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計算標準上演“三國殺” 標準融合才是未來出路?

開放計算標準上演“三國殺” 標準融合才是未來出路?

10月16~17日,2018開放數據中心(ODCC)峰會在京召開

圍繞著三大開放計算標準的產業生態格局漸顯雛形。這場開放計算標準的“三國殺”將如何演變?

全球三大開放計算標準OCP、ODCC和OPEN19,正引領著企業級基礎硬件設備的全面升級換代。圍繞著三大開放計算標準的產業生態格局也漸顯雛形。這場開放計算標準的“三國殺”將如何演變?

10月16~17日,在2018開放數據中心(ODCC)峰會上,OCP、ODCC和OPEN19組織的成員企業BAT、浪潮等共議開放計算最新進展和未來趨勢。

三大標準各具特色

隨著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的飛速發展,三大開放計算標準OCP、ODCC和Open19先後誕生,並催生了大型互聯網企業後端基礎設施——數據中心的技術演變,不斷推動建設更多運行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更加節能環保的數據中心。

一向崇尚開源技術的互聯網巨頭們,對於建立數據中心硬件設施開源生態的意願也越來越強烈。因此,Facebook早於2011年發起成立開放計算組織OCP,完全開放自主設計的數據中心核心技術;同年,國內阿里巴巴、百度、騰訊聯合浪潮等牽頭成立天蠍項目,設計符合BAT需求的新型數據中心;2014年,BAT、浪潮以及中國電信等企業正式成立開放數據中心組織ODCC,打造適合中國數據中心需求的設計標準;2016年,互聯網巨頭LinkedIn又牽頭成立開放計算組織OPEN19。至此,開放計算標準呈現“三足鼎立”的產業生態格局。

談到開放計算標準的產業生態格局,ODCC、OCP和OPEN19三大開放計算組織成員——浪潮互聯網行業部副總經理孫波介紹,這三個標準完全是從市場需求出發自然而然演變而成的。與同質化產品之間的激烈競爭不同,目前OCP、ODCC和OPEN19三大標準體系下的產業生態正在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

起源於美國市場的OCP標準要求採用21英寸機架設計,更能滿足Facebook、微軟等歐美超大規模互聯網企業的數據中心建設需求,主要採用高主頻、大量Flash硬盤、高配的服務器設計。

由國內BAT主導發起的ODCC標準雖然像OCP一樣也採用21英寸機架設計,但更適合國內大規模互聯網企業客戶的數據中心建設需求,如集中管理、集中供電、集中散熱,以及獨特的定製化需求等。

OPEN19為了兼容傳統標準服務器,更好地滿足中小型數據中心建設需求,則採用傳統標準19英寸機架設計,雖然裝配起來更簡單,但OPEN19沒有像OCP、ODCC一樣解決主板、處理器、內存或其他服務器內部集成問題,也不要求像OCP、ODCC一樣保證硬件產品的完全開源。

國內外新型數據中心的本源需求基本相同,只是採用了不同的權衡策略和方法,才會形成不同標準。例如Facebook的第一代OCP服務器為了適配直徑更大的60mm低轉速風扇,就犧牲了部署密度採用1.5U機箱,而天蠍服務器則採用了風扇牆的設計,降低了散熱能耗又兼顧了部署密度,但是這種設計必須保證節點負載的均衡性,大負載的節點散熱就不好保證,限制了後續的應用部署。兩種思路各有利弊。

目前三個開放計算標準組織都處於快速發展中,明顯具有“互補”關係。在這樣的形勢下,企業需要針對不同市場、不同規模用戶的需求研發不同標準下的硬件產品。而全球領先服務器提供商浪潮,懷著“開放計算”的發展理念成為唯一一家全面覆蓋ODCC、OCP和Open19三大開放計算標準的服務器廠商。浪潮不僅全面參與三大開放計算組織的具體工作,還率先研發了符合三種標準的整機櫃服務器,以滿足不同客戶對整機櫃服務器部署的多元化需求。浪潮服務器產品部副總經理陳彥靈表示,對於浪潮來說,必須把三種標準的整機櫃服務器都做好,讓客戶根據其業務訴求選擇不同標準的產品。

標準融合是未來出路?

目前,圍繞三大開放計算標準的產業生態正在快速發展中。公開數據顯示,最近兩年,OCP服務器和ODCC整機櫃服務器都以超過40%的速度快速發展。OCP會員數已超過40家,ODCC會員數達到60家。OCP已經是美國互聯網數據中心的事實標準。ODCC則是中國互聯網數據中心的事實標準。2018年,OCP計劃從美國擴展到歐洲,而ODCC在穩步推進國內市場的同時,計劃向海外推進。

10月16日,ODCC共發佈22個項目、數十項研究成果。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大所主任工程師、ODCC新技術與測試工作組組長郭亮介紹具體包括主要面向雲計算、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進行資源池化和解耦的3.0TFlex服務器系統,提出CPU+理念下的服務器形態、異構加速、算力性能等技術要求的《人工智能服務器技術白皮書》,針對電信網絡的轉型、邊緣計算等新興領域並涵蓋5G、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業務場景的OTII項目技術規範, 代表“白盒+開源OS”生態的“鳳凰”項目,SDN控制器北向接口規範,新型的低延時的網絡“無損網絡”技術、測試規範及白皮書等。這些全新的技術標準勢必繼續引領ODCC標準和產業生態的快速發展。

開放計算標準上演“三國殺” 標準融合才是未來出路?

相比OCP、ODCC的快速發展,Open19命運波折。自2016年微軟收購linkedIn之後, Open19曾公開表示要與OCP形成互補。今年LinkedIn又加入OCP,業界傳言,Open19將併入OCP。

未來開放計算標準的“三國殺”是否演變成“兩強爭霸”?亦或繼續融合成一個標準?浪潮服務器產品部副總經理陳彥靈認為,未來,不同開源生態終將融合成某種模態。浪潮鼓勵開放社區互相溝通,共同合作,讓開源持續發展下去。而開源終將為人們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浪潮會更進一步,引領開源設計,與社區和組織共享設計基礎。比如當天最新發布的浪潮服務器i48是首款通過ODCC認證的多節點服務器,同時可以兼容19英寸機架。

開放計算標準上演“三國殺” 標準融合才是未來出路?

浪潮服務器i48是首個通過ODCC官方認證的多節點雲服務器,兼容19英寸機架

陳彥靈認為,開源比競爭和商業更重要,就像是要打造一個類似於軟件開源生態的硬件開源生態,向所有人(包括對手)開放所有權和IP,競爭者也可以複製和生產開放的成果。

這麼做會讓彼此之間的紐帶連接得更深,創造一種共生關係,一同探索互聯網行業中的潛在客戶和市場,一起自下而上打造一個鏈條,建立一套覆蓋硬件和軟件的專的軟硬件設計方案。

長期來看,標準融合是未來出路。但短期來看,三大標準仍將發揮各自優勢,引領開放計算產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