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福州馬尾這座“中國塔”,見證了兩段截然不同的歷史


一百多年前,福州馬尾這座“中國塔”,見證了兩段截然不同的歷史


福州馬尾,羅星塔,在世界郵政地的名冊裡,叫“China Tower”,也就是“中國塔”。


一百多年前,福州馬尾這座“中國塔”,見證了兩段截然不同的歷史


此話怎講?就是說在過去的幾百年裡,無論你在世界哪一個地方,只要你在信封上寫“中國塔”,信都能寄到。


一百多年前,福州馬尾這座“中國塔”,見證了兩段截然不同的歷史


星羅塔不光是地標,還是中國近代船政的起點。


一百多年前,福州馬尾這座“中國塔”,見證了兩段截然不同的歷史


1866年,左宗棠在馬尾建船廠,後由林則徐的女婿沈葆楨接任。作為當時遠東最大的船廠,它還擁有自己的船政學堂,前堂教發文,培養造船人才,後面教英文,培養駕駛人才,就在羅星塔下。


一百多年前,福州馬尾這座“中國塔”,見證了兩段截然不同的歷史


近代海軍在這裡邁出了第一步,但也是在這裡,近代海軍慘敗在搖籃之中。


一百多年前,福州馬尾這座“中國塔”,見證了兩段截然不同的歷史


1884年,馬尾海戰就在這裡發生。不過,關於這場侵略戰爭,卻有兩個完全不同的版本。

課本里的馬尾海戰

1884年8月23日,法艦首先發起進攻,清軍主要將領畏戰,棄艦逃跑,福建水師各艦群龍無首,倉皇應戰。

一百多年前,福州馬尾這座“中國塔”,見證了兩段截然不同的歷史

福建水師的艦隻還沒來得及起錨,被法艦的炮彈擊沉兩艘,重創多艘。海戰不到30分鐘,福建水師兵艦11艘戰艦全部沉沒,官兵殉國760人,福建水師幾乎全軍覆沒。


一百多年前,福州馬尾這座“中國塔”,見證了兩段截然不同的歷史


這是課本里的馬尾海戰(馬江海戰),只有一段,但是結論明確:完敗。


一百多年前,福州馬尾這座“中國塔”,見證了兩段截然不同的歷史


不僅如此,連11年後的甲午海戰,也是同樣的結局。


一百多年前,福州馬尾這座“中國塔”,見證了兩段截然不同的歷史


另一個結局

但是,1884年法軍統帥孤拔繪製的《中國福州馬江地形圖》和1884年上海《申報》刊登的《福州地理形圖》,記載的內容與現在公認的馬江海戰歷史,居然大相徑庭。


一百多年前,福州馬尾這座“中國塔”,見證了兩段截然不同的歷史


其中,手繪的《福州地理形圖》,標註說——

“中法開戰事,七月初三下午二點鐘的時候,中法兵船在羅星塔開火。炮火連天,戰約五點鐘之久,打沉法船三隻,中國兵船沉五隻。至初四早八點鐘又開火,戰約五點鐘之久,打沉法人座駕一隻,孤拔中彈負重傷,繼續發揮火排攻法船作用,燒法船一隻,燒死法兵無數。中船沉三隻,今法船實存一隻,乃副提督座駕。羅星塔外尚有法船三隻,羅星塔及船政局被擊皆爛。白狗山炮臺、馬尾炮臺與法船戰至初八早,法船同時沉,法兵和中國兵也損失很大。”

這可以說顛覆了人們現在對馬江海戰的認識,它不再是半小時內全軍覆沒的慘敗,而是滿漢軍民頑抗七天七夜,最後法軍逃離閩江口。


一百多年前,福州馬尾這座“中國塔”,見證了兩段截然不同的歷史


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麼歷史將重寫。

寫在最後

眾說紛紜,有人說是船政學堂裡都是法國老師,法軍知己知彼;有人說船堅不如炮利,東西方技術層面相差太遠;還有人說清廷無能,將士再勇猛也無用……


一百多年前,福州馬尾這座“中國塔”,見證了兩段截然不同的歷史


但無論如何,蒼蒼江水,折戟沉沙,曉月空明,不見古人,星羅塔猶在,往昔人已去,就像閩江水一樣,無語東去。


一百多年前,福州馬尾這座“中國塔”,見證了兩段截然不同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