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羽凡吸毒,胡海泉怎么回应,其实都有问题

娱乐圈的瓜,有时本瓜再大,也大不过衍生的瓜。

陈羽凡吸毒了,胡海泉的一连串为撒子,瞬间长为一颗硕大的瓜。看来,羽泉兄弟确实分不开。

陈羽凡吸毒,胡海泉怎么回应,其实都有问题

舆论扩散,各路观念登场,分一分对错,好让吃瓜群众有队可站。

第一波,感性派。

从朋友,从兄弟情出发,指责胡海泉求生欲过于强烈,急于撇清关系,甩锅甩得太快太难看,塑料兄弟情无疑。

这波有群众基础,传播很猛。毕竟我们是东方人情大国,忠孝仁义喊了上千年。虽然吧,在一些特殊时期,兄弟举报兄弟,儿子出卖老子,丈夫抛弃妻子,也是家常便饭。

身处这情义大国,我们许多人,都自认自己有情有义有担当。围观公共事件时,老觉得自己会更仗义,更得体,比如,假想自己是胡海泉,肯定表现得比他胡海泉更像陈羽凡的兄弟。

在中国特色的生意场里,有情有义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资方、合作伙伴、消费者或用户的长期信任、喜爱。胡海泉挺兄弟一把(不是支持吸毒),摆痛苦姿态时人味儿更多一些,应该还会圈不少粉。

鉴于这些,指责胡海泉甩锅姿势太差,指责得没错。

第二波,理性派。

舆论传播的一般规律是,当一种论调占据大面积声势,几乎快成为舆论正确的论调时,然后,会出现一些反对派、少数派意见。

羽泉这事儿,从利己,从经济角度来看,胡海泉快速与陈羽凡切割,护住自己明里暗里一堆生意,似乎才是更正确的做法。

虽然中国是人情大国,但是呢,随着这些年的经济思维训练,更靠谱的生意人,会更信任更理性的人。

再进一步,也以情说事,如果以后陈羽凡出来了,日子过得落魄点,胡海泉还能接济。

你看,这理性派的说法,似乎也对。

而且,少数派意见出来时,很多人会跟着说:对对对,我就是这么认为的,这样才对,甚至随着人数越来越多,会跟第一波意见分庭抗礼。

事实上,胡海泉怎么回应,都会显得有问题。

天天喊价值观,天天为价值观撕逼,正是因为,我们正处于价值观剧烈变革、撕裂的年代。

根子在于,陈羽凡吸毒了。试着讨论这根子,有点超出现下环境所允许的观念边界。在无法动摇边界的情况下,陈羽凡是错的,是犯法的,胡海泉的回应,也怎么着都不会是对的,或者说,怎么回应也都有对的地方。

不能聚焦于焦点,只能在衍生之瓜上热烈地下功夫,想想也怪有意思的。

既然如此,那些不分对错,娱乐至上,嘻嘻哈哈分析胡海泉语法特点的吃瓜群众,恐怕就是最正确的围观姿势了。

他们不在意、不在乎对错的样子,可能离多元观念、自由精神,更近一些。

尽管,是以盲目、非理性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