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孩子的命硬了,剋死多少人不說,還改變了中國歷史進程

晉國自從晉文公開創霸業起,依賴以狐偃、先軫、趙衰、魏犨、欒枝、士為、胥臣等一班賢臣良將組成的六卿委員會治理國家,到晉襄公時期,晉國霸業推向一個頂峰。期間雖有內部鬥爭,但基本維持平衡狀態。晉襄公晚年,第一代領導集體成員先後去世,所留卿位多由其子嗣亦或是所提拔之人繼承,晉國政局開始發生變化。最後一位老臣趙衰去世後,其子趙盾上臺,拉攏先軫之子先且居,鬥倒擔任中軍帥的狐偃之子狐射姑,徹底將狐家勢力趕出晉國政壇。從此趙盾擔任中軍帥,開啟了晉國內政外交的一個新局面。

這個孩子的命硬了,剋死多少人不說,還改變了中國歷史進程

趙盾擔任中軍帥不久,晉襄公去世,趙盾擁立年幼的晉靈公繼位。於是在趙盾的主持下,晉國的政壇開始了新的權力洗牌。趙盾先殺了企圖顛覆他的上軍帥士轂(士為之子),沉重打擊了士家的勢力。這一過程中,原先支持趙盾的先且居也不幸犧牲,先家勢力也暫時處於低潮。趙盾然後重新進行權力佈局:上軍帥和上軍佐分別由自己提拔的郤缺、臾駢擔任,下軍帥、下軍佐由第一代領導人之一的欒枝、胥臣之子欒盾和胥甲,中軍佐則是作為舊貴族勢力代表的荀林父。

這樣一來,晉國政壇維持了暫時的平衡。數年後,晉靈公長大成人,因為不滿趙盾專權,企圖殺掉趙盾。但被趙盾事先得知,反被趙盾所殺。

趙盾殺了晉靈公,擁立晉文公的小兒子即晉國國君位,這就是晉成公。這時的趙盾已經位極人臣,權傾朝野,不僅現任六卿為他馬首是瞻,連六卿的接班人也被趙盾明裡暗裡的安排好了。同時,趙盾又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不惜更改晉國祖制,將六卿全部升任公族,享受世襲制的特權。這一體制從此在晉國傳承下來,最終成為晉國滅亡的根源。

六卿原本為六個家族,也就是六個公族,但趙盾藉口自己同父異母弟弟的趙括是國君的小舅子,也要成為公族。一個家族弄出兩個公族,再加上趙盾兒子趙朔還娶了成公的姐姐,趙家的勢力空前龐大。這樣一來,晉國就有了七個公族,趙家就佔了兩個。趙盾滿以為這樣安排就可以保證自己的家族在晉國立於不敗之地,也正是帶著這樣的期望駕鶴西去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特別是古人講的“富不過三代”在趙家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趙盾一共有四個同父異母的兄弟,除了他自己母親是北狄人外,弟弟趙同、趙括、趙嬰齊的都是晉文公的女兒君姬生的。作為晉文公的外孫,這兄弟三個較趙盾而言,血統更高貴更正宗。因為君姬的謙讓,趙盾的母親才成了趙衰的第一夫人,趙盾也就成了嫡長子。正因為這一淵源,趙盾一直對三個弟弟關愛有加,讓趙括做公族正是一種體現。但與趙盾的老謀深算相比,趙括、趙同就是一對毫無本事的紈絝子弟。不僅對趙盾不領情,還因為血統問題一直對趙盾不服氣,認為家族繼承權在他們而不是趙盾那個混血兒。

趙盾死後,中軍帥由趙盾一手提拔栽培的郤缺接任,家族的領導權則由趙盾的兒子趙朔繼承,同時還擔任下軍帥。而趙括、趙同兄弟則變本加厲,在晉國政壇目中無人、到處惹是生非,成為人人喊殺的對象。

從趙盾掌握晉國大權開始,由於長期的內耗,極大地削弱了晉國的實力。國際局勢風雲變幻,嚴重挑戰著晉國霸權。作為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趙盾,顯然缺乏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戰略眼光和能力。先是因為國君繼承人問題與有著數十年兒女親家關係的秦國開戰,徹底葬送了血濃於水的秦晉之好。被趙盾趕下臺的狐射姑跑到北面的故鄉白狄部族,也不斷唆使白狄南下侵擾晉國。正當晉國窮於應付西面、北面兩大強敵時,在南方於城濮之戰慘敗於晉國、蟄伏十餘年的楚國開始重新崛起,不斷向中原滲透,甚至公開出兵附庸於晉國的中原諸侯國。然而作為霸主的晉國對楚國挑釁盟國這一舉動的行為表現的極為蒼白,大大影響了晉國的國際地位。晉成公繼位後,郤缺出任中軍帥,與白狄部族罷戰修好,用以牽制秦國。然後又逐步恢復晉國在中原的影響。

公元前589年晉楚在鄭國的邲展開大戰,此時晉成公與郤缺都已去世,取而代之的是年幼的晉景公(又一被埋沒的牛逼人物,後面會提到)和優柔寡斷的荀林父。鄭國是晉國霸業的最後一個支撐點,因此晉國全力救援,以中軍帥荀林父為首的晉國六軍(分別由六卿指揮)傾巢而出,與楚軍決戰。由於趙家兄弟的胡作非為卻又極端無能,晉軍幾乎是在一盤散沙的情況下加入了決定晉國命運的決戰。這一仗晉國慘敗,趙家兄弟連同兒子都是死裡逃生。文公、襄公兩代的霸業徹底毀於一旦。

晉軍慘敗回國,晉景公與荀林父合謀,先殺掉中軍佐先觳。先觳作為晉軍副帥,也是趙家的政治同盟。 先觳先是戰場抗命,然後又貽誤戰機,負戰敗的主要責任。盛怒之下的晉景公直接將先觳誅滅九族。先家,從先軫為晉國霸業立下汗馬功勞到孫子先觳毀掉晉國霸業被滅族,經歷了三代人!

在屠滅先家的時候,其他各家都紛紛支持,只有趙家反對,趙括甚至公開為先觳鳴不平。晉景公剷除了先家,下一個目標就是趙家了。

這個孩子的命硬了,剋死多少人不說,還改變了中國歷史進程

因為趙盾的緣故,趙家兩個公族,一是擔任中軍帥的趙盾兒子趙朔,二是趙同、趙括、趙嬰齊。趙朔的妻子是晉成公的姐姐莊姬,也就是晉文公的小女兒(聯想一下,晉文公的大女兒是趙同、趙括的親媽、趙盾的後媽,小女兒是趙盾兒媳婦。趙同、趙括叫趙朔大侄子,卻又是趙朔媳婦的外甥。這叫一個亂。。。。。)。趙朔為人體弱多病,性格也懦弱,婚後十四年一直沒有子嗣,明顯屬於不孕男。眼見自己來日無多,卻又沒個繼承人,自己一旦撒手人寰,趙家領導權勢必落入那兩個叔叔手裡,那樣趙家的末日就不遠了。趙朔無奈之下與趙嬰齊合謀借種生子,種就是趙嬰齊。莊姬懷孕不久,趙朔就去世了。再過沒多久,莊姬依照趙朔臨終遺言向晉景公狀告趙同趙括謀反,為的就是防止趙同趙括先發制人。很快,晉景公下令將趙家滅族,其他幾大公族群起響應,由司寇屠岸賈負責執行。屠岸賈本來是晉靈公的心腹,自然對趙家恨之入骨。趙同、趙括全家上下三百餘口被殺的一個不剩,就連莊姬未出生的孩子也列入被殺對象。為了保住趙家這根獨苗,上到公卿大臣、下到平民百姓,無數人付出了寶貴的生命。據史書記載,為了搜捕趙家孤兒,屠岸賈曾下令將首都凡是和孤兒年齡相仿的嬰兒全部殺掉。趙家被滅門了,從趙衰到趙朔,也是三代人!

至此,晉國稱霸的三大功臣家族:狐、先、趙先後從晉國政壇消失。其他幾個家族暫時維持平衡,但不是結束。直到晉景公晚年聽從大臣韓厥(當年趙盾提一手拔起來的)的勸告,才知道趙家還有這麼一個獨苗(趙朔生前取名趙武),並將趙武確定為趙家的繼承人,由韓厥撫養。

十七年後,晉悼公在位,趙武擔任新軍佐(原六卿變八卿,新軍即是其中之一),輔佐晉悼公重振晉國霸業,一直做到中軍帥。期間代表晉國與楚國一道組織中原各諸侯國共14個國家在宋國舉行倡導和平的大會,史稱“弭兵之會”。終結了持續百年的晉楚爭霸,為中原帶來了數十年的和平局面。趙家公族再一次得到鞏固,後來三家分晉的趙家掌門人趙簡子,就是趙武的孫子。

這個孩子的命硬了,剋死多少人不說,還改變了中國歷史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