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用左手敬礼的军人—独臂武教头赵良科

只能用左手敬礼的军人—独臂武教头赵良科

位于中俄边界的兴凯湖畔,有一支赫赫有名的机动步兵连,这支队伍连续6年获得黑龙江省军区机动步兵分队专业考核的第一名,11次刷新军区5项军事记录,被称为“边关老虎连”。然而就是这样一支硬汉队伍,指导教员竟是一位只能用左手敬礼的独臂军官,战友们都叫他“独臂武教头”。

只能用左手敬礼的军人—独臂武教头赵良科

上膛、据枪、瞄准、击发,堪称完美的射击,完成这一套连贯动作的正是只有左手的赵良科。在旁人看来,他是一位身残志坚的传奇人物,可赵良科自己却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残疾人。

只能用左手敬礼的军人—独臂武教头赵良科

1991年12月,赵良科入伍来到兴凯湖畔,成为了一名边防战士。通过刻苦训练,他很快成长为一名训练标兵,并迅速在各类比武中崭露头角。2004年7月,赵良科被任命为团侦察股股长。然而,就在赵良科春风得意的时候,一件改变他命运的事情发生了。在一次训练中,由于两个炸药包意外提前爆炸,致使赵良科失去右臂。

只能用左手敬礼的军人—独臂武教头赵良科

对失去右臂的赵良科而言,别说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就连生活自理,也都成了巨大的挑战。两个多月之后,赵良科出院回到部队。但是没多久,战友们就发现,以前那个开朗爱笑的赵良科已然变了一个人,不仅不爱讲话,还刻意躲着大家。又想逃避,又想留在部队,赵良科陷入了痛苦的挣扎。短暂的消沉之后,赵良科想明白了,如果不想被部队淘汰,那就得重新证明自己。

只能用左手敬礼的军人—独臂武教头赵良科

自那以后,赵良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练习洗脸刷牙等基本动作。深夜等战友们都睡了,他还要一遍遍地练习电脑打字和抄写笔记。通过大量练习,生活自理是没有问题了,下一步就是计划重新回到训练场上。可是这位曾经的射击冠军,受伤后的第一次射击就脱靶了。最让赵良科感到没有面子的,是他连上膛都无法完成。为了打破困境,赵良科有意识地加大自身训练强度,练臂力、练握力、练身体的协调性等。晚上大家都休息了,他还继续奋战在健身房,每个动作都要练上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以后,他才肯回到房间睡觉。

只能用左手敬礼的军人—独臂武教头赵良科

为攻克最难的单手上膛,赵良科的断臂处常常破了又好,好了又破。一段时间下来,赵良科终于将单手上膛练得又快又好,对射击要领的苦心钻研,更是让他练就了百发百中的好枪法。此后赵良科信心大增,对待其他训练科目也如法炮制。在高强度的练习中,他不断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取得的训练成绩更是让战友们刮目相看。

只能用左手敬礼的军人—独臂武教头赵良科

2005年5月,驻地边防武警部队想请一名教员指导战术教学,团里把这项任务交给了赵良科。对此,不仅武警部队的首长不理解,就连赵良科自己也倍感意外。赵良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第一堂课开始不到十分钟,就有学员向他发起了挑战。就在所有人都担心赵良科下不来台的时候,他却给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答复:不服你们3个一起上!赵良科的身体条件,大家都看着眼里,在毫无优势的情况下,做出如此选择,这让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片刻沉默之后,三名身体强壮的学员,开始向赵良科步步逼近。事情的走向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只见赵良科以极快的速度冲上前,一个正踢腿,一个后扫腿,一个压臂绊腿,不到半分钟,就干净利索地结束了比赛。自那以后,队里的学员没有谁不服这位“独臂武教头”,就连当初挑战赵良科的3名学员,也打心里佩服赵良科。

只能用左手敬礼的军人—独臂武教头赵良科

2007年9月,黑龙江省军区步兵连比武如期举行,赵良科带队的机动步兵连不仅囊括了9个单项第一,还获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从军23年以来,赵良科荣立个人三等功6次,个人二等功1次,还被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相信这位“独臂武教头”,未来还会在中俄边境线上,创造出新的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