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家族滅門,竟是因為40年前一場公案,這是曹操埋下的“種子”

關羽家族滅門,竟是因為40年前一場公案,這是曹操埋下的“種子”

關羽作為古今百大名將之一,一生追隨劉備東征西討,必然手上留著累累血債。而他的成名之作“水淹七軍”,更是將他推向了人生巔峰,可他沒想到正是那一仗,讓他後來揹負了滅門慘劇。

關羽家族滅門,竟是因為40年前一場公案,這是曹操埋下的“種子”

仍記得諸葛亮於隆中為劉備劃分天下時,曾說:“將來主公要想奪得天下,須兵分兩路,一路從巴蜀出發攻取關中平原,一路從荊州出發,攻打洛陽等中原地區。”之後劉備也正是按照這條路線來進行的。先是在漢中大敗曹軍,奪取漢中,而關羽鎮守荊州就也坐不住了。於是他派兵北上圍攻樊城,打算撬開北進中原的大門。曹操此時剛逢大敗,也不敢怠慢,馬上派于禁率領曹師精銳七軍救援樊城,而臨行前還打算派一副將輔助於禁。

關羽家族滅門,竟是因為40年前一場公案,這是曹操埋下的“種子”

這時龐德站了出來,他不久前才歸降曹操,如今在曹操帳下未立寸功。他想請命去輔助於禁,誰知曹操此時要試探一下他的忠心。先是假意拒絕龐德,其後又看似推心置腹的說出自己的擔憂。龐德聽後大悲,不僅申明自己絕對忠誠,還抬棺材出征,表示以死報國,曹操這才放心准許他去了。

關羽家族滅門,竟是因為40年前一場公案,這是曹操埋下的“種子”

之後關羽水淹七軍,曹軍大敗。于禁落敗被俘投降關羽了,但是對於龐德,關羽還是頗為敬重,好言相勸其歸降自己,畢竟他的家人此時也是在蜀漢工作。可是龐德從未忘記自己當天的承諾,寧死不降,還破口大罵關羽和劉備。美髯公怎能忍得如此出言不遜,於是把龐德推出去斬了。

關羽家族滅門,竟是因為40年前一場公案,這是曹操埋下的“種子”

曹操聽聞此事,頗為傷心,封龐德幼子為列侯,歌頌龐德的忠肝義膽。此時一個少年的內心就這樣,被曹操種下了一顆仇恨的種子,在不斷的生根發芽,等待著開花的那一天,而這個少年正是龐德之子龐會。此事不久,關羽因被呂蒙偷襲荊州,敗走麥城,被吳將所擒,押回江東,最終也落得人頭不保。逝者已逝,看來一切本也似乎塵埃落定。可若干年後我們才知會,原來一切並未終結,惡念由心而生,也隨心所滅。若當事人一念執迷,此恨就難言抹去,而少年龐會正是如此執迷,他決心繼承父業,走上從軍之路。

關羽家族滅門,竟是因為40年前一場公案,這是曹操埋下的“種子”

龐會被認為頗有先父遺風,他從軍之後接連立下赫赫戰功,比如諸葛亮族弟諸葛延造反,他率軍平定,因為作戰勇猛,奮不顧身,且最終擊垮諸葛延叛軍,立下大功被封會爵鄉侯。然而功名爵祿對他而言終是浮雲,他心中深深紀念的只有一事,為先父復仇。不管多少年,還有沒有人記得此事,他龐會一直銘記在心。

關羽家族滅門,竟是因為40年前一場公案,這是曹操埋下的“種子”

結果清算那一天終究還是來了,鄧艾暗度陰平關,力刻綿竹閣,最終蜀漢也走到了他歷史的終點。所謂城破人亡,這就是關羽家族接下來的命運,因為鄧艾軍中有一人隨行,他就是龐會。

關羽家族滅門,竟是因為40年前一場公案,這是曹操埋下的“種子”

可以想象他一路走來是如此興奮,苦苦等待四十餘年,千山萬水,風餐露宿絕對敵不過歲月的煎熬,如今大仇就在眼前,一切是時候畫上句號了,就用關家人的鮮血來祭奠亡父冤魂,同時也瞭解仇恨多年來帶給他的傷痛。結果關羽族人在龐會的屠刀下,無一人生還。

關羽家族滅門,竟是因為40年前一場公案,這是曹操埋下的“種子”

這其實由頭到尾都不過是一個

悲劇,當年關羽好言相勸,而龐德不領情還破口辱罵關羽和劉備。關羽其實也並未記仇,只是為了成全他的忠義將其拖出去斬首,馬革裹屍可以說是一個軍人嚮往的宿命。

關羽家族滅門,竟是因為40年前一場公案,這是曹操埋下的“種子”

此外還有兩點,其一,關羽厚葬龐德屍體,證明關羽絕非因私仇將龐德殺害,甚至可以認為關羽極為尊重他的為人;

其二也正是因為關羽尊重龐德才將他拖出去斬首,而這一切早有先例。劉備攻打劉璋時,俘獲劉璋大將吳任,吳任堅持一臣不可侍二主,劉備為全其忠義把他斬首,此時吳任還拜謝劉備。關羽熟讀春秋,他深知何為忠義,所以才給龐德安排他以為最好的宿命。

關羽家族滅門,竟是因為40年前一場公案,這是曹操埋下的“種子”

誰知,龐會卻懷恨在心,把此事深埋骨裡,最終把關氏一族滅門來洩心頭之恨,其中不難看出與其說他未報父仇,倒不如說他嗜血成性,惡意殘害無辜,心胸狹隘的古今少有。像龐會此等惡人,換來的絕對只有後人的鄙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