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晗的微笑——米心

夢晗的微笑——米心

米心

初見“夢晗”是在那個飄著小雪的晚上。

那是一場春雪,為了慶祝那場下在春天裡的小雪,“文化部落”群主郝敬堂老師提議大家以春雪為題線下交流,邀請大家即興作詩以感受上蒼造物之美。白天大家都在上班,下班後我們從四處紛紛趕來,共赴那場春雪之宴,那真是個詩情畫意且值得紀念的日子。

踏著雪去參加聚會的心情總是不一樣的,這種時候先到的人對每一個後進門的朋友似乎都有很大的包容感,甚至羨慕他們可以比坐在屋裡的人們多欣賞一會兒雪。眼裡滿是探究,不想聽他們講為什麼會晚到,只想聽他們帶來關於雪的驚喜。

“夢晗”就是在這場春雪之宴即將開席之際到來的,她頭戴一頂非常可愛的毛線帽,這讓我瞬間便聯想到了大學的時光。放下外套,她很不好意思地向大家投來帶有微微歉意的笑容,靦腆而害羞。我與她是第一次見面,她與我身旁的老師卻不是第一次見面,聽著旁邊老師與她熱情地打著招呼,我也被感染了。大家把目光投向“夢晗”,只見她也投以熱情的微笑,但表情卻一點兒也不誇張。她坐在我斜對面,在她落座的同時向我投來甜甜的笑容,並微微點頭示意,這是“夢晗”在進門入座之前的兩次微笑。至今,我都不記得那天她說過什麼話,但卻深深地記住了她在那次春雪之宴的兩次微笑。席間每當有人問道她不確定或不想回答的問題時,她都是投以溫柔的微笑。

那晚她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喜歡帶著微微笑容的女孩。

一個月後我與“夢晗”再次相遇,也是“文化部落”的聚會。再見“夢晗”我與她天然親近。一來是因為席間只有我們兩位女士,二來因為我對“夢晗”的微笑頗有好感。原來她的微笑早已入駐到了我的腦海之中。

“文化部落”的聚會氣氛總會讓人感到身心愉悅,前輩們的話總也聽不夠,想說的話總也說不完,讓我感覺每一次聚會都是一次文學修養提升的大課。

“夢晗”的話語還是不多,也許她不勝酒力,有人幾次勸酒她都不喝,她不喝也不多說客套話,這讓人感到一絲詫異。她與人碰杯時,初見者總還想說些什麼,可“夢晗”已經喝了手裡的茶水或者飲料,笑著看向對方。這讓喝酒的氣氛多少有些卡殼,對方也只好收起想說的話,舉杯一飲而盡。可我不管那麼多,我就是喜歡“夢晗”的微笑。我們碰杯,她對我笑,我也對她笑。我們之間話並不多,然而她淺淺的笑容卻能讓我感到親近,情緒似乎也因這笑變得平靜,安然。碰完杯轉身落座,發現“夢晗”的微笑除了給我一份平靜外竟然還讓我有一絲回味。

“夢晗”在笑的時候眼睛會發出微微的亮光,這個時候她的眼睛像是會說話似的,給你傳遞一組愉悅的信號。

“夢晗”的微笑很純潔,像個孩子似的,讓你可以放下任何警惕。

“夢晗”的微笑又很溫暖,讓你找到朋友般的感覺,溫馨又可靠。

“夢晗”的微笑還很迷人,讓你看後便難以忘卻,回味無窮。

我總是在心情平靜的時候能夠回憶起“夢晗”的微笑,她那會說話的眼睛、淺淺的笑容,給人陽光,給人真誠,給人美好。

米心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北京市海淀區作家協會會員

散文作品在《中國財經報》《北京文學》《澳華文學》《春城晚報》等媒體刊登,作品《今生緣》《媽媽的後背像座山》被推薦為經典美文置頂於新浪博客首頁。長篇小說正在出版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