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如畫竹,知行合一,修身正己

清代鄭板橋一身為竹傳神寫影,題詩作畫,“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作畫如做人,畫中竹之風骨氣節正如鄭板橋之高尚品格。他一生坎坷,堅韌不拔,不屈不撓;他為官清正,兩袖清風,心繫百姓疾苦;他淡泊名利、高風亮節、返樸歸真。做人如畫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知行如一,修身立本。

做人如畫竹,知行合一,修身正己

竹觀天空

“眼中之竹”在於善於學習、明辨事理。在日常生活中,善於去發現美尋找美,虛心向廣大人民群眾學習勤勞勇敢、質樸善良、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等優秀品質。向先進模範學習甘於奉獻、愛崗敬業、見義勇為、懲惡揚善等高尚品德。向好人好事看齊,始終追求真、善、好,藐視假、惡、醜,始終向上向善,傳播正能量。在個人獨處時,要勤於照鏡子、正衣冠,正視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正確看待別人的意見建議,從不同的角色審視自己的弱點和閃光點,才能找準提升個人能力的途徑和方向。登高望遠,開闊視野,看清事物的發展變化,才能理智地看問題想辦法,避免“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尷尬際遇。

做人如畫竹,知行合一,修身正己

胸有成竹

“胸中之竹”在於內化於心、胸有成竹。要想做到胸有成竹,需要自我鍛鍊、自我淨化、自我革新,不斷提升個人能力和修養。要想有“千磨萬擊還堅勁”的定力,必須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只有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在利益誘惑面前“任爾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秉持“胸中之竹”,堅守“胸中之竹”,有風骨氣節,才有敢於擔當、敢作敢為、善作善為的底氣和毅力,才有激濁揚清、弘揚正氣、懲惡揚善的勇氣和力量,才有逢事不害怕、遇敵不屈服的定力和膽實。

做人如畫竹,知行合一,修身正己

穿行竹海

“手中之竹”在於外化於形,知行合一。看在眼裡、記在心上,關鍵要動手,落實到行動上,付諸到實踐中。說得好,不如做得實。要想把“胸中之竹”轉化為“手中之竹”,須從小事做起,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做一事、成一事,循序漸進,積小成材,用自己雙手創造美好生活。從有利於他人和社會的事做起,多為朋友和身邊的人著想,多為集體做點實事好事,自覺踐行公民的社會責任和義務,用真誠付出贏得尊重與認可。從守正做起,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從社會公德,恪守職業道德,倡導家庭美德,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做一個有正能量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謝謝關注,分享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