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陽明心學的核心要義——“相信自己的內心”

500年來,如果說有誰堪稱儒學聖人,那麼最有可能的答案便是——王陽明。當然聖人之下,大師無數,比如曾國藩文正公。陽明先生憑其頓悟的“心學”,而獨步江湖,多少人“一生伏首拜陽明”?

知行合一|陽明心學的核心要義——“相信自己的內心”

陽明先生塑像

那麼,問題來了,“陽明心學”到底是什麼?怎麼學?學了怎麼用?是否就能達到“心中有劍、戰無不勝”的地步呢?

答案還真是莫衷一是。如果那麼簡單,豈不500年來人人皆聖了?但這也確是陽明先生曾經說過的話。但為什麼學之有成極少極少呢?

讀學《傳習錄》,不僅艱澀難懂,而且很多時候不知所云。所以並非捷徑。要想真正達到學有所悟、學有所成,其實關鍵就一個字,那就是——悟。

“悟”什麼呢?悟自己與世界的感應,悟自己與社會的關係,悟自己與他人的契合。

陽明心學的基礎其實就是“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其實踐過程就是“事上練”,練什麼呢?其實就是練心;其結果就是“知行合一”。

由是可知,頓悟和實踐陽明心學,其實就四個字——相信自己

簡單說就是——一切皆在我內心,無論古今中外。

換句話說,就是要對自己充滿信心。

但這是需要過程的,是需要磨練的,也是需要悟性的。

知行合一|陽明心學的核心要義——“相信自己的內心”

陽明心學

首先要“致良知”,要走正道,行正義,做對社會有益的事。

其次要“事上練”,只有經過檢驗,方知可行與否,才能不斷頓悟。

最後要“知行合一”,並不簡單指知與行在戰略上的相互校準,而且還要在戰術上相互不斷調整。

還有一點必須要說的是,“陽明心學”被定義為所謂主觀唯心主義,但並沒有發展成為尼采般狂妄,沒有發展成“人定勝天”,而是始終如佛道般輕柔,歸根結底還是說明“陽明心學”本質上還是實踐的哲學。

知行合一|陽明心學的核心要義——“相信自己的內心”

知行合一|陽明心學的核心要義——“相信自己的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