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標1998:那年沒有互聯網,是怎麼招標的?

招標1998:那年沒有互聯網,是怎麼招標的?

進入21世紀,互聯網飛速發展。近幾年,“互聯網+招投標”的方式也越來越普及。通過網絡,投標人隨時隨地就能查看最新的項目採購信息,這都是科技發展帶給整個招投標行業的變化。試想,在互聯網還未普及到招投標行業時,招標是如何進行的呢?

1、政府或者有需要的企業採購要按照採購法的規定來進行,分別有招投標、協議供貨、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供貨等

2、如果需要採購那麼首先要在政府的招投標採購中心掛網,然後符合相關資質的企業報名購買投標文件,按照投標文件準備相關資料製作成標書密封,然後再規定時間內提交標書並開標。

招標1998:那年沒有互聯網,是怎麼招標的?

3、在沒有網絡的時候,如果企業或者政府需要採購,那麼招標單位可以在市場中進行詢價然後進行邀標,然後再通過評審來確定中標機構,但是這種就是投標的貓膩很多,所以才成立專門的招投標中心。

4、企業採購與政府採購不同在於:一個是企業自己出錢,一個是政府財政出錢。企業可以自主採購可以不用掛網,也就是在招標中心發公告,也可以走發公告的流程這樣可以應對審計。政府招標不論是協議供貨、招投標等都是必須進行公示的。

招標1998:那年沒有互聯網,是怎麼招標的?

但是傳統招標採購存在以下問題:

1、採購招標過程人為可操作度大,不規範、不透明,易滋生暗箱操作、圍標串標等;

2、線下招標操作繁瑣、流程複雜,採購週期較長,整個運作成本高;

3、供應商投標報價不規範、不專業,缺少聯合競價,導致採購成本無法有效壓縮;

4、傳統招標採用人工、書面文件的方式多,電子化程度低,紙質投標成本高。

招標1998:那年沒有互聯網,是怎麼招標的?

電子化招標高效、規範、實現了數字及信息共享,這都是傳統招標急需解決的問題,但是最根源的問題不是僅依靠招標方式的變化就能解決的。招投標整個行業的問題還需要大家一起來共同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