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自卫反击战,建国以后我军参过的几场战争中存在感最低的一场


中印自卫反击战,建国以后我军参过的几场战争中存在感最低的一场


爆发在1962年的那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恐怕是建国以后我军参过的几场战争中存在感最低的一场。这不但因为战争的规模有限,恐怕也和战争所处的位置过于偏远有关。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虽然这场战争相对来说鲜为人知,但是却是建国以后爆发的几场战争中我军武器唯一领先对手的一次。尽管我们一直说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器,但是毫无疑问,手中武器领先对手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让我们更加容易,代价更小的取得胜利。

中印自卫反击战,建国以后我军参过的几场战争中存在感最低的一场


54式122毫米榴弹炮

在那场战争中,受到战场环境限制,我军使用传统意义上的重武器数量并不多,品种也很少,最重的就是M-1930/54式122毫米榴弹炮,其余像更大口径的130/152毫米重炮都没有投入使用,至于说坦克部队就更不用想了。即便是M-1930/54式122毫米榴弹炮也只是在战役的开始阶段担负了火力支援任务,此后随着我军的攻势顺利展开,很快就因为跟不上进攻节奏而留在了后方。实际上,当时我军投入的基本上就是一支加强有迫击炮和无坐力炮的轻型步兵部队。

中印自卫反击战,建国以后我军参过的几场战争中存在感最低的一场


56式半自动步枪

由于是轻型步兵部队,那么,手里最重要的无疑就是步枪,机枪这种轻武器了。当时,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我军部队都刚刚换装完56式系列班用武器。如果参考当时我军其他地区的部队还有大量装备53式武器的情况存在,那么可以看出我军对这个战略方向是相当重视的。而正是由于我军拥有了56式冲锋枪,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轻机枪这些自动武器,完全超越了当时印度军队手里那些还停留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水平的老式武器。

中印自卫反击战,建国以后我军参过的几场战争中存在感最低的一场


53式重机枪

除了56式系列班用武器,参战我军步兵手里还有54式手枪、58式连用机枪和53式重机枪,这些枪支都是战斗中必不可少的。当然啦,这里说的枪械都是步兵的基本武器。实际上,由于战场环境的特殊性,我军在步兵部队里还加强了大量的其他兵器,比如说60/82毫米迫击炮就是下放到了营、连一级,52式57毫米和56式75毫米无坐力炮也加强到主攻连,每连2-4门。有了这些加强兵器,原本就在质量上就占据优势的我军,在火力上也完全压倒了印度军队。

中印自卫反击战,建国以后我军参过的几场战争中存在感最低的一场


58式火焰喷射器

不过在所有的武器当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应当是56式40火箭筒和58式火焰喷射器。尤其是58式火焰喷射器,虽然在严寒情况下经常出现冷喷情况,但是在对付印度军队的土木工事时,依靠火焰和浓烟依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相比之下,虽然56式40火箭筒的表现也很好,但是由于射击精度容易受到风向影响,所以战场效能要稍稍低于58式火焰喷射器。除此以外,当时我军的攻坚武器还有传统的木柄手榴弹和爆破筒,但是由于我军的火力支援武器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他们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