让经过飞机骚扰柏林,结果没过几天柏林就遭到英军空袭。英l国显示的报复实力,一旦使用毒气,英国也会把毒气扔往柏林。希特勒不得不慎重考虑。小日本敢在中国大量使用毒气弹,是因为中国在毒气报复上没有能力。


手机用户60429491149


二战时期,德军除了在1942年5月在克里木半岛使用过化学迫击炮弹以外,其他在整个战争期间没有使用过化学武器,也没有专门的化学部队。

在一战期间,德国在著名的伊普尔战役中首次使用化学武器(氯气),数分钟内德军就“兵不血刃”的消灭了千余名法军,法国陆军73步兵团战壕内无一人生还。随后的战争中,英法部队与德军部队开始了大规模的化武战斗,整个一战过程中交战各国一共进行了146次毒气战,使用了15万吨毒气,超过100万官兵收到化武伤害。

正是由于一战化学武器的使用,使的战争变得更加惨无人道,世界各国对化学武器心有余悸,1925年,多国在《日内瓦议定书》上签字,同意在战场上禁止使用化学武器,但缔约国却有保留化学武器的权利。


也就是说,自1925年以后,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是违背国际公约的,但是战争中国际公约也就是约束弱者的一张“废纸”,而德国作为具有先进化武技术的国家为何不用呢?主要由于以下几点原因:

1、二战期间的德国元首希特勒,也是一战毒气战的受害者,曾因毒气造成暂时失明,因此较为反感化学武器。

2、二战各交战国,已经较为重视国际舆论,也不想因为化学武器造成国际被动。

3、二战已经不是一战时的堑壕战,运动战过程中使用毒气弹一类的化武效果不佳。如果用飞机投掷毒气弹,那么影响范围又太大。

4、如果德国使用毒气弹,英国、苏联、美国等国也会使用化武反击,那么可能德国更难以承受。


卫青点兵


这里面希特勒的个人因素起了很大作用!二战期间,德军最高统帅部是明令禁止使用毒气的!

一战后期的1918年,在德军西线战场上,有一位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的上等兵,在前沿对峙时,中了英法联军的芥子毒气,导致他双眼暂时性失明了三个月,转入德军后方医院治疗。在此期间,他得知了德军战败的消息。

20多年之后,这位当年的上等兵成为了德军最高统帅,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他对当年遭受毒气攻击的痛苦经历记忆犹新。因此,一方面,严禁德军使用毒气,另一方面,严防盟军使用毒气,所以,二战期间,每个德军士兵背上都有一个圆形小桶,那里面装的就是防毒面具。

不能因为希特勒是发动二战的恶魔,就一笔钩销他在反对使用毒气上的贡献。



临时客


我们都知道,日本在二战中频繁使用毒气弹等化学武器,给中国军民造成了巨大的伤亡。那么,同样是法西斯轴心国,德国在二战中也研发了许多毒气弹,不过大多用来屠杀犹太人,却没有在战场上使用。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日内瓦协定”的约束

一战期间,化学武器被大规模使用,造成了交战双方巨大的人员伤亡。战后,各国痛定思痛,于1925年在日内瓦签署了《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首批签署协议的国家中就有日本和德国。不过日本并没有遵守此协议的规定,在战争中对中国多次使用毒气和细菌武器,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就专门拿中国人做细菌实验。德国虽然也研发了数量巨大的毒气弹,不过始终没敢在战争中使用。



二、顾忌美英苏等国的毒气反制

二战中,日本之所以毫无顾忌的对中国军民使用化学武器,是因为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不要说研发毒气弹,就连防毒面具都生产不了。根本就没法对日本造成威胁,所以日本才会毫无顾忌的在中国现场使用化学武器。

但是在欧洲现场,德国却不敢首先使用化学武器。因为美国和英国早就警告过,如果德国使用化学武器,美英会采取对等的反制措施。当时的美英苏等国工业实力雄厚,各自都生产了数量不少的化学武器,防毒面具也能够配备军队。希特勒顾忌美英苏等国的毒气反制,所以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把化学武器投入战场。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指正。


执着不屈


使用化学武器在战争史上一直是受世界各国谴责的。很少有国家敢冒天下之不緭使用化学武器。

当时世界主要国家已签订了《日内瓦协定》,禁止使用毒气武器。如德国使用化学武器就是与世界为敌。

二是欧洲国家都较小,一但在欲征服国家投放使用化学毒气弹,不能保证伤到自己的本土,而且征服国家就算征服,德国后期也要进驻维持秩序,给自己带来伤害,得不偿失。

三是当时盟军也有毒气弹,特别是美国,美国威胁如果德国使用,盟军就会报复还以颜色。

四是希特勒自己的战略决策,在对自己的实力当时已经达到非常自负的地步,对当时的闪电战等感觉可以征服欧洲,如再使用毒气武器,难免会伤到自身。任何一个有头脑的领袖绝不会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


杏林视野


你当德国人傻啊,一战是一战,二战是二战,能一样么

一战前线就是前线,后方就是后方。后方听不见枪炮声,难受的只有无处不在的管制和越来越少的配给。

二战能一样么?盟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持续了五年,什么前线后方,还不是一样拉防空警报挨炸弹。你今天要是敢在前线用毒气弹,明天夜袭柏林的飞机带的也是毒气弹你信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