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時間扭虧為盈,沃柑“一姐”,是如何煉成的?

從1994年開始接觸農業,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了。”在種沃柑前,羅捷種植過龍眼、木薯、甘蔗、香蕉等,但是結果並不盡如人意。然而,短短四年,羅捷從一個“外行人”,到成為上百畝高品質沃柑的擁有者,與眾多果農一同推動當地沃柑產業發展,她是如何做到的?

三起三落堅持不懈

投身沃柑終成正果

“我從小就對農村生活充滿嚮往。”自小學時代起,羅捷就經常與父母一起下鄉感受農村生活。1991年,羅捷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武鳴工作,雖然沒有直接投身於農業生產,但從事的工作卻是與農業有關。

1994年,龍眼產業興起,羅捷跟隨家人種植龍眼。她回憶,當時龍眼的價格高達15元/斤,一家人都嚐到了龍眼的“甜頭”。但好景不長,由於龍眼保鮮期短以及附近果農跟風擴種等帶來的負面影響,導致龍眼價格大幅度下跌。

1998年,武鳴龍眼賣價一度跌至0.8元/斤,此後雖有反彈,但仍達不到預期。初嘗敗果的羅捷並沒有放棄,2007年,她放棄了龍眼種植,轉而大面積種植甘蔗,成為當地的甘蔗種植大戶,種植過程中沒有經歷太大的虧損,但最終收益卻不是很理想。

在身邊朋友的鼓勵下,羅捷在2012年將一百畝甘蔗改種成香蕉,成為當地香蕉種植大軍中的一員。但是由於羅捷之前對香蕉的瞭解太少,沒有相關技術支撐,再加上當年香蕉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羅捷再次與成功擦肩而過。

據羅捷透露,自1994年起,她在農業上前後共計虧損近百萬。“當時我都在想,我是不是不適合吃農業這口飯。”為此,備受打擊的羅捷陷入了迷茫,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再種植任何經濟作物。

四年時間扭虧為盈,沃柑“一姐”,是如何煉成的?

2014年,武鳴沃柑初露崢嶸,其他農戶紛紛對那批喝上“頭啖湯”的沃柑果農刮目相看,這一品種的優異也讓羅捷眼前一亮。看中沃柑經濟效益的她決定再度迴歸農業,投身沃柑種植。由於前期啟動資金不足,羅捷不顧家人反對,毅然賣去在中山的房產,重整資金開始種植沃柑。

“一開始很苦,每天都在苦惱著錢的問題,肥料、農藥、苗木、租地都需要很多資金。”為了解決資金短缺問題,羅捷的老公甚至放棄高薪工作,回家幫助羅捷管理果園。幸運的是,命運沒有跟羅捷再開一次玩笑,經過短短四年,她扭虧為盈,把之前在農業上虧損的資金全部都賺回來了!據羅捷透露,她還計劃著把中山的房子買回來。

四年時間扭虧為盈,沃柑“一姐”,是如何煉成的?


羅捷在果園


上網下田到處學

成為領頭“一姐”

萬事開頭難,解決完資金問題,又迎來了一個令羅捷頭痛的難題,“學習能力不像年輕人那麼好,畢竟年齡擺在那裡。當年的網絡又沒有現在發達,沒有太多有關柑橘的資訊,不懂該怎麼種。”缺乏柑橘種植經驗的羅捷一籌莫展。

“實踐過後才知道老師說的東西適不適合自己。”羅捷常將這句話掛在嘴邊。為了解決技術問題,羅捷經常參加培訓會,無論是老師講課還是產品推銷,羅捷都會到現場學習提問,還到當地種植技術比較先進的果農的果園中參觀學習。

那段時間,羅捷每天晚上在家捧著手機,查詢與沃柑技術相關的問題,與果農交流心得。“我現在離不開手機,就像跟它談戀愛一樣。”她笑道,只要是在網上看到適合的資訊,就會結合實際在自己的果園內進行試驗,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管理技術,並與果農分享。

經過不懈努力,四年時間裡,羅姐從一個對沃柑一竅不通的“菜鳥”,漸漸成為了當地沃柑果農心中的領頭的“一姐”,大家都親切地喊她一聲“羅姐”,與她名字相近,卻多了幾分敬意。

今年6月,在武鳴舉辦的2018中國(武鳴)柑橘全產業鏈品牌博覽會上,羅捷獲得“武鳴沃柑產業振興先鋒人物”的稱號,突顯了她在果農心中的地位和在行業中的影響力。


四年時間扭虧為盈,沃柑“一姐”,是如何煉成的?


羅捷的果園


單打獨鬥成過去式

“抱團取暖”是關鍵

“我認為種植沃柑的果農應該有自己的群體,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為此,羅捷利用她在果農群體中的威信,牽頭建立了微信群,將有技術、有想法的沃柑果農都拉進群內。

“平時沒事就在群裡面交流,除了種植管理技術、產業發展前景外,我們還會聊生活、聊情感。”羅捷希望將微信群打造成為“小家庭”,讓果農在這裡擁有認同感,互相看著彼此的生活因為種沃柑好起來了,一路走來,感情更為親密。

羅捷認為,目前群還處於發展階段,如果能將武鳴地區沃柑種植戶進行整合,聯合形成新型規模化種植團隊,或許能最大程度抵禦市場波動。

四年時間扭虧為盈,沃柑“一姐”,是如何煉成的?


羅捷與“群友”參觀果園


四年時間扭虧為盈,沃柑“一姐”,是如何煉成的?


羅捷經常在群內分享技術


“經歷過龍眼、甘蔗、香蕉等種植的血淚教訓,才知道農業種植行業有多殘酷。”羅捷感慨,散戶在龐大、變化無常的市場前是無比脆弱的,市場的輕微波動對農戶來說也許就是沉重打擊,種植戶有必要“抱團取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