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歷順康雍乾四朝,號稱大清政壇長青樹,滿漢文化交融的推動者

馬齊,生於順治九年,卒於乾隆四年,身歷順、康、雍、乾四朝,活了八十八年,在當時那種大環境下,能達米壽者極為罕見。而累任三十載大學士,又有幾人可以達到這個程度。在漫長而通達的官海仕途看,帝王給過蜜餞,給過愆尤,而馬齊就像是一棵政壇長青樹那般,雖有浮沉,但總能在關鍵時刻化險為夷。

身歷順康雍乾四朝,號稱大清政壇長青樹,滿漢文化交融的推動者

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被廢黜,康熙帝旋生悔意,擬行復立。但朝臣們卻不這麼想,尤其是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更是上竄下跳,恨不得取而代之。是年十一月,康熙命眾臣推舉太子人選,而在推選之前,專門找了馬齊,“特諭馬齊勿預其事”。可馬齊還是太年輕了,他矯旨行事,保舉了皇八子為太子(未成功)。

身歷順康雍乾四朝,號稱大清政壇長青樹,滿漢文化交融的推動者

1709年初,馬齊與佟國維等人受到康熙帝的嚴厲斥責。馬齊也因此被革了職,就連族人也都受到了牽連。此事,對馬齊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打擊,但萬幸的是,康熙並非真的要他性命,面是要打擊終國維等外戚勢力。僅過了九月餘就被康熙複用。康熙五十五年, 復授馬齊為武英殿大學士。

身歷順康雍乾四朝,號稱大清政壇長青樹,滿漢文化交融的推動者

復授的馬齊,不在徘徊於黨爭之中,不論是八爺黨還是四爺黨,他都保持了中立的姿態,這樣反而使他保全了自己,就算是雍正朝他依然是首輔的職位,當然這是後話。當時的馬齊一心只讀聖賢書,作為第三代滿人,馬齊對漢文化的瞭解已經有了自己的見解,這個可以追溯到他在康熙二十七年任左都御史的時候。

身歷順康雍乾四朝,號稱大清政壇長青樹,滿漢文化交融的推動者

他在籌議勘定俄羅斯邊界之事時, 曾有言: “俄羅斯侵踞疆土, 我守邊官兵困之於雅克薩城, 本可即行剿滅,聖慈寬容, 不忍加誅, 釋歸故土。今悔罪求和, 已蒙俞允, 特遣大臣往議, 垂之史冊, 所關最矩, 其檔案宜兼書漢字, 漢員一體差往。”這可以說是當時對漢文化重視的一項重要標誌,而漢字第一次進入了官方的正式文書,這對滿清統治階層來說,是統治中國長達268年的重要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