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汙染防治攻堅辦通報10縣(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主要問題

12月13日,省汙染防治攻堅辦通報了衛輝市、滎陽市、新鄭市、商水縣、扶溝縣、汝南縣、清豐縣、武陟縣、湯陰縣、襄城縣等10個縣(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主要問題。通報指出,上述縣(市)環境空氣汙染指標居高不下,或同比不降反升,在全省排名中多次落後,嚴重影響區域乃至全省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省汙染防治攻堅辦通報10縣(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主要問題

今年5月以來,按照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和同比變化情況,我省對105個縣(市)環境空氣質量進行了7次月度排名。被通報的10個縣(市)至少3次以上在後20名,有的連續在後10名,環境空氣質量不容樂觀。

省汙染防治攻堅辦通過監測調度和督查暗訪發現,上述10縣(市)均不同程度存在以下問題。

揚塵汙染比較突出。揚塵汙染治理仍是短板和漏洞,多數縣(市)施工工地不落實“六個100%”,“以克論淨”流於形式,機械化清掃覆蓋範圍不夠,道路揚塵嚴重。暗訪中,共發現10縣(市)揚塵汙染問題佔各類環境問題總數的一半以上。有的縣(市)降塵量居高不下,在“2+26”城市所轄328個縣(市、區)中靠前,滎陽市、清豐縣曾被生態環境部點名通報。

應急管控執行不力。10縣(市)普遍存在重汙染天氣應對不積極、不主動,應急管控措施沒有真正落實、減排力度偏弱等問題。有的縣(市)應急減排措施不實,有的縣(市)減排清單不全,有的縣(市)沒有嚴格依法落實管控要求,有的縣(市)管控指令僅停留在紙面上、停留在微信和手機短信上,只傳達不執行,造成應急管控流於形式,沒有達到應急減排效果,錯失應對良機,不僅拉高了全年均值,還白白丟掉了優良天數。甚至有的企業打著民生工程的幌子,弄虛作假,瞞天過海。

農業揚塵不容忽視。多個縣(市)農業生產加工過程中,機械產生大量揚塵,傳輸影響大,區域汙染重。

環境整治不夠徹底。部分縣(市)汙染防治攻堅整體推進不力,小燃煤鍋爐、“散亂汙”企業、無序廢品收購站整治取締不到位,散落於城鄉各個角落;垃圾亂堆亂倒亂燒、露天噴漆焊接、各類裸露堆場,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

省汙染防治攻堅辦指出,上述問題表明,一些縣(市)黨委政府政治站位不高,抓汙染防治攻堅工作決心不大、作風不實、措施不力,責任落實不到位,致使大氣汙染排放量居高不下,一些影響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和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遲遲得不到有效解決。對此,相關縣(市)應高度重視、正視問題,舉一反三、全面整改,強化責任、狠抓落實,確保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各項任務落地見效,強力推動全省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河南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