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之外,卓別林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電影之外,卓別林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作者丨陳唯欣 主播丨阿成

親愛的有書書友們你們好,今天我們將一起共讀《卓別林自傳》第四個主題的內容,建議閱讀本書第16-20章。

在這一部分中,我們將瞭解電影之外的卓別林,跟隨他回到家鄉英國,聆聽戰時集會演講,和名流人士溝通,閱讀中不妨思考:

電影之外的卓別林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電影之外,卓別林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卓別林在電影方面的成功,讓他得以進入上層社會的交際圈,和各類精英人物打交道,享受上等生活。

雖然卓別林身有萬貫,然而,他一直沒法真正地喜歡奢侈生活。

他追求的是一種充滿樂趣的、精神充沛的生活,因而他非常羨慕丘吉爾,既懂得享受權力,又不痴迷於權力,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還能夠充分地利用閒暇去做他喜歡做的事情,如砌磚、跑馬、繪畫等。

身處娛樂圈,儘管周圍可以聊天的人很多,但真正能理解他、走進他心扉的人卻屈指可數。

卓別林覺得孤獨、鬱悶,甚至乎覺得演戲這種生活是空虛的。臺上的他微笑著,落幕後的他只能自舔傷口。

“在喜劇中,悲劇的因素往往會激起人們嘲笑的心理。”卓別林對喜劇的認識,恰恰印證了“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這句至理名言。

很多看似幽默的人,包括憨豆先生的扮演者羅溫·艾金森在內,其實內心都飽受苦悶和抑鬱的煎熬。

電影之外,卓別林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事實上,這類人在我們身邊並不少。

他們往往看似嬉皮笑臉,陽光快樂,帶給別人無盡的歡樂。但一旦退到黑暗處,他們實則內心愁苦,比誰都悲傷。就連我們自己,都可能是這個群體的成員之一。

尤其是現在壓力越來越大,我們對很多事感到無可奈何,不知道怎麼宣洩情緒,於是只好偽裝自己,用微笑掩飾悲傷。

若你感到不快樂,就嘗試卸下微笑的保護色吧。

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而是讓自己真正獲得釋放,可以像卓別林一樣暫時逃離,換個地方換個心情,或者和信任的母親聊天抒發情感。

如果情緒一直壓抑著,久而久之就會越積越多,直到最終如氣球一樣爆炸。

電影之外,卓別林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作為一個公眾人物,自然要受到各方人士的評論。

卓別林的喜劇片在全球廣受歡迎,因此當他首次返回英國時,他受到了全英國乃至全歐百姓的簇擁。

“在從南安普敦至倫敦的途中,將重現羅馬凱旋的盛況”,卓別林一時間簡直成為了“全英明星”。

英國人民視他為典範,把他捧到很高的位置,但卓別林卻把這些看得很淡,甚至有些惶恐不安。

他清晰地意識到:“社會的讚揚只會暫時使你陶醉,就像蛋白牛奶酥一樣,時間一久就會癟下去。這一次我受歡迎,不代表我可以永遠受到人們的喜愛。”

他沒有沉醉在狂熱中,而是冷靜地退出,及時地給自己一顆鎮定劑,避免驕傲和迷失方向。

與此同時,報紙上也有一些異見。有些人指責他在國家一戰受到威脅時沒有去服兵役,甚至嘲諷他只適合在攝像機前做幾個搞笑的的動作。

對於這番言論,卓別林不氣不惱,他說:“不管別人怎麼說,怎麼想,我還是我自己。”

卓別林始終沒有受媒體言論的影響,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真實想法。

電影之外,卓別林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卓別林不是回來炫耀自己有多麼厲害,他“只不過是想念以前熟悉的地方,渴望再見到它們”,看看這個曾經生他養他的地方十年後的模樣,回憶過往生活的一些細枝末節。

相比之下,多數人往往非常在意別人看待自己的眼光,因此容易受到他人評價的影響,心情大起大落。

之所以受影響,很多時候是因為人們需要周圍人的評價來確定自己在社會關係網中的位置。

因為內心想法不清晰,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識,或者無法接受自己,所以害怕受到別人的挑戰,害怕自己是錯的,從而暴露弱勢的一面。

但其實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標準,用自己的衡量體制去評價另外一個人,就容易產生衝突。

而且,個人的價值並不取決於另一個人的看法,如果一味地為了迎合他人的評價而去改變,那最終只會迷失自我。

電影之外,卓別林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卓別林除了在電影方面滿足觀眾的需求,他還宣揚和平、人人平等的普世價值觀。

儘管他宣稱自己是無黨派,沒有任何政治傾向,但他曾多次公開演講,呼籲美國開闢第二戰場,宣傳募購戰時公債,還會見了印度“聖雄”甘地。

童年生活悲苦的卓別林更加渴望看到一個和平、幸福、快樂的世界,於是選擇踏上伸張正義的征途。

卓別林的正義感、對人類的同情,以及人道主義的價值取向,決定他無法在戰亂時期獨善其身,單純地沉醉於金錢和娛樂中。

人作為社會一員,不能只以獲取名利、金錢為目的。如果功利心太重,很多比錢財更為重要的東西就容易被忽視,類似親情、友誼等。

就像吝嗇鬼阿巴貢一樣,在他眼中,金錢高於一切,他對錢財極其吝嗇,為了不花一文錢,他讓兒子娶一個有錢的寡婦;為了不用陪嫁,他把女兒嫁給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頭。

親情在金錢面前灰飛煙滅,成為錢財的犧牲品。

而去世老人白方禮,在74歲後近20年中,靠著蹬三輪掙下35萬元,全部捐給天津多所大學、中學和小學,資助300多名貧困學生。

他自己卻過得如乞丐一般,每日午飯就是饅頭配水,三輪車、收音機成為他逝世時留下的最後的遺產。白方禮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雖然人已逝去,但這份無私的精神卻永久流傳,他資助的那些學生也將感激並牢記老人的付出。

物質、金錢、名利,這些都是暫時的,只有善良才是永恆的。

喜劇作家莫里哀曾說:“一個人真正的後續財富,是他今生對其同伴們所做的好事。”

這句話延伸開來講,一個人離開人世時,錢財這些身外之物都無法帶走,而死後真正能夠流傳的,是他在世時對周圍人、對社會、對世界所做的事。

人們不會記住他留下多少金錢,但會記住他生前做過多少好事。

親愛的書友們,今天我們讀完了《卓別林自傳》的第四個主題,除了看到卓別林在電影領域不斷登峰造極,也看到電影之外多面的他。多翻閱幾次,或許你還會有新的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