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必讀王陽明!王陽明哲學心法,知行合一,致良知

遇見新知,開心每一天!你好,我是小雅。今天我們來了解儒家的四大聖人之一的王陽明,他被譽為我國曆史上二個半完人(孔子、王陽明、曾國藩半個)。曾立下百戰百勝的赫赫戰功,並創立了名垂青史的是他創立的心學體系,“致良知”、“知行合一”。

今天我們分享的這本《王陽明哲學》,就是對王學的進行了全面的剖析,並對王陽明思想的不同發展階段進行了細緻的論證考察,以翔實的資料為世人呈現真實的王陽明哲學思想和整體風貌。

成大事者,必讀王陽明!王陽明哲學心法,知行合一,致良知

本書作者

蔡仁厚,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 師承當代儒學大師牟宗三先生之門逾四十年。歷任臺灣各大學教授,哲學研究所所長等,蔡仁厚先生對先秦儒學、宋明理學、中國哲學史有極深厚地研究。

成大事者,必讀王陽明!王陽明哲學心法,知行合一,致良知


內容精華解讀

一、王陽明思想的核心

王陽明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但很多人對王陽明思想有很多誤讀。認為王陽明和他的心學,偏重於抽象思維,而輕實踐;有的人,則把王陽明思想直接歸為佛老的無為,同體等。

我們首先了解王陽明哲學的核心到底是什麼?王陽明認為,“良知”不但知是知非,知善知惡,這是人人具有,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講良知實踐在行動上去,這與朱熹“向外物求道理”截然不同。“致良知”其實就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並不是被大家誤讀的,只是抽象思維,只一味地想,而不動手去做。

也就是說“致良知”與“知行合一”是相伴相生的存在。就好比我們我們知道孝順父母是正確的事情,是我們的良知。表現在實際行動中,就是常回家看看,幫媽媽捶捶背,幫爸爸洗洗碗,讓他們幸福安享晚年。

成大事者,必讀王陽明!王陽明哲學心法,知行合一,致良知


二、陽明學的基本義旨

1.良知之天理

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也就是說良知只是一個天理自然明覺發見處。它最內在的真誠惻怛的本體自性,便自然而自發地表現為各種不同的天理,如在事親便表現為孝,在從兄上表現為悌,在事君上表現為忠,便是所謂天理,也是所謂的道德法則。

2.致良知與逆覺體徵

我們在前文講到“致良知”就是在能分辨真我和假我之後,知是非善惡的真我,將其擴充到底,使它在行為過程中佔據主宰地位。那麼怎樣才能把“致良知”貫通下來呢?

在《次第花開》中提到,給我們帶來最大困難的就是慣性。我們每個人都在和自己的慣性不斷地作戰,這個慣性就是不警覺的狀態。所以“致”的功夫要從警覺開始,警覺也叫“逆覺”,而在日常生活中體悟良知本心的叫做“體證”,牟宗三先生稱之為“逆覺體證”。

有了第一步警覺以後,需要依靠良知本身的力量去走向正道。這時候外在的涵養,包括一些格物窮理等外在的東西,這些功夫都只是助緣而已,沒有實質性的幫助。當你依靠良知去判斷事情,所操益熟。它本身就具備極強的力量,把你帶入到一個正確的循環當中。

成大事者,必讀王陽明!王陽明哲學心法,知行合一,致良知

三、知行合一

據《陽明年譜》記載,王陽明在龍場悟道次年,主講貴陽書院,開始提出“知行合一”之說,但最初學生並不真正理解知行合一的宗旨。

“知行本體”即是良知本體,也是心體。知行本體原本是一體的,它之所以不合一,是因為被私慾所遮蔽,所以必須有“致”的功夫使其合二為一。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指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聖學只是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件事。也就是說當我們心知善惡時,便已好此善、惡此惡了,這時“知是行之始”,當我們知善惡,並把其具體到實踐中去,所以“行是始之成”。這時的行,已由內而形諸於外,內外通而合一。總之,知得真切,知得篤實,便是行;行得明覺,行得精察,便是知。知的過程與行的過程是相終始的。

成大事者,必讀王陽明!王陽明哲學心法,知行合一,致良知


四、良知與知識

王陽明的“良知”,並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聞見之知”,而是“德性之知”,那麼“聞見之知”是否可以統攝“德性之知”呢?這是我們瞭解王陽明哲學的一大疑問。

所謂“德性之知”,即是發於性體之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知愛知敬、知是知非,當惻隱自然惻隱,當羞愧自然羞愧”之知。這種“知”發自於人的本心,並不是依靠見聞就能獲得的。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提到,良知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滯於見聞,而亦不離於見聞。因為“致良知”的本義,就是要將良知的天理擴初出來,實踐到萬事萬物上。而為了達到對事物的真知,我們內心的良知會發出命令,讓我們去見、去聞、去求知、去習能,這全是良知要求我們去做的。而且致良知,並不是憑空可以“致”得的,必須落在實事上,才能致知以格物,離了實事則知亦不能“致”。這也就是“良知不滯於見聞,而亦不離於見聞”。

成大事者,必讀王陽明!王陽明哲學心法,知行合一,致良知


五、心即理(良知即天理)的義蘊與境界

“心即理”是傳統心學的重要命題,由宋代陸九淵首提,後由王陽明完善。

陸九淵直承孟子而言本心,他認為充塞宇宙的“理”,就在人的心中,宇宙間萬事萬物之“理”,和人心之“理”是完全相同的,心即是理,這個理是有根的,是真實的,它表現為行為,就是實行,表現為家國天下事,就是實事,由本心之理而為的實行實事,也是陸學的精神所在。

陽明以“良知”概括孟子的四端之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故良知學即是心學。良知心體在種種機緣上,自然地表現為各種不同的天理,以“是是而非非,善善而惡惡”,如此,只能“盡了萬事萬變”。因為世間萬物,歸總而言,不過是正其非成其是,去其惡成其善。而良知心體正是“定是非,知善惡”的標準,也是成就事物的實現原理。陽明有云:“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

心外無理。心外無事”,所謂虛靈不昧,即是指心而言。陽明所說的“心”是孟子的本心,也是天心;他說的“理”,是我們的心應事接物的理,應事接物的理是道理,也是吾心良知之天理。眾理聚於心中,所以說,“心外無理”。心者,萬事之所由出,故曰“心外無事”。心之所發為意,意之所在為物,物即是事;心外無事,亦即“心外無物”。

陸九淵之學,在由本心實理流出而為實事實行。陽明之學,在致吾心之良知以正物成物。故曰:“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即是事事物物皆得其正,皆得其成。一切事物皆在良知天理之潤澤中而得其真實之成就。攝物以歸心,心以宰物、以成物。所謂“心與理一”“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皆在這個意義上才能瞭解,這也是“心即理”(良知即天理)最中心的義蘊。

成大事者,必讀王陽明!王陽明哲學心法,知行合一,致良知

六、王陽明的親民哲學及事功

“萬物一體”是儒家本義、通義。王陽明在《大學問》中提到“大人者,以天地萬物一體者也”即是“同體”之說。有學生問王陽明,人既與天地萬物一體,自應一視同仁,為什麼《大學》(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又講到“厚薄”?

王陽明答道,孟子嘗言:“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這其實是良知自然的條例,先親親,然後仁民,最後愛物,這是“厚薄”的自然秩序。你對你的家人,要比對陌生人要好,這是良知天理。雖先親親,但卻不礙仁民,不礙愛物,也是仁心通於萬物的“同體”之義。這也是王陽明主張的“愛有等差”,不然社會秩序難以維持了。王陽明深諳“薄厚”之理,為了保護人民他會殺賊。但實際上對賊人,他也秉承仁愛“同體”。

案例:有一次,王陽明把幾百賊誘惑到兵營裡來,卻沒有直接殺他們,而是讓他們穿上官服在他身邊做官,然後經常觀察他們。以判定他們到底能不能救。一直觀察到年關時,有些人慢慢顯示出要叛亂的苗頭,王陽明特別難過,最後把這些賊人處死,自己大病一場。

王陽明晚年,有一本重要著作《大學問》,說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他有著“民胞物與”的情懷,認為應該愛這些天地萬物。把這一理念貫穿下去,其實就是我們前文所講的“致良知”。在萬事萬物中貫穿“致良知”,因此王陽明就立下特別多的事功。因為他不會脫離百姓,自己去靜坐,去修煉,而是在家國天下事中“知行合一”。

成大事者,必讀王陽明!王陽明哲學心法,知行合一,致良知


以上就是《王陽明哲學》這本書的全部精華,這本書很適合適合慢慢品味、思考,需要你全身心的投入,方能體會到陽明先生的思想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