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两开花,印度HAL被薅到发不出工资啦!

印度由于其地缘政治因素和印度洋战略,一直是全球军火贸易市场中的肥羊,其本国武器一直在欧美和俄国之间左右逢源,不管舰艇、坦克还是战机都不例外。作为印度最大的军火商印度斯坦航空(HAL),尽管日常摔战机,但架不住人傻钱多,还是在"印度制造"的旗帜之下靠买授权组装了从法国美洲豹到俄国苏-30MKI的"万国牌"战斗机。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常年财大气粗的印度斯坦航空前几日却爆出了欠薪丑闻,公司3万多员工已经一个月没发工资了。

内忧外患两开花,印度HAL被薅到发不出工资啦!

印度《经济时报》用"HAL出现罕见的财政紧张:印度空军欠了1450亿卢比的债"来报道

根据印度最大的英文报纸《经济时报》在1月9日的报道,HAL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马德哈文向透露,现在集团目前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进入1月后,公司可支配资金大量减少,因此不得不向银行贷款100亿卢比(约合1.41亿美元)来支付员工工资,维持集团短期的日常运作。马德哈文说:"我们集团财政问题一向挺不错,至少在过去二三十年里没向外界举债过,这反倒是第一次。"相关人士表示,当前除直升机部门之外,HAL集团员工基本上处于无薪休假状态。

内忧外患两开花,印度HAL被薅到发不出工资啦!

唯一没停的直升机部门压在跟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谈联合生产卡-226T模块化多用途轻型直升机,为此还成立了一个新俄印合资公司IRHL,不过HAL没了钱估计合作也很难继续下去了

内忧外患两开花

内忧外患两开花,印度HAL被薅到发不出工资啦!

在我们日常的印象里,印度跟中东狗大户一样一直是全球军火市场的香饽饽,一直对外"撒币"买买买,突然一下子没钱了反而让人有些不适应。其实HAL没钱是必然的,国内和国外的两方面掏空了他的现金储备。国内方面,先是印度军方当起了债主,仅印度空军就在漫长的采购和维修当中欠了HAL高达1450亿卢比(大约20.5亿美元)的巨额债务,这其中还不包括被军方和国防部通过各种途径"赖"掉的部分,而截至2017年9月之前,印度空军却只支付了200亿卢比(约2.8亿美元),严重阻碍了集团的正常营收。此外,在战机军售方面,印度信实防务公司通过在2016年与政府当局的不正当关系获得了采购法国"阵风"战斗机的购买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HAL产光辉战斗机列装路上的绊脚石。

内忧外患两开花,印度HAL被薅到发不出工资啦!

阵风战斗机的采购经费导致HAL国产的光辉战斗机采购缓慢,前段时间印度曾试图将该机推销给马来西亚未果,毕竟邻居又不傻,连自己都看不上的战斗机别国也多半不会要。

内忧外患两开花,印度HAL被薅到发不出工资啦!

而印度斯坦航空作为一家国营控股,以营利为目的的军火公司,需要对国家财政负责。印度政府从HAL身上也通过回购和股权分红获得了大量的收入,仅在2013-14年至2017-18年这5年期间就向印度财政缴纳了接近1100亿卢比的收入。在其中最近2018年的一次政府回购当中,印度政府就从HAL身上抽走了112.8亿卢比资金,根据HAL工会负责人赛亚迪瓦拉·钱德拉希克哈[[footnoteRef:0]]表示,这一次政府回购严重影响了集团运转的财务状况。 [0: [] Suryadevara Chandrashekhar]

内忧外患两开花,印度HAL被薅到发不出工资啦!

2003年俄罗斯把过时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送给印度,但由俄国改装,计划2008年交付,一来二去改装费从9亿美元变成了28亿美元,还延迟到了2013年才交付。狠狠宰了印度一笔不说,还利用印度为俄罗斯丧失的航母制造业交了学费。

内忧外患两开花,印度HAL被薅到发不出工资啦!

国外方面,没有核心技术还有强烈区域性大国需求的印度一直是俄国人眼中的大肥羊,从苏联时期俄国人就通过买卖授权的方式,将米格-21的生产权授权给印度HAL集团生产。解体之后,随着俄国经济日益下降,军工出口和合作授权就成了俄罗斯军工业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再加之解体和经济下滑带来的人才流失和技术断层也使得俄国需要印度为其"交学费"来发展本国军工业。从本世纪初折腾了十年花了23亿美元才开回家的超日王航母,再到跟俄罗斯合作研发折腾了十年的五代战斗机FGFA(T-50印度版),俄国从印度身上得到的好处远比我们实际看到的多得多。可以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军工发展回血的强烈需求终于把冤大头印度的羊毛薅死了。

内忧外患两开花,印度HAL被薅到发不出工资啦!

与俄国共同研发的FGFA五代机(印度特供版T-50)在进展了11年之后在2018年被俄罗斯国防部叫停,从2007年加入开始到结束,印度HAL已经砸了3亿美元进入到研发当中,而根据俄罗斯人的意思,印度至少需要额外投入50亿美元的研发才能完成。考虑到T-50研发之初资金军方只能出2成,苏霍伊需要承担4成的比例,很明显俄国人在利用印度研发经费研发T-50。

困境的内因

内忧外患两开花,印度HAL被薅到发不出工资啦!

与其说造成资金流断裂的原因在国内国外,倒不如说根本原因在于印度斯坦航空自己不长进。作为亚洲第三世界国家当中成立较早的战机制造商之一,HAL本身并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1940年成立之初,HAL选择了通过授权代工和组装的方式建立起了战机生产线,也曾在60年代自主研制了HF-24风神战斗轰炸机,但由于缺少发动机和主要航电等核心技术导致事故频出。

内忧外患两开花,印度HAL被薅到发不出工资啦!

进入80年代设计的光辉战斗机也被"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印度式设计思路从轻型战斗机变成了中型战斗机的吨位,在"打磨"20年试飞之后成功沦为了世界战机发展史上的笑柄。长期以来,HAL都只能凭购买授权生产国外先进战斗机来满足本国需求,例如前苏联的米格-21、法国的美洲豹、俄国的苏-30MKI等等,所获得的均是组装能力而非研发设计等核心能力。尽管这些年来印度HAL集团一直在谋求业务增长,以摆脱政府主导的束缚,但印度式的不思进取,好高骛远、糟糕的企业文化以及在国内长期一家独大缺少竞争等种种原因导致其极度依赖政府的救济,很难做出改善。

内忧外患两开花,印度HAL被薅到发不出工资啦!

由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下令,HAL自主研制生产的HF-24风神战斗轰炸机是曾经印度的骄傲,然而基本上就是用国外零件拼起来的,发动机推力不足,而且事故频发。

印度空军退役元帅马萨瓦兰表示:"HAL以往的日子过得都很舒服,不必忙着出口,也不必在国际上争什么产品竞争力,政府只需要他拿着外国公司的许可授权生产,根本不对它的日常经营和研发做过多要求。但作为一个年收入30亿美元,出口却不足50亿卢比的企业,它怎么能算是成功的企业案例?"根据HAL的年度财政报告显示,在2017到2018财年度当中,其出口额仅为31.4亿卢比(约合4.4千万美元)。

内忧外患两开花,印度HAL被薅到发不出工资啦!

论摔飞机,三哥这些年还没怕过谁,不管是进口的,还是授权自产的,摔起来众"机"平等

曾参与HAL与国外进行授权谈判的高管表示,没有技术的HAL在谈判的时候没有定价权,而更可笑的是集团内连具备授权协议谈判的专业人才都不多。与法国达索、俄罗斯苏霍伊等企业相比,他们的律师和谈判专家团比HAL的规模大的多,实力也强得多,他们经常会心血来潮的对HAL提出许多没法拒绝的附加条件,这也导致了印度军购往往要付出比其他国家更高的代价。

内忧外患两开花,印度HAL被薅到发不出工资啦!

印度HAL购买法国达索授权之后生产的美洲豹攻击机

惨淡的未来

印度斯坦航空现在内忧外患,沦落到需要举债来发工资的地步。但毕竟贷款是暂时性的不可持续,用于支付了工资,也没法采购足够开工的战机零件,未来要如何走很大程度上还得看印度政府如何拯救。一方面除了印度政府注资,印度空军曾有人在2014年就表示,建议政府效仿法国达索公司的出口型模式,将HAL拆分成数个联合但独立运作的分公司,以专注于研发和对东南亚、非洲等方面的出口军售,但当时的印度政府未能察觉危机并没有对这份建议作出反应。

内忧外患两开花,印度HAL被薅到发不出工资啦!

印度从法国达索采购的108架阵风战斗机砍成了36架,而且非国营的信实防务公司就承担3000亿卢比的进口额,2018年印度反对党就爆出就这一军购引发争论,原因是信实防务的老总安尼尔·安巴尼跟莫迪政府有不正当交易。

内忧外患两开花,印度HAL被薅到发不出工资啦!

另一方面,HAL也得自己靠研发走出授权代工的死循环。印度国防专家德巴·莫汉蒂表示:组装阵风和组装苏-30相比没多大区别,但重点是印度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之间的脱节,这一点我们的政府把HAL限制的太紧了。美国五角大楼可不会设计战斗机,他的F-35都是洛克希德·马丁设计制造的。但即便是要走研发的道路,至少也要先挺过当前的集团财政问题,摆在HAL面前的"印度制造"之路,想要不被坑不被薅的走下去,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内忧外患两开花,印度HAL被薅到发不出工资啦!

被俄国薅的受不了之后,印度决定让HAL研发AMCA中型五代机,要求装备国产发动机,具备超音速巡航和雷达隐身性能,然而就印度目前的水平只能说:"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