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義,這一夜的第一槍,是這樣打響的

大清王朝一直搖搖晃晃地走到了20世紀的初期,這個時候的封建王朝早就沒了他之前的威武和霸氣。這個時候的他,只是一個生著大病,內外憂患,彷彿連路都站不穩的老頭兒了。但是當時這個王朝的統治者們還不知悔改,他們還是依舊的腐朽,依舊的昏庸,對於任何事情都得過且過。對於國家的領土,以及外國的欺辱,他們都彷彿能夠忍得下去,只要他們的統治還在,只要他們還能夠繼續腐朽下去,就足夠了。別的,似乎都不是那麼的重要。

武昌起義,這一夜的第一槍,是這樣打響的


1911年,終於,湖北的新軍準備在歷史悠久的武昌城內,將革命之花栽種在這兒。新軍的革命黨成員,大家商量了許久,終於決定了,在這一年的十月份的中旬,正式發動起義。但是,猶豫當時有人洩露了這一機密,從而導致了,當時這起義還沒開始呢,軍隊的領導人基本都被人抓去了。於是乎,剩下的人就開始商量,我們必須要提前行動了。這個時候,這個隊伍的主要領導人就成了熊秉坤。這是個什麼人呢?這個人是湖北人,早年的時候在老家做過生意,做過小買賣,後來轉投了新軍,並且還加入了革命組織。

武昌起義,這一夜的第一槍,是這樣打響的


當時,在軍隊決定要起義的時候,他還只是軍隊裡工程營的大隊長。要說,在當時,他根本算不上這裡面的主要領導人物,可是奈何有人告密,而導致領導全部被抓。所以,他就成了當時這支隊伍的領導人。這個人有勇有謀,志向遠大,於是他就擔起了這個重擔,並且決定帶著士兵,提前打響反抗清朝政府的第一槍。

武昌起義,這一夜的第一槍,是這樣打響的


10月10日的晚上,八點鐘的時候,天上還有一輪殘月。似乎,註定這將是一個不平靜的夜晚。工程營裡的兩個士兵,正在小聲嘀咕著什麼。這時候,被正在巡邏的排長看見了,他知道最緊風聲很緊,大家都有些意志不堅定。他感覺出來,這兩個士兵似乎有起義的苗頭,可誰知他剛走到這兩個士兵的前面,話還沒說出口,就被這兩個人用槍托猛烈地撞擊他的頭部。這名排長看見事情不妙,立刻抱著自己受傷的腦袋,沒命的跑。這時候,正好被熊秉坤看見了,他知道,這就是好時機。於是,掏出槍來,對著這個排長就是一槍,可是可能是他太緊張了,沒打中。也管不了這麼多了,他立刻回去召集兄弟,開始了起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