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也能買股票,不保本的時代終於來了!


銀行理財也能買股票,不保本的時代終於來了!


一.

昨晚,銀保監會下發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

大致意思就是銀行內設的理財部門要脫離母體,成立獨立理財子公司,自己出去過日子了。

以後子公司就處於放養狀態了,即使以後投資虧了錢,自己擔著,銀行不會給收拾爛攤子。。

同時銀行不再生產理財產品,而是代銷子公司的產品。。

說好了一起到白頭,你卻中途焗了油

這個通知可以說是為資管新規量身打造的,

未來銀行理財保本是不可能的了,而且風險也在逐漸升高。。

二.

監管爸爸發的通知太繁瑣,我挑幾個重點,給老鐵們說說。

1.

以後的銀行理財更偏向淨值類,對標公募基金,淨值在1上下波動,理財資金可以直接炒股,有虧損的風險。

而且不再設置1萬塊的投資門檻,可能會像p2p一樣,幾百塊就能買到。

2.

除了在銀行代銷外,未來的銀行理財也可以在銀保監會認可的其他機構銷售,比如螞蟻財富這種三方平臺。。

少了理財經理賺的那部分提成,我們的收益可能會高一丟丟。。

中間商雖然也會賺一部分差價,但我敢肯定的是一定比理財經理拿的少,畢竟人家是批量銷售嘛。。

而且如果你是第一次買理財,不用去銀行網點錄音錄像,直接在手機上就能操作。

這個類似券商開戶,視頻認證告訴你理財不保本,有虧損本金的風險。

最後根據你填寫的問卷,給你推薦適合的產品,總之不管風險等級高低,都是不保本。

3.

未來銀行子公司允許發行分級產品,類似分級基金,舉個

母基金募了2塊錢,分為A份額和B份額,A和B各有1塊錢。

A怕風險,把自己這1塊錢借給B,B每年按約定付給A利息。。

這樣B就有2塊錢去炒股了,B炒股虧的和賺的都和A無關。

也就是說,A是固定收益,B是分級槓桿,風險更高。

未來銀行理財變得越來越多元化,相應的風險也升高了很多。

而且理財子公司投資非標去掉了母行總資產4%的限制。。

也就是說,未來銀行理財也可能會投資垃圾債,可能還不如p2p的安全性高。

以上3點是和我們關係比較大的,剩下一些對行業的影響,這裡就不給老鐵們解毒了。。

三.

總之,銀行理財在去剛兌的加持下,加之逐漸對標公募基金,慢慢失去了保本保息這個最大的賣點,虧損的風險逐漸升高。

而且中國有近4000家銀行,有些小銀行註冊資本金只有一兩個億,實力根本沒那麼強,抵禦風險的能力可能還不如一些頭部的P2P。

近兩年金融去槓桿,形勢很嚴峻,大銀行的不良率難看的一比,小銀行更是好幾倍的往上升。

所以大家以後買銀行理財要謹慎些了。。

除了存款,大額存單,部分類結構性存款產品,其餘都是不保本的。。

如果你是沒接觸過理財的小白,或者不能承擔一點點風險,上了年紀的朋友,除了以上保本產品,也可以買點活期,底層資產是銀行存款那種。。

比如之前介紹過的富民寶,年化4個點左右,50萬以內不用擔心本金的安全。

關注公眾號“紫霞的賺錢日記”,一起學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